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议和条件(2/2)
赵鼎沉声道:「陛下,若我朝苟且偷安,或可存一线生机。然若应允此约,天下人必哗然,军心民心皆会涣散。」
「那朕该如何是好?!」赵构终于失态,猛地起身,眼中充满挣扎,「若不答应,江陵一破,朕便再无立锥之地!」
殿中再无人能回答。
赵构面色铁青,内心惶惑不安。他本以为完颜银术可会给南宋一条体面的生路,可这条件比当年徽钦二帝受辱之时更甚,竟要他自降身份做刘豫的弟弟!
他当然不愿意屈辱求和,可眼下的局势,实在是叫人喘不过气来。北有金军压境,南有钟楚起事,东边明军北伐又声势浩大,整个南宋已是风雨飘摇。他能退到哪里去?若真如朱胜非所言,退守蜀中,真能有一丝安宁?
大殿内陷入一片沉默,唯有烛火轻轻跳动。
汪伯彦作为一向主和的代表,见群臣激愤,缓缓说道:「此议确实不妥,但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若再不议和,只怕江陵也守不住。」
「那汪相公可有更妥善之策?」赵构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汪伯彦沉吟片刻,轻声道:「臣以为,眼下应当设法拖延,并非全盘拒绝……」
「拖延?如何拖延?」赵鼎冷哼,「金人既然敢开出如此苛刻的条件,焉能不防我朝借机推脱?汪相公若无具体方案,这种空话又有何用?」
汪伯彦语塞,一时无言。
就在这时,一个缓缓而坚定的声音响起:「诸位,不妨换个思路。」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秦桧缓步出列,微微一笑,神色平静。
赵构见他开口,似乎松了口气:「秦爱卿有何高见?」
秦桧躬身道:「陛下,金军此番南下,意不在灭宋,而在于压迫我朝屈服。可他们也知,如今江南并非太平之地。」
「哦?」赵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此话何意?」
秦桧微微一笑,环视群臣,缓缓道:「如今荆湖之地钟楚猖獗,此獠自称摩尼圣教,以妖言蛊惑百姓,招兵买马,势力日益坐大。荆南一带的赋税根本无法收上,何谈供奉大金岁币?此乃我朝最大之隐患。」
张浚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
秦桧沉声道:「金军此番索要苛刻条件,最核心的是两点:一要我朝俯首称臣,二要岁币。如今我等不愿丢国体,岁币又无法兑现……倒不如借力打力。」
「怎么借?」赵构眼神微微一动,似乎抓到了什么。
秦桧嘴角微微上扬:「金军既然强势,我等不如‘借师助剿’,让大金出兵荆南,荡平钟楚贼寇。如此一来,我朝可缓解后顾之忧,金人亦能得偿所愿,北军南征,既可分散其注意力,又可让他们消耗兵力,拖到东面伪明北伐打得金人无力灭宋只能联宋时,再行讨价还价自然新的议和条件对我大宋有利,何乐而不为?」
殿中群臣面色各异。
汪伯彦眼前一亮,连连点头:「此计倒是可行!钟楚之乱本就是我朝之祸,若能借金兵之力铲除,不失为一策。」
赵鼎眉头紧皱,厉声反驳道:「胡闹!让金军南下?他们岂会甘愿剿贼后退兵?只怕到时候荆湖南路变成金人囊中之物,金人未走,江南已亡!」
张浚亦怒道:「秦相此策,分明是引狼入室!」
秦桧淡淡一笑:「张相公,金人强势,便是我等拒和,他们依旧会南侵江陵。既然他们想打,我们不如让他们去打钟楚,而不是让他们直接对江陵用兵。」
张浚咬了咬牙,没有立刻反驳。
赵鼎低头沉思了一会,忽然问道:「秦相的意思是,先示以诚意,让金人进兵荆南以拖待变,而后再图缓和?」
秦桧微微颔首:「诚然。至于诚意……便是‘杀人偿命’。」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杀谁?」赵构的声音微微颤抖。
秦桧缓缓抬眼,目光深邃:「金人之所以态度强硬,乃因其皇太弟完颜斜也死于宋军之手。若陛下能主动惩治‘凶手’,既可向金人示弱,又可换取议和之机。」
赵构脸色骤变,心头猛地一紧。
岳飞。这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名字。可岳飞如今镇守鄂州,是南宋仅存的支柱之一,他绝不可能拿岳飞去交差。
就在他犹豫间,秦桧却轻轻说道:「陛下不必担忧,岳太尉忠勇无双。」
赵构微微一愣:「那是?」
秦桧目光一转,看向了站在角落中的一名小黄门,缓缓说道:「最近,有一名河北草莽出身的将领归附朝廷,名叫梁兴。此人虽号称义军,却素来行事粗暴,难以驾驭。恰好,此前金人已探知完颜斜也是死于梁兴之手……若要交差,梁兴正是合适的人选。」
赵构深吸了一口气,心头微微一震。
梁兴虽是新降之将,但在北地也有些名声,若是就这么送去,的确能让金人闭嘴……只是,此举一旦传扬出去,恐怕又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殿内一片沉默,众臣神色各异。
秦桧见赵构仍在犹豫,低声说道:「陛下,江陵危在旦夕,若要保大局,此事须速下决断。」
赵构闭上眼,片刻后,缓缓吐出一口气,声音低沉而艰涩:「……梁兴,交出去吧。」
这一刻,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