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赶山:我靠分身狩猎万物 > 第245章 庆功会(二合一)

第245章 庆功会(二合一)(1/2)

目录

办公室里。

李股长生怕他当回事儿,拉着宋昭嘱咐了许久。

宋昭轻快地应了下来,没想到这一趟出来领钱,还意外地给秋耳又寻到了一条出路。

还没种下,就打通了两个销售渠道,看样子他们回去后完全可以加盖大棚,只要秋耳顺利种出来,压根儿就不愁卖。

宋昭仔细打听着收购站每年的指标后,估算完回去加几个棚合适,又和李股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两人脸上都挂着淡淡的笑容,聊了得有一个点儿,宋昭找了个由头,率先礼貌地告辞。

他们一行人从收购站出来,手里攥着钱,宋昭没有丝毫耽搁,径直朝着信用社走去,他得先把这一季度柳条屯的贷款还上。

之前他们从公社拿到手的启动资金不过五百块钱。

购买菌种的大部分费用,还是农科院看在孔教授的面子上,出于信任,赊给他们的。

还完贷款,宋昭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邮局,给农科所汇了款,办妥了一切手续,拿着汇款单据,以及剩下的一万一千五百块钱,匆匆回到屯子里。

现在山上大棚里还有将近半数的木耳没兑换成钱呢。眼下屯子里的现金,拢共也就这一万六千多块钱。

他们回到屯子,一路朝着场院走去,远远地,就瞧见齐志高和王会计早已在门口眼巴巴地等着了,仿佛热锅上的蚂蚁,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宋昭把钱递给王会计。

在众人的见证下,他小心翼翼地把钱锁进柜子里,几人一起从桌子旁离开往堂屋走去,齐志高走在路上,脚步都有些发飘。

“快,赶紧叫大伙儿都去场院开会!”齐志高扯着嗓子喊道。

虽说分钱还得照常等到秋后分粮食的时候一并进行,可压在他们屯子头顶上小半年的债务,如今已经全部还清了。

无债一身轻。

齐志高心里琢磨着,得先给大伙儿透露透露这好消息,便想着把人都叫过来,开个庆功会。

就在王二毛他们几个四散开来,跑去敲钟叫人的时候,齐志高一把拉住宋昭。

在堂屋里,两人站定。

齐志高神色认真地和宋昭聊起了这波春耳赚回来这些钱的分法。

屯子里两个大棚下收获的这4600斤木耳,全都卖给了供销社,宋昭提前有过承诺,所以山下卖木耳得来的钱,准备给全屯子的人家平均分。

全屯子一共一百五十九户,这么一算,每户能光这两个棚,就分到72.5块钱。

山上大棚的大部分收益,则分给副业队的人一起均分,不过呢,得抽出一小部分,给一直巡山的齐春两口子,还有之前去搭棚子的几户民兵,以及看守上下大棚的人家多分些。

两人掏出当时的本子,包括宋、齐两家,圈出共计十五户需要多分的人家。

仔细算下来,这一波春耳的收益,副业队的每户人家至少都能分到342块5。

像齐春一家,为屯子的木耳种植付出最多,劳苦功高,这一季能分到683块。

光这一季的木耳收入,分得多的人家,平均下来一个月到手将近57块钱,这可相当于家里凭空多出了一个工人的工资啊。

虽说现在还有一些收入没到账,不过以宋昭对齐志高和张家和的了解,他们过来结账也就是一个月以内的事儿。

反正现在屯子里还不分钱,那点儿木耳早卖晚卖倒也影响不了大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详细地制定好了分配方案,这边正说着,来开会的人也差不多都到齐了。

齐志高一下子掐灭了烟,完全按捺不住,没等众人在场院找好位置,走出去自顾自地宣布:“咱们队跟公社的账平了,这回不少赚。”

本来今天民兵队的人藏着家伙出门,大伙儿就在猜测,如今得到齐志高的确认后,一下子炸了锅。

很快就有人问到具体能分多少,齐志高整个人兴奋到一定地步,也没藏着掖着,很快顺嘴公布了金额。

“你们这工分儿能值那么多钱?”王超英满脸的不可置信,瞪大了眼睛,“这账没问题吧,宋昭?”

他这话刚脱口而出,底下参加了副业队的人家,当时就不乐意了。

“咋地,啥活儿都没干,白捡七十块你还不乐意上了?账有问题轮得到你查啊?”

“当时可是说得好好的,木耳出了问题,屯子里借的那些贷款,都是我们参加副业队的人还…”刘婶像连珠炮一样,紧跟着说个不停。

他们几个之前就被齐志高特意嘱咐过,心里隐隐知道自家能够多分到钱。

虽说宋昭还没正式向他们公布具体的数额,可想着普通一户都能分到小三百五,他们几家肯定只会更多。

所以,就在王超英这话一出口的瞬间,刘婶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指着王超英,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要不是刘婶当时死皮赖脸地缠着宋昭,软磨硬泡了好久才进了副业队,现在这分钱的好事儿,肯定没他们一家子的份儿。

现在刘婶一家子把她当功臣了,一起怒视着远处的王超英。

王超英还想回话,看着刘婶身后两个人高马大,虎视眈眈的儿子,也没了声音。

没参加副业队那三十多户人家,瞅见领头冲锋的人没话儿了,心里跟着着急,不过顾虑着此时队里人心正齐,谁也没再做出头鸟。

别看一户白得七十多块钱,听着似乎报酬挺丰厚的。

可大家都是住在一个屯子里,副业队的活儿和平时种地的活儿,哪个轻松哪个累,不用多对比,看看各家稍微大点儿的孩子都能替大人顶工,就全明白了。

两个来月的工夫,就轮着做一些轻松到孩子都能顶下来的活计,却能比别人多拿将近五分之四的钱,这落差,让剩下的几十户人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场院里气氛低落了一阵,很快,众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同一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