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752章 第七五〇章 两黑封地

第752章 第七五〇章 两黑封地(2/2)

目录

而此时完颜活女、完颜谋衍兄弟率镶黑旗撤离河东,携原完颜娄室旧部宋割里答合猛安、没里山猛安、宋葛斜斯浑猛安,一路西行,赴陕西五路会合新旗主完颜撒离喝。撒离喝驻守凤翔,麾下有梅坚必剌猛安、王敦必剌猛安、拿怜术花速猛安三支劲旅,皆为精锐。双方在凤翔府内城议事,共商大计。

凤翔府内,完颜活女端坐堂中,环顾众猛安,缓缓说道:「河东之地,已交给兀术那厮,奴隶也按规矩‘处置’了,咱们手上的人头数可不比他们少。如今陕西五路已归大金,正是咱们镶黑旗扬威之时!」

众猛安闻言,皆拊掌称善。王敦必剌猛安大笑道:「新封之地,尽是沃野,若能安置好奴隶,训练好兵马,日后南下破蜀,夺江南,不过是翻掌之间!」

拿怜术花速猛安拱手道:「然则奴隶事宜,尚待细商。前些日子,奴才已遣人查探,京兆、耀州、延安等地,虽人口尚存,但宋人习俗未改,若不强力推行剃发易服,恐日后难以管理。」

完颜谋衍沉吟道:「剃发之事,乃大金立国之本,既然百年前西北的党项人能让汉人易服,今日我大金亦能!」

完颜活女冷笑道:「剃发之事,自然不能让这些宋蛮子自愿,我们必须让他们知道拒绝的代价!」

他当即下令,按猛安编制划分驻地:完颜撒离喝总镇凤翔府,设大金镶黑行宫,并督办剃发事宜。宋割里答合猛安镇守延安、庆阳一带,监视宋降人、羌胡杂部。没里山猛安驻守环州、鄜州,负责与西夏人接壤之地,稳定边境。宋葛斜斯浑猛安派往原州、泾州,清剿地方义军残部。梅坚必剌猛安率部入驻秦州、陇州,驻军关隘,扼守入蜀要道。王敦必剌猛安接管京兆、耀州、凤翔周边,主导剃发事宜。拿怜术花速猛安领骑军巡查全境,遇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随后,金军以各猛安为单位,分批进入各城镇乡村,实施剃发易服。

四月下旬,镶黑旗各部进入村镇,强行推行剃发。金军兵士携剪刀、剃刀,见人便捉,按地剃发结辫,凡敢反抗者,立刻斩杀。京兆一带,因长安城为金军驻地,民众早有准备,虽不甘屈辱,但大都忍气吞声。环庆路,因边民多与西夏杂居,反抗尤烈,金军一连烧杀百余村,方才镇压。秦陇一线,多有豪族与绿林聚集,金军进村之际,屡遭埋伏,双方多有死伤。

鄜延、泾原、环庆、秦凤等地素为北宋西军兵源地,民风强悍,豪杰众多,百姓岂肯甘为异族奴仆?

当金军入乡推行剃发之令时,陕西各地民间反抗此起彼伏,金军大队未至,山野间已然刀斧相向。

延安自古重兵屯驻,西军遗部、地方厢军、团练百姓纠集成众,打着「恢复大宋」的旗号,与金军展开顽强斗争。延水两岸,烽火不绝,金军入村施剃发令时,往往还未动手,便遭伏击,村落四周埋伏箭手,顷刻间便有猛安都头倒地毙命。完颜撒离喝不得不加派兵马,日夜剿杀,城中血流成渠,民房成片焚毁,方才勉强镇压。

泾原自昔有「西军劲旅之乡」之称,金军初入时,当地民众便自发组织「白杆军」抗击。泾州城中,金军猛安正欲抓人剃发,忽闻巷尾一声呐喊,数十名白杆军百姓抄起长枪、木棍,猛然杀出,金兵未及反应,便有数十人倒毙街头。完颜活女怒而下令屠城,然山地间的游勇依旧不时反扑,使金军疲于奔命。

金军初至庆阳,遇民间武装「刀枪会」极力抵抗,组织严密,善使火器。完颜谋衍率骑兵千余突袭城西,却被百姓手中火蒺藜、霹雳火烧得惨叫连连,不得不撤兵重整。庆阳城破后,金军见人便杀,百姓血流成渠,尸横遍野。

秦凤地形复杂,山林深密,豪族世家多有家兵。金军入驻后,发现县乡间竟无人烟,实则百姓早已举家入山,依靠关陇旧军遗部顽抗。拿怜术花速猛安带兵搜山剿灭,付出极大代价,山间伏兵四起,金军不慎中埋伏,全军数百尽没。

五月初,凤翔府传来捷报,陕西五路大体剃发完毕,仅余少数抗拒者,已被集中关押,等待后续处置。完颜活女得报,大喜道:「从今往后,陕西五路无复南蛮,皆是我大金子民!」

众猛安齐声喝彩,陕西之地,自此彻底沦为金国统治区。

金军血腥镇压,使得大量陕西百姓向南逃亡,一部分翻越贺兰山、横山逃入西夏,然而更多的,却是沿秦岭翻山南下,直入宋境。

五月底,吴玠镇守和尚原,忽然探马来报:「南山各道百姓,如潮水般涌来,请大帅定夺。」吴玠闻言,立刻出营察看,只见山道之间,人影绰绰,数不尽的陕西壮丁扶老携幼,衣衫褴褛,跪伏求见。

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满脸血污,泣声道:「吴大帅!小民原是鄜州人,金贼逼我们剃发易服,我等誓死不从,遂翻山南来,愿投大帅麾下,誓与金贼血战到底!」

另一名青年,满脸愤怒,怒道:「我泾州家破人亡,无处可归,愿为大帅效命,杀金酬家仇!」

吴玠大喜,当即收编逃亡士民,按照西军旧制,编入军伍。短短两月,吴玠军队骤增数万,皆为西军遗民,斗志昂扬,战力大增。

此时,吴璘亦自兴元来报:「陕地流民涌入汉中,已达十万之众,请兄长速做安置。」

吴玠沉思良久,忽然笑道:「此乃天赐良机!金贼残暴,逼得百姓南逃,我便以此人力,练出一支真正的‘陕西铁军’!」

他随即下令:所有逃亡陕西壮丁,成年男子编入军伍,习练弓箭骑射;老弱妇孺,安置汉中、凤州各地,由地方官员赈济;联合南郑、利州,扩建兵站,囤积粮草,待机反攻陕西。

自此,陕西五路百姓大量南迁,吴玠趁势扩军,西军旧部得以复兴,和尚原、饶风关一线,宋军兵势大振,金军虽得地,却失民心,局势隐隐生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