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 > 第457章 合作陷阱

第457章 合作陷阱(2/2)

目录

因而即便杨振最后发现什么猫腻,那也绝对不是他想不跟利拓合作,奥博就能答应他不跟利拓合作那么简单。

不过这些话,郭登峰并未说出口。

毕竟现在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担心太多,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下榻酒店,郭登峰在第一时间达电话叫现在还在几黑家的地质啊矿产啊律师之类的专家潘伟葛志辉等团队过来。

毕竟无论合作的成与不成。

但矿业的合作,到底涉及到非常多专业知识。

别说矿产地质环境稍微一丁点的差异,或者品味高低那么一两个点之类。

便是相关的合作条件,随便一个条文上某个词句之间的差异没校对好,最终都有可能导致原本看着可以日进斗金的项目,最后落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所以在这种事上,郭登峰那是不敢有一定点的马虎大意。

在郭登峰打电话叫专家团队过来的同时,杨振也在给利拓那边打电话。

原本以为像是利拓这样的超级集团,想要跟其在黑州的负责人联系,怕是不经过好一番折腾,根本没戏。

但让杨振没想到的是,当对方接到电话,听到杨振说他是奥博介绍过来谈萨拉姆铁矿合作事宜的时候,对方说了一句稍等之后。

不过几分钟,利拓在坦黑家总裁斯通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这种积极的态度,明显更加深了杨振对于这次合作中有猫腻的怀疑。

不过杨振并未表现出来,而是估摸了一下潘伟葛志辉等人从几黑家过来所需的时间,然后约定了会面时间。

一天多之后,潘伟葛志辉等风尘仆仆的赶到。

休息一晚之后,杨振便带着一群人直奔利拓在坦黑家的总部,而斯通等,则早已等候多时。

和听到电话里的声音时估计的一样,斯通就是个头发半秃的干瘦白老皮,戴着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

看到杨振,斯通态度热切的寒暄几句,然后便请进了会议室。

不过关于合作的谈判,并未就此直接开始。

毕竟是矿业相关的合作,所以在合作之前,必须得先确定萨拉姆铁矿方面的具体情况。

一大摞关于萨拉姆铁矿的资料,也随之被交到了专家团队的手上。

其中不光是包括了萨拉姆铁矿的矿石品味,储量,地质构造以及开采难度等等的资料,便是连沿途的运输环境等等的问题,在相关资料中都已经有了详细的提及。

从这些资料中明显可以看出,利拓对于萨拉姆铁矿的确相当重视,要不然怕也不会对相关准备工作调查的如此细致。

拿到这些资料之后,众人便立即开始了分头行动。

葛志辉等地质,矿产方面的专家,直接驱车赶往萨拉姆方向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取样,以防利拓方面在某些数据方面造假。

至于潘伟等律师,则开始组队对利拓方面提供的合作框架等等,对照坦黑家的律法进行全面对照,以防利拓在相关方面挖坑。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黑州这边关于矿业的法律,实在是太多太多。

不仅每个黑家的法律不尽相同,并且各黑家还会经常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这些相关律法进行改动。

因而即便是再专业的专家,那也必须得对照最新的律法,才能确定合作框架之类中存不存在什么陷阱。

经过几天几夜的忙碌。

潘伟等终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除了确定要开始合作之后才会开始谈的诸如出资占比以及收益等等方面的问题之外,他们暂时没有在合作框架中发现任何问题。

与此同时,葛志辉等现场实地勘察的结果也出来了。

表示地质结构也的确和利拓方面提供的信息一致,开采难度不大不小。

沿途的运输环境除了在雨季可能有些困难之外,其他方面也都还好。

唯一的问题,或许也就是相比那些极优质的铁矿,铁含量甚至能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品味,萨拉姆的铁矿石的矿石品味含量稍低,只有百分之五十六七的样子。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萨拉姆铁矿的储量够大,开采运输难度甚至比他们现在在几黑家合作的那几个铁矿来的都要稍好。

相比这些优势,几个点的品味差异,那完全可以接受。

“所以现在,就看杨总你最终能和利拓那边谈成什么样的出资分红比了!”

“只要这方面的谈判足够顺利!”

“那么我们觉得,这此的合作,对于杨总你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极其优质的合作项目!”

在一切消息汇总完毕之后,潘伟进行了最终的总结。

虽说本身对于这个结果潘伟可以说是毫无疑问。

不过在说这话的时候,潘伟明显不是那么的自信……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和郭登峰等在场的所有人一样,都不觉得以白皮的尿性,会这么好心的让自己等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国内公司,白捡这么大一便宜。

杨振也不相信。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再不相信,他也必须开始展开和利拓方面的谈判了。

毕竟现在几黑家那边的几个矿场已经正式进行了开采。

蔡村蔡耀西等也拿到了张璐从老苏家购买的货轮,训练完毕之后已经到了前来黑州的路上。

要这边既谈不拢合作,同时又不能给奥博一个合理拒绝的理由。

到时候奥博在一怒之下拒绝给他们关于坦桑铁路运输的使用权……

那麻烦可真就大了。

见杨振终于肯答应开始正式谈判,斯通方面表现的非常积极。

不仅是在合作分成方面,尽可能的满足杨振的要求,同时就连杨振提出的关于铁矿石开采出来之后,国内有以稍低于国际行价价格购买的权利,斯通那都是全盘答应。

那条件之丰厚,别说是郭登峰。

便是连一众专家都直感觉自己等当真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中了,不住的催促着杨振最好尽快和利拓方面进行签约。

要不然给别的矿业巨头知道了这消息的话,那怕是这么优质的合作项目,可能就没自家什么事了!

但杨振总感觉哪儿不对。

直到斯通在再三打电话催促的同时提出为了帮国内购买节省运力,他们方面希望杨振能共同出资先修建一座粗炼厂。

等到粗炼精选之后再装船运往国内的时候,杨振才总算是明白了所有的问题到底都出在了哪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