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都重生了,逆袭系统才来! > 第148章 凤凰二手车交易平台

第148章 凤凰二手车交易平台(1/2)

目录

高强随即当着胡军的面拨通了梁斌的电话。

片刻后,梁斌便点头同意:“行!没问题!只要资料没问题,所有手续很快就会批准!”

“高总,只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您国外转入的资金能否转到贵公司在我行办理的账户上?”

“这样的审批速度将会更快!”

高强:“没问题。”

至于后续从国外转入资金,就不是高强操心的事情。

梁斌那边甚至还主动提出要派出专人帮助高强处理国外资金汇入的手续。

胡军离开后,高强这才将视线落在胡军拿过来的资料上。

有五家公司的资料。

其中永久、凤凰和飞鸽是高强听说过的,这三家都是拥有六七十年以上历史的老厂家。

而喜德盛以及邦德富士达,高强并非自行车爱好者,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

胡军让人做的资料中,对五个品牌的对比以及优劣都有分析。

首先是对凤凰、永久及飞鸽的分析。

报告中给出的优势:

一是品牌认知度高:三者均为老牌国产自行车企业,拥有历史积淀和广泛的消费者认知,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具备很高的影响力。

二是规模化生产基础:传统生产线成熟,具备大规模制造能力。

其中老牌的凤凰和永久都是很早的上市公司。

但质量和口碑下滑严重,用户普遍反映其产品用料低劣,耐用性差。

甚至还有人调侃为“工业垃圾”。

同时缺乏对新型材料及新技术的研发投入。

而喜德盛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主打山地车和运动车型,在铝合金车架、变速系统等领域具备技术积累,产品质量优异。

估值在8亿-10亿元RMB。

因为写报告的人并不清楚高强的想法,所以报告中也没过多指出喜德盛的劣势。

高强倒是看出了一些问题。

喜德盛生产线以中高端车为主,如果要收购喜德盛,那么还需要调整产能以适应共享单车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初期还要对新的生产线进行投资。

但这个投资相对于收购老牌厂家自然是少得多。

邦德富士达则是介于老牌厂和喜德盛之间。

邦德富士达以高性价比通勤车为主,单车造价低。

代工经验丰富,可以快速承接大批量订单。

估值也是最低的6亿-8亿RMB。

一时间,高强陷入了沉思。

按照正常的思路,性价比最高的便是收购邦德富士达。

但如果加上系统,那么凤凰和永久这样的老牌厂才是最适合的。

其实算下来都差不多。

就以凤凰为例,收购30%股份,得到一定小股东支持就能完成相对控股,

41亿的市值,大规模收购绝对会导致股价上涨,前后收购的资金估计在15亿-20亿之间。

算下来,收购邦德富士达,扩大生产线,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并非很大。

而且高强的打算并非要一直持有股份,在共享单车迸发的时候,急流勇退才是硬道理。

再者,老牌厂的生产基地员工数量也不是新厂能够比拟。

如果能达成相对控股的成就,牛马返利系统的等级有可能突破至六级,每月返利金额达到6000万RMB。

甚至突破到七级也不是不可能。

七级每月就能获得1.75亿!

高强打开系统界面,点开牛马返利系统模块。

牛马返利系统LV.4(615/1000)

不知不觉,公司员工又多了一百多人,达到了615人。

看到这,高强顿时便有了决定。

“胡总,先接触一下凤凰自行车那边!”

......

凤凰二手车直卖网总部。

其实是由马梓豪原来的二手车公司小办公楼改造而来。

马梓豪最近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直卖网的CEO,马梓豪不仅要关注平台的搭建进度,还要和长三角地区的各个车商联络感情,宣传公司的各项优势。

经过马梓豪原有的人脉以及他三寸不烂之舌,百分之八十的二手车商都有意愿加入二手车交易平台中来。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自然还处于观望的态度。

刚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马梓豪的手机便响了起来。

一看是高强的电话,马梓豪整了整有些疲倦的面容接通电话。

“强哥,你总算想起兄弟我了!”

高强的声音从手机中传出:“我这想起你,不就马上过来了啊,听说你回来了?”

“对!刚坐在位置上!强哥,你的消息有点灵通啊!”马梓豪开玩笑道。

“自然是在你办公桌安了监控!我半个小时后到!”

半小时后,马梓豪在一些新员工的注视下,来到办公楼外。

远处,一辆白色的阿斯顿马丁缓缓驶入内部停车场。

马梓豪脸上带着笑容迎上前,先是和高强以及副驾驶的柳含香打了声招呼,这才伸出手抚摸着车漆。

只见马梓豪啧啧有声道:“阿斯顿马丁Vanquish2014百年纪念款,光看外观还真看不出一点!”

“谁知道这是和大牛价格差不多的跑车!”

见马梓豪一副爱车的模样,高强摇摇头道:“别摸了!待会儿让你上次开几转!先带我去看看公司。”

马梓豪站直身体,神情也变得郑重:“走吧,我先带你看看技术部!”

“最近技术部的天天加班,平台的搭建进度也很乐观。”

说话间,三人便走进了小二楼。

高强打量着环境道:“等公司壮大了,这点办公面积绝对不够用!”

此刻小二楼的各个办公室都被塞得满满的。

马梓豪耸耸肩:“我已经在派人去物色新的办公地点。”

“我们开会商量,新的办公地点最好是放在园区,有场地可以停放车辆,也有宽敞的办公地点才行。”

马梓豪说着,便推开一扇办公室的门。

二十多个工位整齐地分布在办公室各处,只有敲击键盘的声音。

淡淡的烟味让柳含香不由得蹙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