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96,我活成了风口 > 第956章 一如既往的傲慢

第956章 一如既往的傲慢(1/2)

目录

11月23日,微软跟这家高丽企业在收购问题上谈崩的消息在高丽国内传开了。

但传出的只是一个结果,却没有细节。

很多媒体都在说两边谈崩了,可为什么会谈崩,怎么谈崩的,却只字不提。

不过,即便没有细节,这件事情的传播速度依然很快,当天晚上就成为了高丽国内热议的一件事情。

这一方面是因为微软的刻意的推动。

不管是高丽传统媒体还是高丽国这边的spaceti,都在努力的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情。

另一方面是因为,最近正值金融危机下,高丽国这边开启大规模科技企业倒闭潮的时候。

这波科技倒闭潮本身就有很大的社会关注度。

因为涉及的科技企业太多,涉及的被裁人员太多,其背后受到影响的家庭,以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更是无法统计。

尤其是当三星这边得到了官方的救助后,更多高利科技企业该如何面对这场倒闭潮,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

而市场最近等到的一个答案,就是由米国科技企业出手来收购这些濒临破产的高丽科技企业,或者投资这些濒临破产的高丽科技企业。

这样一来,企业就能活下来,员工也能继续守住自己的饭碗。

结果这个答案刚开始准备实施,就传出了这样一个收购谈崩的消息,大家自然会产生很多情绪。

包括好奇为什么会谈崩。

包括担心来自米国企业的收购并不会那么顺利。

“我听说,雅诚集团之所以跟微软谈崩,是因为微软这边给出了一个非常离谱的收购价格。”

当天晚上,多名高丽企业的负责人相约聚在了一起。

并讨论起了这件事情。

“我也听说了,他们的出价,好像是5000万米元。”一名中年男子面色深沉的说道。

“5000万?一个亿都不肯给?那微软是有点过分了啊。”坐在中年男子对面的一名中年女子先是惊讶,随后就露出了不满的情绪。

“但现在奇怪的是,谈崩了也就谈崩了,微软这边为什么要炒这个话题呢?”较为年轻的一名男子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能确定是微软在炒这个话题么?”中年男子再次开口道。

“当然可以确定。”年轻男子特别笃定的点了点头,“我们在媒体那边还是有不少人脉的,他们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是微软花钱让他们去炒这个话题的。”

“而且你看这个话题在spaceti跟星河平台上的热度差别,多大啊。”

“spaceti那边都快上热门话题榜榜首了,星河平台那边压根都没有什么人在讨论这件事情。”

“那就确实有点奇怪了。”现场一名身材健壮的男子摸着下巴道,“微软没能成功收购目标,按说这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值得去宣传的事情吧?”

“而且收购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出价太低,他们现在去炒这个话题,不怕引火上身么?”

“他们有什么可怕的呢?难不成怕我们高丽国的老百姓骂他们么?”中年女子苦笑一声道,“且不说老百姓不一定会骂他们,就算会骂,他们也不在意啊。”

“欧洲那边的老百姓都骂了微软几十年了,有用么?”

“我反倒觉得他们可能是想通过炒热这件事情,让大众对我们这些高丽企业的未来持有更悲观的看法。”

“这会让我们的处境变得更难,从而提升他们后续其他收购的成功率。”

“为了这点大众情绪专门去炒作这件事情,好像有点用力过度了。”中年男子摇头表示不认可,“我感觉他们现在炒这个话题,很可能并不是炒给老百姓看的。”

“不是炒给老百姓看,炒给谁看?”身材健壮的男子脱口而出的问了一句,但在问出这一句话后,面色瞬间一变。

因为他想到一个答案,“炒给我们看的?”

“可微软那边想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呢?”

现场沉默了下来,大家都有点想不明白这里边的门道。

谁知道微软想让自己明白什么道理呢。

...

“都到这个时候,居然还有阻力?”同一时间,王治冬在星辰集团高丽总部的会议室里有些惊讶的看着带来最新消息的华夏企业负责人。

华夏企业负责人特别无奈的叹了口气,“根据我们的了解,雅诚集团的老总是铁了心想要把公司卖给我们的。”

“跟他直接对接的官方负责人,同样也愿意让雅诚集团把公司卖给我们。”

“可是当这件事需要被更多人参与讨论的时候,在最终的投票环节,不支持雅诚集团将公司卖给华夏企业一方,还是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王治冬不禁皱起了眉头,“那他们不肯将雅诚集团卖给你们的具体理由呢?”

“具体理由?”华夏企业负责人大笑一声,“需要什么具体理由么?”

“最具体的理由,就是因为我们是华夏企业呗。”

“他们既不想看到我们这个邻居的强大,也不想得罪米国。”

“对他们来说,但凡涉及到一点点关键技术,都不能让这个技术走向华夏。”

“我想,这应该也是何总当年在互联网泡沫危机期间优先考虑挖海外企业人才,而不是收购海外企业的原因之一。”

“那你们可以学我们当初的做法,不要公司,直接挖人么?”王治冬直接顺着这个思路问道。

“不太现实。”华夏企业负责人摇了摇头,“我们这个行业,技术,设备,人才,几乎是同等重要的。”

“你如果拿不到一些关键技术,如果采购不到一些关键设备,光有人才,是很难发挥自身实力的。”

“而且在我们这个行业,光是搭建一条产业线,至少就得2年时间。”

“所以这次如果能够顺利将这家企业收下,对我们公司的发展来说,意义是重大的。”

“等于是直接花钱买行业发展进度了。”

“这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

“也正是因此...”华夏企业负责人有些不好意思,却又神情坚定的看着王治冬,“我才想着来找王总,看看星辰集团这边能不能帮我们一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