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飞扬时代:从淘金窝子开始 > 第544章 被愚弄的

第544章 被愚弄的(2/2)

目录

要设备之类的都运输过去了,工程师职工们的护照之类办不下来,那可就亏大发了!

“因为老苏家跟你们的关系!”

“这么大批量的工程师职工们的跑你们家去!”

“要以前那可真是不好办!”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

“毕竟现在上头到处都在跟老苏闹分家!”

“分家之后如何谁也不知道!”

“所以现在大家可全都指望着能用手里的那点权力尽可能的换成钱,为将来分家之后做打算呢!”

“所以护照的事杨总你就放心吧!”

“毕竟只要你舍得花钱,那就绝对没问题!”

说到此处,克里科夫却是话锋一转,问杨振除了对汽车感兴趣之外,对摩托车之类的还有没有兴趣。

“摩托车?”

杨振闻言一愣,问克里科夫这话什么意思。

“还能什么意思啊?”

克里科夫闻言白眼,表示现在这情况,便是连他们高尔基汽车都活不下去,那么同属于老苏家机械部门下头的其他机械类的工厂的日子,那自然也就只有比他们更惨,而绝对没有比他们的日子好过的道理。

乌拉尔摩托车厂,就是其中之一。

唯一的区别,或许也就是因为曾经同属于老苏机械部门下属的明星企业,因而他和乌拉尔摩托车厂的厂长瓦里西不仅认识,而且还颇有交情。

“虽说乌拉尔汽车那边也有认在提出收购!”

“但那帮收购的家伙就跟之前那朴昌浩似的,不仅各种压价,同时还对瓦里西他们是各种羞辱!”

“也是因此,听说杨老板你不仅拿出比较有诚意的价格收购了咱们的高尔基汽车,同时还高薪聘请了咱们高尔基的工程师,优秀职工后!”

“瓦里西那是哭着喊着的都要求我帮忙给他问问,问问杨总你们除了汽车之外,对他们的摩托车厂有没有兴趣!”

“要有的话,他愿意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将他们的乌拉尔摩托车厂卖给你们!”

“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杨总你能帮忙多聘请些他们乌拉尔摩托车厂的工程师以及职工们!”克里科夫道。

听到这话,杨振这才恍然。

虽说以国内现在的市场,以及交通状况。

摩托车产业在国内,那也算是个蓝海行业。

但要再正常情况下,杨振绝对不会对摩托车感兴趣。

如此的原因也相当简单,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摩托车厂生产的摩托车在质量,性能方面虽说是层次不齐,但相关技术到底和国际的距离不像是汽车差距那么远。

只要是相关企业能静下心来慢慢发展,那迟早都有发展起来的可能。

另外一个方面自然是因为摩托车生产,到时候肯定更专注于国内市场。

专注于国内市场,赚国内人自己的钱这个定位,明显是和杨振制造出高附加值产品,买到外头赚洋人的钱这个初衷不符。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杨振是肯定不会掺和摩托车这个行业的。

不过在听到克里科夫所说的摩托车厂,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乌拉尔摩托车的时候,杨振却是在瞬间就改变了主意。

如此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乌拉尔摩托车厂不仅在摩托车本身方面的技术非常强,便是在小型发动机的技术方面,那更是可以用超凡入圣来形容。

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因为他在旧厂街刚刚分到街道办的时候,街道办给他治保处分配的公车,那就是一辆长江750挎斗摩托车。

而长江750挎斗摩托车最初的技术来源,那就是乌拉尔摩托车!

虽说因为国内的仿制技术所限,长江750在性能上远远无法和乌拉尔摩托车相比。

但即便如此,上头分给他治保处的那辆长江750在分到治保处的时候虽说已经都不知道是多少手,但那发动机的质量却依旧是杠杠的。

虽说是几十年的老发动机,却依旧上坡下坎,从来没给他掉过链子。

连仿制的发动机都有那么优良的性能,原厂技术的发动机性能如何,不问可知。

这种技术,要是没有机会也就罢了。

可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杨振自然没有不拿下的道理。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根据他的记忆,以及这几年他各种企业的经验,清楚的知道小型发动机技术一直都是国内相关行业的短板。

因为这方面技术的制约,甚至可以说都已经极大的限制了很多企业的发展。

毕竟在很多产业来说,小型发动机那就是他们产品的动力来源。

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动力不足是一方面,最关键是故障率高……

在和国际同类型的产品竞争中,那自然是想不落风都难。

要能把乌拉尔摩托车发动机的技术吃透,然后利用到这些企业上,那这些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绝对是瞬间就能提升一个档次。

这样的好处,那简直是显而易见的!

并且这样的好处,还只是获得乌拉尔汽车小型发动机技术所能够获得的好处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好处!

更大的好处是因为他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动力源那都是尽可能的在往小的方向发展。

而在他的记忆中,国内就因为在小型发动机技术方面长期不过关而吃了不知道多少的亏。

现在要有机会把乌拉尔摩托车厂拿下,把乌拉尔汽车的小型发动机技术给吃透,那无疑就能为国内将来在小型发动机技术更加小型化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时候等到各种动力源小型化风潮降临的时候,那么国内就有可能在相关方面占据先机。

而不是如他记忆中的历史上一般,从头至尾那都只能跟在西边洋鬼子的屁股后头苦苦追赶,吃力不讨好不说。

最重要甘蔗最甜的那头都被那些家伙给吃光了,国内人吃苦受累半天,结果都只能吃人吃剩的甘蔗渣。

总之想着这些,杨振几乎是在瞬间就已经有了定计。

不过面上,杨振却是一脸的为难,表示自己虽说一开始没打算过要摩托车厂……

不过因为知道乌拉尔摩托车的大名,再知道现在乌拉尔摩托车厂的处境。

所以即便一开始没想过要,但这个忙,他那是必须得帮。

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价格。

除了能想办法看看到时候能不能多聘请些乌拉尔厂的工程师活着职工之类的外,在价格方面,他能出的价格可能并不会比乌拉尔摩托车方面现在所接到的最好的报价高到哪儿去……

所以希望克里科夫转告瓦里西,让其在这方面能有个心里准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