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第七八〇章 桂南全陷(2/2)
「放箭!扔石!倒油!」
王世昌怒吼,宋军拼死抵抗。箭矢如雨射下,滚木擂石从城头倾泻而下,火油燃起熊熊烈焰,烧得战象哀嚎翻滚。
但越军早有准备。
那些曾在邕州投降的宋军战俘,被驱赶在最前,顶着云梯、木板冲向城门。战象虽受阻,却用庞大的身躯撞塌了部分城垛,为后方士兵创造突破口。
酣战一整日,入夜,南城失守。
越军从突破口涌入,城内厮杀惨烈,巷战持续到次日凌晨。王世昌见大势已去,率残部拼死突围,但最终被乱军斩杀,象州遂陷。
象州的陷落,让岭南各城守军心胆俱寒。
杜英武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内的血流成河,露出冷笑。
「放纵三日,许尔等取财、取女、取命!」
军令一下,越军开始疯狂劫掠,杀戮不止。百姓被驱赶至广场,女子被按在地上凌辱,房屋被火焰吞噬,哭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血水汇成溪流。
这场血腥的屠杀,震慑了整个岭南,也让大越军的威名随着屠刀深深刻进了南宋残存疆域的心腹之地。
杜英武从象州东下,杨嗣明自雷州北进,两路大军夹击浔州。至此,整个广南西路已大半沦陷,岭南门户岌岌可危。
浔州守将潘仲深原本只是地方武官,手中不过七千兵马,得知越军两路夹攻,急忙修筑工事,派人向广州求援。然而,此时广南西路都统制陈谦刚从梧州撤退,根本无力出兵,潘仲深只得硬着头皮,誓死固守。
「哈哈哈!宋狗果然是乌合之众!」
杨嗣明披甲立马,纵目远眺浔州城,眼神中满是轻蔑。
他这一路从郁林、容州、化州、雷州势如破竹,越军南方水师协助进攻,一路沿江东进。凡是抵抗的城池,皆被屠杀殆尽,沿途十余万百姓或死或降。如今来到浔州,他志在必得。
「宋人胆敢负隅顽抗?这潘仲深是个硬骨头,倒要看看能撑几日。」
他冷笑着下令:「架云梯,堆土山,三日之内,攻下浔州!」
杜英武抵达后,见杨嗣明已展开攻势,遂决定围点打援,封锁城中粮道。他命人招降百姓,以宣称「天子圣母」杜太后旨意,愿归顺者皆可免死。
然而,城中军民对此不屑一顾,反而高喊:「宁为宋鬼,不为越奴!」
杜英武大怒,下令用投石机昼夜轰击,誓要将这座城夷为平地。
在连续七日的猛攻下,浔州终于告破。杨嗣明的士兵最先登城,打开城门迎接杜英武入城。
潘仲深率残部拼死巷战,最终力竭被俘。杨嗣明本想将其剁成肉酱,杜英武却笑道:「留着这个人,有用。」
最终,潘仲深被锁入囚车,准备送往升龙,作为杜太后班师回朝的献俘。
越军入城后,烧杀淫掠三日。
杨嗣明尤为嗜血,他将城中大户聚集,强迫他们交出财物,并将数百名女子押往大营,任军士轮番侮辱。那些试图反抗的男子,全被堆在城门前用大象踩爆脑袋示众。
杜英武则收编降军,将城中粮仓控制在手,准备以浔州为据点,继续东下梧州。
至此,整个岭南门户几乎洞开,广南东路危在旦夕!
廉州城破时,杨嗣明的越军大肆杀戮,将城中的粮仓、府库洗劫一空,将妇孺驱赶成群,或充作战利品,或当作奴隶,连同牛羊马匹一起押送回升龙。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甘愿沦为刀下亡魂。
当城池陷落之时,一支由渔民、盐民和部分溃兵组成的队伍,趁着夜色划着渔船悄然离开,向南海驶去。
他们的目的地,是硇洲岛。
——这座岛屿地处南海航道的关键节点,既不在南宋官府的有效统治下,也未曾被越军触及,长期以来成为海盗、走私商人和流亡者的避难所。
但如今,这里早已不再是普通的海盗巢穴。
硇洲岛上,狂风呼啸,岛屿四周礁石密布,海潮拍打着岸边的渔船,桅杆上飘扬着一面黑色的旗帜,上书两个大字——「明海」。
这里的统治者,是原澎湖陈义庄投降后尚未被正式编入的明国海军,也被称为「澎湖海盗」。
他们这两年游走于南洋群岛之间,劫掠宋廷的海商,甚至与爪哇、三佛齐等海外势力暗中交易,势力遍布整个南洋海域。
如今,他们的地盘已经扩展到琼州岛、陆宋群岛以及硇洲岛,形成一片松散而强悍的武装网络。
「交趾蛮子攻陷廉州,正在沿着海岸向南推进!」
一名满身泥泞、衣衫破烂的逃亡者跪倒在码头上,向守岛的明海武装军卒传递消息。
「杨嗣明的大军屠城,杀人盈野,老幼皆不得幸免!」
这话一出,码头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负责驻守硇洲的,是明军的一名连长——郑通,他是昔日澎湖群岛上的一名海盗喽啰,后来归顺明教,成为明国在南海的外围武装。
他双手抱胸,目光沉沉地望向北方海域,心中迅速权衡局势。
「廉州一失,接下来就是雷州、合浦……若让他们渡海,琼州也未必能守得住。」
他猛然回头,对亲信道:
「立刻派船前往琼州,把情况通报给南海道的大员!告诉他们——越军已经开始侵入宋境!」
风声在礁石间呜咽,浪涛汹涌。
在这片无主的海域,南洋风暴即将席卷而至,而一场更大的战争,也即将在南海岸边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