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全取漳泉(2/2)
他顾不得其他,连夜带着亲随弃城而逃。
明教军如潮水般冲入,城头守军尚未彻底反应过来,便被压制得节节败退。梁拜明率军策马直入,亲自挥刀斩杀数名负隅顽抗的宋军军官。
「城内知州已逃,汀州已成无主之地!」副将冷云兴奋地禀报。
梁拜明冷笑:「很好,传令全军,不得扰民,速速接管城池!」
随着明教南路军大队人马鱼贯而入,汀州守军失去指挥,很快四散奔逃,整座城池落入明教之手。
梁拜明驻马城中,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缓缓开口:「自今日起,汀州归入大明!」
当梁拜明夺取汀州的消息传遍福建,整个闽地的格局已然明朗。
福州、泉州、建州、南剑州、兴化军、邵武军……皆已易帜,唯独漳州仍在死守!
汀州的归顺让南路军正式掌控闽西,也让福建全境彻底陷入明教的势力范围。
然而,吕光远仍然困守漳州,不肯降服。
吕师囊手中紧握着刚刚送来的军报,脸色阴沉如水。他站在太姥山大寨的地图前,目光如炬,缓缓吐出一句话:
「福建,差最后一块拼图了。杨勍围攻漳州多日,竟仍未攻破?」
他皱眉思索,心中已有决断。
「传本座命令,立刻调童训率第二师驰援漳州,此外……」吕师囊目光一凛,看向副将,「熊志宁整合泉州兵马,南下夹击漳州!漳州必须尽快拿下,不能让它成为南路军攻势的阻碍。」
副将领命而去,整个南路军大营迅速动员起来。
吕师囊负手站在大帐门口,望着南方的天空,目光深邃。
「吕光远,你能死战不降,算得上条汉子。但……这座城,你守不住。」
童训率第二师五千兵马,从福州南下,昼夜兼程,直逼漳州北门。
夜色下,大军静默行进,童训骑马缓缓前行,身旁副将贾云鹏低声道:「师长,听说漳州守将吕光远顽抗到底,杨师长久攻不下,咱们这次怕是要硬拼一场了。」
童训冷笑一声:「打仗哪有不拼的?不过吕光远虽然死战,但他已经没有胜算。」
他挥手指向南方:「泉州熊师长那边已经整合地方士绅、军马,随时可以出动。咱们北面施压,熊师长南面推进,里应外合之下,漳州必破!」
贾云鹏点头:「如此一来,吕光远便是瓮中之鳖!」
童训嘴角微微上扬,目光如刀。
「不错,杨师长已经连续多日攻城,城中守军疲惫不堪,再加上粮草不济,他们的士气已然低落。」
他看向前方,眼神凌厉。
「这一战,我们必须速战速决,不给漳州任何喘息的机会!」
熊志宁召集泉州几大家族的代表,在府衙密议。
「诸位,如今福建大局已定,漳州是我大明天国统治闽地的最后一道障碍。只要漳州一破,整个福建便将彻底归顺明尊!」
商人代表们对望一眼,彼此交换眼色。
一名白须老者上前拱手:「熊师长,我泉州与漳州本为近邻,商路相通。如今明教大军已至,泉州既已归顺,漳州再作抵抗已是徒劳。」
另一人附和道:「不错,我们泉州商贾愿意出钱出力,助明教破漳州!」
熊志宁满意地点头。
「好!商人有钱,士绅有人,这泉州数万乡勇,难道还比不过区区吕光远一城之兵?」
他一挥手:「传令各路义军,即刻集结,随我南下漳州!」
八月,杨勍的第八师仍在不断骚扰进攻漳州,但城内守军仍在死守。
然而,这一夜,一队斥候飞速驰入明教军营,翻身下马,大声禀报:
「童训大军已抵北门,熊志宁率泉州兵马抵达南门!」
杨勍闻言,精神一振,猛然站起。
「好!漳州……终于到极限了!」
他眯起眼睛,望向远方城头,冷冷一笑。
「吕光远,你还能撑多久?」
在杨勍的战术下,明教军不再猛攻,而是采取车轮战——昼夜不间断进攻,每次投入一部分兵力,扰乱敌军,使其不得休息。与此同时,大军不断在城外挖掘壕沟、筑垒推进,逐步蚕食城防。
漳州城内,守军已经疲惫不堪。
士兵们已经连日未眠,伤亡日益惨重,粮草也开始吃紧,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配给稀粥充饥。
吕光远的心,也渐渐沉入谷底。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信使匆匆赶来:「将军,南门……南门有人打开了城门!」
吕光远猛然一惊,拔剑而起:「什么?!」
信使颤声道:「是城中……城中团练的一支人马,他们……他们降了明教!」
吕光远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早就知道,漳州城内虽然有他的旧部,但也有不少地方团练、士绅武装,而这些人……从未真正忠于朝廷。
而当城外压力持续加大,当死亡和饥饿逐渐逼近,他们的立场便开始动摇。
最终,南门的一支团练武装,擅自开城投降。
吕光远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眼中已无惶恐,只有决绝。
「传令,全军……巷战到底!」
当夜,杨勍率南路军主力由南门破入城中,吕光远亲自率残部巷战抵抗。然而,在城防失陷、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巷战只持续了半日便已溃败。
吕光远率残部退守府衙,直到最后一刻仍不愿投降。
最终,这位漳州守将自刎于府衙大堂,漳州城……终究没能等到他期待的援军。
建炎二年八月,漳州归明。
南路军占领福建全境,准备继续向潮州、惠州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