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赵亮留学(1/2)
辽南明国控制区边境凤城棱堡外的山林寂静无声,只有夜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几名衣着朴素的妇人带着两个男孩悄然行走在密林间,偶尔发出踩断树枝的细碎声响。
走在最前方的,是一名年约三旬的女子,衣衫褴褛,面容疲惫,身形却依然挺直。她低声叮嘱着同行的两个女子:「再忍耐片刻,前方便是明国的地界。」
这位女子,正是新任正蓝旗主完颜宗辅的妾室、完颜雍的生母李氏,此刻正扮作「宋肃王妃任二姑」,带着两名少年——完颜亮、完颜雍,向明国投奔。
这是完颜吴乞买精心策划的一出戏。
一个月前,完颜吴乞买亲自调派人手,从韩州(赵宋宗室被押往五国城前的羁押地)寻得肃王赵枢的旧物,又特意安排人搜寻了肃王妃任二姑、杞王妃曹氏的衣物,以此作为「遗存信物」。
这场骗局的目的很简单——送金国贵族子弟前往明国求学,以便未来从内部摸清明国的运作方式,同时也能在两国间布下更深远的棋子。
然而,真正的变故发生在临行前。
临行的那天,燕京宫廷内一片肃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仅是送三个孩子去明国,而是金国未来国策的一部分。
然而,就在队伍即将出发时,宫内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哭闹声。
「不行!你不能带走亶儿!」
宫门前,一名身着深色宫装的妇人几乎跌坐在地上,死死拽住完颜亶的手臂,泪流满面。她就是蒲察氏,金国皇族贵妇,完颜阿骨打长子完颜宗峻的遗孀,完颜亶的生母。
周围的女真人贵族们纷纷上前劝阻,但蒲察氏哭喊不止。
「当年太祖爷家的蝇果大讹哥死得早,留下本宫孤儿寡母,本宫半生忍辱,后半辈子只指望着这个孩子。」
「如今你们一个个都想著自己的孩子前程,竟然要把我家亶儿送去明国做质子?」
「吴乞买!你大哥早亡,你就这么忍心看本宫一个寡妇没了依靠?」
完颜吴乞买面对蒲察氏的哭诉,心头大恼。
但这毕竟涉及到金国皇族的嫡系血脉,完颜宗峻又是大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长子,曾是皇位第一继承人,若不是他英年早逝,这皇位根本轮不到他完颜吴乞买。
而完颜亶作为嫡孙,若是送去明国,确实会引起许多宗室的不满。
宫廷内外的气氛凝滞下来,所有人都等着完颜吴乞买表态。
完颜吴乞买沉默良久,终究叹了口气,道:「罢了,合剌留下。他是大金太祖爷嫡长孙,不能流落外邦。」
蒲察氏闻言,终于止住哭声,但仍泪眼婆娑地看着吴乞买。
完颜吴乞买转头,看向身旁的完颜宗幹和完颜宗辅道:「既如此,便让迪古迺、乌禄二人前去。」
完颜宗幹和完颜宗辅点头,意味深长地看了完颜亮一眼,而后拱手:「臣侄遵命。」
就这样,原本计划三兄弟同行的安排被临时更改,最终只有完颜亮和完颜雍两人随队前往辽南。
他们沿着山间小道,穿越草莽,最终抵达明国控制区。
凤城稜堡的城门外,来往人群熙熙攘攘。衣衫褴褛的流民、推着牛车的商贩、带着家眷的汉民、偶有衣着考究的官员骑马进出,构成了这座新近归属大明国的边城日常。
在城门一侧,一名身着明国官服的城门官端坐于案后,手中捻着笔,漫不经心地翻阅着过关文牒。
「下一个。」
李氏低垂着头,牵着完颜亮与完颜雍,缓步上前。两名女仆护卫则微微侧身,隐去腰间兵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姓名?」城门官头也不抬地问道。
李氏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妾身大宋肃王妃任二姑,幼子赵亮,次子赵褎。」
城门官皱了皱眉,抬眼扫了一眼三人,又翻了翻手里的文书,见是辽南流民入籍申请,便淡淡问道:「来自何处?」
「韩州……」
「韩州?」城门官挑眉,看了李氏一眼,随即若有所思地低头在名册上翻找了一番,喃喃道,「韩州的……赵家人……」
他顿了顿,视线扫过完颜亮和完颜雍的脸。两兄弟神色淡定,站得笔直,显然是从小受过良好管教。然而——这辫子头和胡子茬怎么回事?
虽说两人年幼,尚未长出胡须,但脸颊上那层淡淡的绒毛,实在是有些违和。寻常的前宋宗室小儿,怎会带着如此浓厚的女真特征?
城门官眯了眯眼,随即语调平静地道:「两个孩子几岁了?」
李氏垂目道:「赵亮七岁,赵褎六岁。」
「七岁、六岁……」城门官点了点头,随即将手里的文书往案上一丢,语气不容置疑地道:「按照《大明教育法》,学龄儿童必须就读学堂。既然你们已经入籍辽南,那这两个孩子,得去县学报道。」
李氏闻言,心头猛地一紧:「这……官爷,我们母子才刚刚流亡至此,尚未安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