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685章 张浚主战

第685章 张浚主战(1/2)

目录

建炎二年九月十五,大雨如注,宾阳楼外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江陵宫城内却比风雨更急的是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正殿之中,殿门大开,雨幕之外隐约可见满殿肃立的文武百官,而大殿内,则是南宋朝堂一场罕见的激烈争论。

「陛下!」御史中丞赵鼎上前一步,声音铿锵有力,「金虏无礼至此,居然要在三京之地立刘豫为帝,妄图以伪齐扰乱我大宋江山,分裂华夏!此事若不严正应对,岂不坐视贼寇分裂天下?」

赵构脸色阴沉,端坐于殿上,手指紧紧扣着御案,半晌未言。

「赵公所言极是!」川陕宣抚使张浚踏前一步,拱手沉声道,「更有甚者,金人竟敢以议和为名,要求我宋杀害韩太尉,此等无礼之举,分明是欲辱我南朝!此事若应之,何颜见天下士民?何颜见前线将士?」

群臣哗然,许多人窃窃私语,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金人欺人太甚!岂有此理!」

「岂能杀忠臣以求苟安?!」

「臣以为,此事万不可允!」

殿中的气氛陡然紧绷,昔日倡言「和议」的声音在此刻变得极为微弱,汪伯彦和秦桧面色阴沉,却不敢多言。

朱胜非也站了出来,语气凝重:「陛下,今京畿父老已久陷敌手,金人欲立伪齐,意在分裂华夏,以断我等收复之心!若此时稍有妥协,恐怕不但京西难保,江淮也将危矣。」

赵构眼神闪烁,终于开口,语气略显迟疑:「然金人之兵势尚强,我朝国势未复……若当真拒之,恐其再度南下……」

张浚一拱手,正色道:「陛下,金人自宣和七年以来数次南侵,我大宋一退再退,防线从居庸关一路退到荆门,可曾换来太平?靖康之变至今不满三年,天下百姓还未忘记当年二帝被掳之辱!金人不可信,其所欲者,岂仅江淮?若今日退让,明日金军便至荆襄,陛下以为如何?」

赵构眉头紧皱,沉默不语。

朝堂内外,鸦雀无声。

此刻,太学生郭浩忽然站出,声音激昂:「陛下,臣闻赵氏天下,韩氏社稷,韩太尉戎马半生,为国征战,力守江南!金人竟妄图以议和之名索其性命,臣以为此非议和,而是对大宋的最后通牒!此事若应之,则我大宋再无颜面立于天下!万望陛下三思!」

这番话一出,群情激昂,连原本摇摆不定的几位朝臣也纷纷侧目。

赵构深吸一口气,看向汪伯彦和秦桧:「汝等素日主和,今事至此,可有应对之策?」

汪伯彦抬起袖子拭了拭额头的冷汗,低声道:「陛下,金人兵势未衰,我等……或可暂缓,以拖待变……」

秦桧躬身,语气谨慎:「陛下,臣以为,若能示弱于金人,或可换取些许喘息之机……」

「示弱?」张浚冷笑,「当年徽宗、钦宗便是如此‘示弱’于金人,结果如何?如今连他们的死活都不知,竟还想着‘示弱’?」

秦桧脸色微变,汪伯彦也是低下头不敢作声。

赵构扫视群臣,眼神复杂,他知道,此刻已再无选择。

终于,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金人之言,朕不能允。」

大殿内众臣一震,继而纷纷跪拜:「陛下英明!」

赵构沉声道:「韩世忠乃社稷之臣,岂能因敌人一句话而弃之?此事绝不可能!至于伪齐之事,朕命江南各地严防金人谍探,禁止与京西往来,同时遣使告知天下,此刘豫乃金人傀儡,逆贼叛国,凡我大宋子民,皆当共讨之!」

张浚、赵鼎、朱胜非等人神色振奋,纷纷高呼:「陛下英明!」

赵构站起身,目光冷冽,望向殿外风雨交加的天空,声音低沉却坚定:「传令韩卿,命其严守荆门,不得有失!同时命岳飞、刘光世、张俊、吴玠等各路将领,加紧操练军马,整顿兵备,准备迎战!」

张浚大声道:「臣愿亲赴前线,整军北伐!」

赵构看着他,眼神微微一动,半晌才缓缓点头:「好,朕准了!」

雷声滚滚,风雨交加,这一刻,江陵的气氛陡然改变。

这一日,南宋朝堂的主战派终于重掌话语权,而金人的伪齐,则成为了整个宋廷反击的号角。

散朝后张浚再次踏入大殿时,赵构已经端坐于御案前,目光炯炯地望着他。朝堂上群臣分列两侧,今日的议题,正是关乎西北战局的关键决策。

「张卿,」赵构开口,语气比往常更为郑重,「朕已思虑良久,西北之战,实关天下大势。你可有万全之策?」

张浚上前一步,躬身施礼,神色肃然:「陛下,如今我宋之形势,较诸葛武侯隆中对所设想的北伐局面更胜一筹。当年诸葛武侯筹谋北伐,乃因荆州已失,只能借道汉中,孤军深入。而今,荆襄稳固,岭南无忧,四川更未曾沦陷,长安亦已归我掌中!此等局势,岂不胜过隆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