第631章 江阴之行(2/2)
王纶微微一愣,随即抱拳行礼:「大人忠肝义胆,令人肃然起敬。若有需要,江阴定当全力支援。」
岳飞点头,翻身上马,扬声道:「走吧,兄弟们!」
一行人自江阴县城外扬尘而去,身后是逐渐复甦的土地与人们的希望。岳飞回头最后看了一眼,心中苦笑:这江阴,如今是明教的江阴,怕是朝廷再无力将它收回了。
岳飞策马行于江南平原,四野残垣断壁之间,偶尔可见新建的茅屋、翻耕的田地,还有忙碌的百姓。他的随行部队千余人,马蹄声踏破了原野上的静谧,也引来了一些百姓的侧目,却少有人显露出惊慌之色。
「大哥,您看。」张宪指着远处,道路旁立着一座石碑,上面用墨黑的字迹刻着:「明教义军保境安民,乱世重建之地。」
岳飞下马仔细端详,碑旁插着两面红旗下绘着明教的「圆光圣纹」,旁边还有义军的简易告示板,列着近日的公告——何地开垦新田、何处可取救济粮、义军收编孤儿女丁的安置地点等等。岳飞心中掀起复杂的情绪,这些措施条理清晰,执行得有条不紊,不仅稳住了局势,还让灾民的生活逐渐恢复生机。他忍不住低声自语:「这样的地方,大宋要拿回去,谈何容易……」
缪威见状,低声笑道:「岳统制,这些义军可都是在教主的策略下按部就班行事的。您现在见到的金坛赵万、丹阳郭青,他们当初也只是山中一群没人管的草寇,如今却带领百姓种地、修路,甚至规划水利。这些地方,不再看天朝的脸色过日子了。」
岳飞闻言沉默不语,策马继续向前。一路上,残破的宋朝旗帜偶尔还挂在废弃的城门上,风中孤零零地飘摇,彷佛诉说着旧日的悲哀。他们路过常州和丹阳时,赵万和郭青都亲自迎接,两人皆是一副朴实草莽的模样,满手老茧的赵万甚至笑说:「岳统制远来辛苦,兄弟这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不过刚捕了几条鱼,晚上煮个汤可好?」
岳飞淡然一笑:「赵头领不必如此客气。你们百姓安稳生活,我也就心安了。」他言罢心里却在暗叹,这些原本闹事的义军头领,如今掌控一方,他们守住的江南百姓不再看朝廷,却将希望寄托于明教,这样的变局,真是令人难以释怀。
随着队伍逼近润州,岳飞隐隐听到远处传来百姓的庆贺声。缪威解释道:「岳统制,这是润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前不久,完颜兀朮试图渡江北归,但被我们围困于黄天荡,足足纠缠了一个月。他们狼狈撤到二百里外的太平府,才渡江逃回去了。如今这一带的金兵,已被清理干净。」
岳飞回望四野,心中五味杂陈。他此行目的是护送宗泽灵柩归葬,但从江阴到润州,沿途所见,却几乎全是明教掌控的区域。这些地方虽然历经金兵蹂躏,但百姓正在重建家园,街市已开始复甦,甚至还有孩童在田间嬉戏。明教的大旗犹如新生的太阳,对百姓来说,这一切都与宋朝无关。
「大哥,润州城门到了。」徐庆低声提醒。
岳飞抬头望去,润州城门外插着明教的旗帜,城墙上百姓正在忙碌修补缺口,城内传来阵阵喧闹的劳作声。他心中一阵怅然,这片土地曾经是宋朝的繁华之地,如今却成为另一个政权的希望所在。
缪威似乎看出岳飞的心情,轻声道:「岳统制,江南百姓只想活下去,谁能给他们安稳,他们就跟谁走。这不是明教抢来的,而是大宋自己丢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