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忌讳(2/2)
宋昭冲他摆了摆手。
身后两个约莫十四五的半大小子凑上来,好奇地围着他打听。
“昭哥,这是不是土球子啊?”
“你这算是救了大龙哥吗?”
“没有的事儿,这就是条小乌虫。”王大龙有些尴尬,自己率先解释道,但他这一出口,周围老参帮的人,脸上多多少少都浮现出一些看热闹的神情。
被叼起来的确实就是只黑锦蛇,无毒无害。
但这话从王大龙说出来,倒像是他不肯承宋昭的情似的。
王炮愈发的郁闷,用手捂住了脸,宋昭顺势解释道:“土球子要更小一些,细短,脑袋是三角形的,身上还有斑点儿,你们看到了可要小心,记得提醒周围的人。“
王大龙说完了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对味,下意识地侧过身子去观察李把头的神情。
两人对视上。
“下回记住了,咱们只要进了深山里开始找货,没有叫人全名的。你背蘑菇吧待会儿。”李把头冲着王大龙嘱咐道,转过头来,又叫住了身后的宋昭。
这大半天走下来。
李把头看见宋昭错过了时候,没听他讲过放山的这些细节,到现在却是一个忌讳也没犯过,心里很满意,决定趁着现在还没进入到腹地之前,好好给他补补课。
平心而论。
李把头在这群人里,还是最中意宋昭的。
胆子大,也有两把刷子,好好锻炼下,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帮手、
再有一个就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就哥一个,即使学会了,要在山里拉出个成气候的参帮至少也得几年的工夫,不像他们年轻时候最开始拉起来参帮都是靠兄弟合伙的。
他拉帮这么多年,在山里,还真没遇到过几个心甘情愿走单棍的。
放山,基本上都是在深山老林里摸爬滚打,遇到什么都有可能,没人乐意一个人打单蹦,但遇到不靠谱儿的人更是危险。
挖棒槌的利润大部分情况下都比干留在家里下套子打猎强,深山老林里,财帛动人心,不知根知底,也不可能一起放山。
这样一来。
李把头便不太担心宋昭学的速度太快。
即使宋昭学成了,相比较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劳心劳力从无到有拉起一个参帮,他这样念过书的聪明人应当能想通,最后大概率也是留在他的参帮里,可以保全他晚年的体面。
“这一年当中,采人参都是有季节的,现在百草初长,人参刚开始发芽,这个时候就叫“放芽草市....”李把头走在最前面,低声讲解着,“这个时候光有芽,还挺好认的,待会儿见到我给你一指,你心里就有数了。”
宋昭最欠缺的就是经验,跟在他身后,一路认真的聆听着,整个队伍零零散散的走在林子里,赵瑞他们几个老成员也是遇到什么特殊的,就讲给身后跟着的小伙子们听,不过他们没有被吸纳进来,赵瑞自然只讲一些最浅的门道。
外围这片的大棒槌都被人开采的差不多了,他们这一天就是在山里赶路,到了傍晚,李把头也只启出了一颗小“二甲子”,攥在手里给宋昭讲解。
今天学了一路,到了晚上搭完撮罗子,宋昭便没有再出去守夜,默默地消化着下午李把头传授给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