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722章 第七二〇章 环庆崩坏

第722章 第七二〇章 环庆崩坏(1/2)

目录

富平兵败,宋军狼狈奔回邠州。沿途溃卒哀嚎不断,军心惶惶。待各军将校入城,张浚即召刘锡、吴玠、孙渥、曲端等人至帅府议事。

堂上灯火如豆,映照出张浚铁青的脸色。他身披乌纱儒袍,腰间悬佩宝剑,满面愤怒,目光扫视堂下众将,厉声喝道:「误国大事,谁领罪过?」

诸将低头不语,片刻后,孙渥低声道:「富平之败,环庆兵先走,军心因此动摇。」

张浚一拍案几,怒道:「环庆兵何人主将?」

赵哲立于众将之中,面色惨白,张浚目光如电,直指其人:「赵哲!你临阵擅离所部,致使诸军皆溃,可知罪?」

赵哲昂首抗辩:「某戎马半生,尽忠王室!纵有失误,当由圣上处置,枢密何得擅斩大帅!」

张浚冷笑:「朝廷用你为一方经略,指望你守疆御敌,然你贪生畏死,弃军先逃,累及全军大败,罪莫大焉!」

言罢,喝令左右:「来人!取骨朵击其口!」

亲兵提辖官闻令,手持铜骨朵,奋力砸向赵哲口中,只听「咔嚓」一声,赵哲满口牙齿尽碎,鲜血涌流,痛苦地倒在地上,已不能言语。

张浚再令:「推赵哲出门,斩于堠下,以儆效尤!」

两名刀斧手将赵哲拖出堂外,顷刻间,人头落地,血溅尘埃。堂内众将见状,皆面色惨然,无人敢言。

随即,张浚又命人贴出黄榜,遍告诸军,言:「此次大败,诸将各有罪责,念尔等尚有可用之处,姑且不究,若再有临阵脱逃者,必斩不赦!」

然而,军中将士见环庆主帅已被杀,军心益发惶恐,士气更为低落。吴玠暗自叹息,知西军败势已不可逆。

张浚五路兵马皆破,归罪于赵哲,命诸将各归本路。及至方脱口,诸军纷纷启程,转眼间邠州军营已然空落。张浚既斩赵哲,又以陕西转运判官孙恂为环庆经略使,令其整顿残兵,重建军纪。

然环庆诸将对此不满,私下议论道:「我军战至最后,血战不退,为何独赵公被诛?天下哪有如此理?」

参议军事刘子羽闻此言,暗思:「环庆兵士向以悍勇著称,若不立威,恐有异心。」遂暗示孙恂:「环庆军久居边地,惯于骄纵。今赵哲既死,其部众必有不服者,若不严惩,恐生祸乱。」

孙恂点头称是,随即下令,以「败军之罪」,擒拿赵哲旧部统领官张忠、乔泽。二人闻讯大惊,急召部下欲求援,然环庆军心惶惶,无人敢应。孙恂命刀斧手当庭处决,顷刻间,二人身首异处,血染军门。

统制官慕容洧与诸将见状,震怒不已,齐集帐前,上书申诉:「张忠、乔泽皆我环庆军忠勇之士,生死不惧,临阵不退,岂可无端诛杀?请经略使明察!」

孙恂见众将齐列庭下,冷笑一声,厉声喝道:「尔等头颅可还稳当?」

诸将闻言,顿时骇然,面面相觑,唯恐再有杀戮,纷纷低头退却。环庆军遂一夕之间尽失斗志,人人自危,不复昔日之勇。

张浚见金军锐气正盛,急向西南退保秦州(天水),再南撤兴州(汉中略阳)。一路上,各路将领皆因败军之罪惴惴不安,唯恐张浚再兴大狱,斩杀将领以泄愤。

不数日,庆阳方面突闻噩耗——赵哲旧部大将慕容洧、慕容洮兄弟二人拥兵万人,倒戈反叛,投降西夏,起兵攻打环州!环庆军本就士气低迷,骤遭此变,军中震恐,人心浮动。

张浚得报,勃然大怒,拍案骂道:「叛国野奴!赵哲当初临阵脱逃,该诛九族,偏我仁慈,姑息养奸,竟令此二贼今日作乱!」说罢,厉声道:「来人,立刻传令刘锡,火速发兵,解救环州!」

刘锡得命,即刻点起泾原、熙河兵马,急行军救援环州。而张浚亦知庆阳一乱,陕西、巴蜀皆不安稳,遂下令泾原统制张中孚兄弟、经略司干办赵彬严守渭州(平凉),不得有失。

然此时金军尚在秦州一带窥伺,西夏又暗中支持慕容洧兄弟,环庆之地风雨飘摇,宋军局势益发艰难。

刘锡率军疾行至环州石昌镇,远远望见尘烟滚滚,环州城下旌旗蔽日,慕容洮仍在围攻城池,战鼓隆隆不绝。而在官道之上,慕容洧已列阵五千,严阵以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