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两线危机(2/2)
「净州已破,天山县……也撑不了多久。」
他知道,金国北疆的屏障,已经开始崩塌。
烈日悬挂在西域的苍穹之上,高昌城的城墙在阳光下映出厚重的阴影。作为西辽在西域的重镇,这里驻扎着耶律大石的亲军,丝毫不敢懈怠。
今日,一队风尘仆仆的使者骑着汗血宝马自城外疾驰而来,在城门前勒马停步。领头者从怀中取出一封文书,交给守卫:「速报成吉思吾皇,鞑靼蔑兀真可汗奉上战果。」
守军不敢怠慢,立刻将使者引入宫中。
耶律大石身着辽制黑金相间的袍服,端坐在龙椅之上,双目深邃,望向殿下的使者。他的身旁,辅政皇后萧塔不烟与宰相萧斡里剌静静地站立,等待着使者的回禀。
使者跪下,高声禀道:「陛下,蔑兀真可汗剿灭耶律余睹,并将此叛辽之贼斩杀示众!如今叛贼首级已送到高昌城,请陛下过目!」
一名侍从上前,揭开使者携来的锦盒,露出一颗已经风干的首级——正是耶律余睹。
那张脸已经变得灰白干瘪,双目圆睁,死不瞑目,仿佛仍残存着逃亡失败的惊恐与悔恨。
「叛贼伏诛!」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宰相萧斡里剌目光冷然,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耶律余睹当年勾结金贼,引女真入室,致使大辽五京尽失,社稷倾覆,今朝被斩,正是天道昭昭。」
皇后萧塔不烟亦是面色肃然,缓缓道:「陛下,当年先主(耶律延禧)无能,容忍此獠叛乱,终酿成大祸。如今金贼横行中原,此贼身死,正可告慰东方旧臣与大辽亡魂。」
耶律大石端坐不语,神色平静,但深邃的目光中却透出一丝复杂之意。
他记得,这个耶律余睹,曾是他的族人,是昔日的大辽国舅。但正是此人,当年背弃大辽,率部投金,使得女真人长驱直入,辽国疆土四分五裂。
当时,他尚在燕京南拒宋军北抗金军,又遁入西北可敦城苦战,奔走草原,开拓西域,率残部建立西辽。而耶律余睹,却跪在金国十旗前,献上五京,换取荣华富贵。
可惜,背叛者终究无法得善终。
「将此贼首示众三日。」
耶律大石终于开口,声音平稳无波,「传檄天下,告知大辽旧臣,耶律余睹,已伏诛。」
他缓缓起身,踱步至殿前,目光深远,望向北方的天空。
漠北之地,草原苍茫,金国风雨飘摇。
而大辽,终究要卷土重来。
晨雾弥漫,蒙古骑兵如幽灵般出现在庆州外的旷野上。他们身披皮甲,骑乘骏马,弯弓搭箭,静静地等待着可汗的命令。战旗下,一名身材魁梧、面目冷峻的男子端坐在战马上,正是蒙兀部的汗王——合不勒汗。
他眯起双眼,望向远方的庆州城。
这座小城,是金国控制辽东北境的重要据点之一,守军不过两千,城墙简陋,却紧邻金国在北地的重镇——临潢府,也就是昔日的大辽京城。只要攻破庆州,蒙古军便能兵锋直指临潢,彻底搅乱金国北疆的防线。
身旁的副将孛古带着几名斥候疾驰而来,翻身下马禀报:「大汗,探子已回。庆州守将是完颜希元,乃金国皇族之后,虽有勇名,但城内兵力不足,且粮草不多。」
合不勒汗点头:「临潢府的援军可有异动?」
孛古摇头:「尚未见金军出动。」
合不勒汗冷笑道:「很好,那就让他们来不及救援。」他猛然拔出弯刀,朝前一指,「传令,全军围城,破城后,凡降者免死,抗者——屠尽!」
战鼓擂响,号角悠长。蒙古骑兵纷纷催马向前,手中长弓齐发,万箭齐飞,如暴雨般砸向城头。守城的金军咬牙还击,但蒙古弓骑速度极快,射完一轮便迅速退开,根本不给对方反击的机会。
完颜希元立于城头,握紧腰刀,怒吼道:「守住!守住!让他们知道我大金勇士不是软弱可欺!」
城上金军奋勇还击,弓弩手疯狂放箭,守城军士拼命向下倾倒滚石、木桩,蒙古骑兵不断有人被射落、踩踏,但攻势丝毫不减。
夜幕降临,蒙古军停歇片刻,但城内金军却无人能安然入眠。
然而,破晓时分,一声凄厉的号角声再次划破长空——蒙古人换了战术。
他们在城墙下堆起大量柴草,引火焚烧,浓烟滚滚,逼得守军难以站稳城头。与此同时,几十架蒙古造的简易攻城梯被架上城墙,成百上千的蒙古勇士顺着梯子狂涌而上。
「杀——!」合不勒汗亲自率领亲卫冲在最前,蒙古勇士们如狼似虎,手持马刀冲进城内,与金军短兵相接。
完颜希元见大势已去,怒吼着提刀杀入敌阵,左冲右突,砍翻数人,终究寡不敌众,被数十名蒙古武士乱刀分尸。
守军见主帅战死,士气崩溃,开始溃逃。蒙古军迅速占领城门,潮水般涌入,刀光闪烁,惨叫连连,庆州彻底陷落!
城破的消息迅速传至临潢府。此时,完颜希尹正在府衙内紧急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庆州已陷,蒙古贼人下一步必是临潢!」一名猛安详稳惊恐道。
另一名猛安详稳咬牙道:「庆州不过是一座小城,临潢有五万大军,金汤之固,岂能让蒙古蛮子轻易攻破?」
但完颜希尹的脸色却阴沉至极。他知道,蒙古人的战力非比寻常,而他们的攻势,绝不会就此停歇……
他猛然起身,沉声道:「传令,全军进入戒备,严防蒙古骑兵夜袭!再派探马,确认鞑靼部是否也有动向!」
在座众人皆面面相觑。他们心里清楚,如今金国南方战线正被明军压制,北方又遭蒙古和鞑靼夹攻,这场祸事,恐怕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