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芳明1128 > 第780章 南国野望

第780章 南国野望(2/2)

目录

此言一出,许多大臣脸色微变。

张伯玉继续道:「更何况,若明国当真只是女子主政的乌合之众,何以能令北方金虏三年不得入江南半步?何以能令赵构和刘豫节节败退?此番北伐,或许是冒进,但若成功,便是大功一件。诸位当真以为,他们不会腾出手来处理南疆之事?」

阮文成也站出来道:「况且,明国不同于昔年远在开封的大宋,江南即其根本,而广南二路,正是江南的南大门。我大越若贸然北上,便是公然与明国为敌,届时,若他们南下征讨,我大越如何应对?」

一直沉默的皇太后杜倚兰终于开口,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够了。」

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她扫视群臣,目光犀利:「北朝有变,荆湖战乱,这确是千载难逢之机。但我大越不应当莽撞行事。既然你们意见不一,那便即刻派遣密探,潜入荆湖江南查探虚实。待探明局势,再作决断。」

「若宋军已是风中残烛,便可伺机而动;若江南明军势大,则不可妄动,以免误入强敌之间。至于如何行事——」她转头看向李阳煥,「陛下,尔为天子,也当学会决断。你意如何?」

李阳煥虽然年幼,但毕竟是仁宗李乾德之嗣子(生父崇贤侯),他挺直了腰板,认真地思考片刻,才开口道:「儿臣以为,母后之言甚是。我们先探清北朝虚实,再定夺取舍。」

大臣们纷纷躬身称是,唯有杜英武与杨嗣明仍有些不甘心,但也不敢公然反对,只得作罢。

这场争论虽暂时平息,但在大越的土地上,一股不安分的躁动,已悄然蔓延……

夜幕降临,升龙皇城的正殿内依旧灯火通明。杜倚兰坐在御座上,神色沉静,目光却比往日更加深邃。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今日朝堂上的争论,她已听得一清二楚。群臣的讨论从宋国衰弱无力,到对明国的轻视,最终不乏对她本人指桑骂槐的暗讽。她虽面上不露声色,心中却已隐隐升起一股不服之意。

「一个年轻女子,也能开国立业,与胡虏争雄。」她心中默念,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名字——方梦华。

这个女人,虽未称帝,却执掌朝政,亲手缔造了一个横扫江南、北伐金国的强权。而自己呢?大越虽已独立数十载,但仍局促于南疆,始终未能迈出更大的步伐。倘若自己能再进一步,掌控兵权,开疆拓土,甚至打破大越皇室的传统……

她缓缓起身,走向御案,沉吟片刻,终于开口:「传杜英武、杨嗣明、阮功高入宫。」

片刻后,三人入殿,拜见母后摄政。

杜倚兰直截了当地说道:「今日朝议之事,你们如何看?」

杜英武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些许跃跃欲试的神色,拱手道:「太后,明国纵然战力强盛,但现下正与金军鏖战,无暇南顾。如今北朝已不能南顾,而南宋偏安江陵,对广南二路更是鞭长莫及。臣弟以为,这是大越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我军北上,不出一年,必能收复广南。」

杨嗣明则沉稳地分析道:「如今我军虽未与明国交战,但广南之地乃是江南门户,明国必然视之为要地。若我军夺下此地,他们未必不会出兵干涉。」

阮功高则微微皱眉道:「杨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明国虽是新兴之国,但其兵制、税法已然成形,且方梦华行事果决,未必会任由我们夺取广南。」

杜倚兰听完,微微一笑,缓缓道:「所以,你们的意思是?」

杜英武抱拳道:「既然如此,便该速战速决!若能在明国腾出手来前夺下广南,并迅速固守,他们便未必会为了两广之地大动干戈。」

杜倚兰目光一闪,正色道:「好!既然如此,便传我懿旨,调集兵马,整军经武,筹备北伐。」

三人皆是一惊。

杨嗣明谨慎地说道:「太后,若要发动北伐,需得大军操练得当,军中粮草充足。如今广南之地虽为南宋名下,实则各地军阀林立,我们若要征服,恐怕得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杜倚兰冷笑道:「正因如此,我们才要趁明国尚未腾出手来时,先下一城,再图后续。」

她走下御座,来到杜英武身前,目光炯炯:「此战,便由你统领大军,任主帅。」

杜英武一愣,旋即露出狂喜之色,急忙跪拜:「臣弟定不负太后所托!」

杜倚兰凝视着弟弟,神色深沉。杜英武虽然血统尊贵,但他尚未经历真正的战争。可这一次,她不能再等了。方梦华已然崛起,江南已然不再是无主之地。若再拖延下去,大越未来或许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她要趁着明国北伐无暇南顾之时,夺取广南,让杜家以此功握稳兵权,她如何做不得大越的武则天?

想到这里,她的眼中闪过一抹坚定之色。

「传令,三日后,召开北伐军事会议。」

「是!」三人齐声领命,退出大殿。

杜倚兰站在殿前,仰望夜空,心中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斗志。

「方梦华,妳既然能做到的事……哀家未必不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