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第六九〇章 江右燎原(1/2)
自岳家军攻破吉州和南安军后,吴忠、宋破坛、刘洞天等义军纷纷溃散,廖小姑、谢小儿、尹花八、周十隆、宁十二等率领残军半数退入固石洞。固石洞深藏于山林之间,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小径可通,乃历代绿林豪杰藏身之所。众人依山结寨,修筑工事,誓与来犯之敌死战。
然而,尚未等岳家军的追兵逼近,整个吉州以北已因刘家军的肆虐而陷入战火。刘光世部下不思勤王复土,反而四处劫掠,以「通贼」为名,焚烧村落,掳掠百姓。洪州吉州抚州袁州筠州百姓苦不堪言,原先归顺朝廷的士绅豪族亦难独善其身。
正值此时,曾为洪州义军先锋的王彦自新淦再度起兵,率领旧部袭击刘光世后方粮道,一夜之间,劫掠大营三处,斩首数十级。王彦兵贵神速,得手之后迅速撤入深山,刘家军虽遣骑兵追击,却连人影都未能捕捉。
与此同时,原本在吉州战败逃亡的廖八姑、李安净亦在永新、安福一带举旗响应。她们依托山势,四处袭扰,接连焚毁数座县城的官府,地方小吏闻风丧胆,纷纷弃职而逃。
烽火自吉州燃起,迅速蔓延至江南西路各地。丰城县的潘逵本是当地乡勇出身,眼见刘家军四处作乱,愤而聚众千余人,于县城外连夜筑垒,拦截官军粮道。分宁县的宁铁龙,生性豪侠,素来结交江湖豪客,此时亦聚集乡勇千余,在丰水沿岸设伏,截杀南下劫掠的刘家军散兵。新喻的胡江,原为朝廷弓手,因不满官府逼迫征粮,愤而举旗,率众攻占县城,处斩贪官污吏。
至于筠州(高安),黄十五和熊清本为当地豪强,早年间与明教有旧,得知固石洞彭友余部尚存,便在城外举兵响应。他们借助明教的名义,号召百姓抗暴,短短几日便聚众三千,分兵四处,直取县衙,处斩官吏,揭榜昭告天下:「宋廷苛政,刘贼肆虐,百姓苦难,吾辈不忍!愿共举义旗,与四方豪杰共讨国贼!」
短短半月之内,江南西路遍地烽火,义军蜂起,刘光世疲于奔命,岳飞亦未料自己后路上战火会蔓延得如此之快。岳家军刚刚撤离,南安军城头,一面新立的义军大旗正随风猎猎作响,旗上赫然书写四字——「驱贼救国」!
岳飞亲率大军抵达固石洞山下,抬眼望去,只见群山环抱,密林幽深,崖壁如削,唯有一条狭窄的山路可通山寨,地势险峻,极难强攻。岳飞勒马驻足,心中已有定策。
他令马军在山下列阵,重铠精骑森然不动,旌旗招展,鼓角齐鸣,显露出决战之势。同时下令工匠伐木造桥,数日间搭起一座直通山口的「天桥」,故意示敌以欲强攻之态。寨中义军见状,自知不可坐视,便连日倾倒滚木礌石,投掷火油火箭,试图摧毁桥梁,岳家军则佯作惊慌,屡屡后撤,似乎畏惧寨中攻势。
连日下来,义军逐渐放松警惕,山上的滚木礌石、火油箭矢已消耗殆尽。岳飞见时机成熟,便召集三百敢死士,令其夜间攀援山崖,从险峻处潜入山寨后方,而山下军士则在拂晓时分擂鼓呐喊,佯装大举进攻。
寨中义军被官军声势所慑,仓促应战,然滚木已尽,箭矢稀疏,正自惶恐间,忽闻寨后喊杀震天,三百岳家军悍然突入,直取寨门。尹花八、周十隆奋力抵抗,却终不敌岳家军的强攻,被乱军斩杀,寨中顿时大乱。
义军慌乱之下,争相向山口突围,然山道狭窄,后军推搡前军,不少人失足坠崖,惨叫声不绝于耳。逃出山寨之义军刚至山下,便见岳家军早已布下重围,乱兵四散奔逃,多数被斩杀或俘虏。岳飞立于战阵之前,朗声道:「降者不杀!」残存义军方才丢下兵刃,跪地请降。
然而,就在岳飞即将彻底掌控战局之际,江南西路各地义军竟纷纷起兵,围攻岳家军!
瑞金、会昌的钟十四、郭四闲部从东侧山林杀来,虔化县的李敦仁、李世雄部沿溪流疾进,虔州的廖一长、罗洞天部则沿山道逼近,雩都、信丰、龙南、安远、南康等地的陈颙、蓝细禾、罗闲十等义军亦闻讯而动,纷纷策应固石洞余部,试图合围岳家军。
岳飞立于阵前,眺望四周烽火连天,杀声震地,沉声道:「江南西路竟成这等局面!」
张宪策马而至,道:「大哥,敌势愈盛,不可恋战,须速定退守之策!」
岳飞沉吟片刻,遂令张宪、王贵各率一军自两翼突围,自己则率主力断后,以整肃之军迎击四方义军。是夜,岳家军分路突围,义军虽人多势众,但皆为散乱之兵,虽有伏击之意,却难挡岳家军严整战阵。
岳飞大军鏖战固石洞,各路义军纷纷响应,正欲收拢兵马再图进攻之策,忽有斥候疾驰来报——高聚、张成率七千余众刁民直犯袁州,徐庆迎战失利,被围于城中,岳家军往来鄂州补给的粮道亦被截断。
岳飞闻言,顿时变色,急召王贵、张宪等人入帐。王贵听罢,拍案而起:「高聚、张成不过乌合之众,何足为虑?末将愿率一军直取贼首,以解袁州之围!」
岳飞沉吟片刻,点头道:「汝可率本部人马急行军驰援袁州,但须谨慎行事,莫堕敌人圈套。」遂即调拨五千精兵,由王贵为主将,张宪副之,星夜驰援。
袁州城外,火光冲天,喊杀震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