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秦淮河上的流言(求月票)(2/2)
“哈哈,我薛蟠跟李花园那是过命……”
李素不想听他吹牛逼了,看向莺儿:“这位姑娘,你来说。”
莺儿傻眼了,这里头的原因能往外说吗?她又看向了薛蟠。
“你赶紧说,有什么大不了的,看我作甚?大爷愿意听你说。”见李素不再问他杀人的事儿,自觉已经过了关的薛蟠放松下来,对莺儿呵斥起来。
莺儿又瞧了瞧李素的脸,面色微红服了一礼:“回禀这位大爷,是金陵知府拜托送的。”
“贾雨村?”
“正是。”
李素了然了,这老小子没忘了自己的话,他干的比自己交待的更进一步,没有给自己送信儿,而是直接送人,真活该他升官儿啊。
“哈哈哈……薛兄弟,你刚才说的对,咱俩就是过命的交情。”
被李素把肩膀拍的乱晃的薛蟠,感觉自己脑子里都是水,一时间竟然没听明白。
“大爷便是花园子爵么?”
是香菱。
这是香菱第一次开口。
不开口便罢,一开口就点题了,这姑娘果然智慧深藏,不愧是跟黛玉学诗,一点就灵的。
李素看着她笑了:“是我,是我拜托贾雨村寻找于你,我早知你幼年流离,身世凄苦,所以寻你,给你一个安稳的日子,你也别问我怎么知晓你身世的,你就记住从今以后没有人再能欺凌你了。”
香菱听着听着,眼泪无声的从眼角流了下来,缓缓的蹲身行礼。
李素没有扶他。
“素,素……”
“叫我大兄吧,随着薛蝌。”
薛蟠扶了扶自己脑袋上的小黄花:“大兄,哈哈,真是巧啊,竟没想到,嘿,真的是你么?”
薛蟠的狡黠让李素暗笑,他掏出了一块玉佩:“我的配印没在,这是皇城凤藻宫的腰牌,你自己看吧。”
薛蟠忙不迭的接过来,双手捧着,小心翼翼的瞄了一眼,只见正面面刻着凤纹,背面有凤藻两个篆字,心下再无疑虑,恭敬的弯身举过头顶。
“小弟没有见识,就是怕认错了人,耽误了大兄的事儿。”
李素拿过来:“哈哈,你这家伙脑袋挺大,看似鲁莽,心还挺细。”
薛蟠忙跑过李素刚才的座位一边,用袖子来回擦拭几遍,满脸堆笑道:“大兄坐,快坐,我这里正好有上好的雨花酿,今日必要给大兄尝尝,莺儿,你快去张罗酒席上来,我要跟大兄畅饮。”
莺儿欣喜的去了,香菱犹豫了下也跟了去。
李素坐下来直接开口问他:“薛蟠兄弟,何必如此伏低做小?薛蝌与我都没有这样,我和他就好似兄弟和朋友一般。”
“大兄!你果然爽直,这话就直接问了,哈哈哈……我薛蟠就服气你这般爽直之人,不说大兄的爵位,就说大兄的名声,整个金陵,江南谁不知大兄锄奸灭倭,跟我这般年岁就已经立下大功,要说如今金陵的爷们最服谁,您是头一个!”
薛蟠摇头晃脑,竖着大拇指比划。
李素喝了一口茶:“喔?我这么有名了?”
“那,金陵城里都说书了,李爵爷夜审三吴,少将军千里灭倭,妙言公子夜战秦淮二十八坊……额,咳咳。”
l李素气道:“前面也就罢了,还有个根据,后面是哪个该死的编的,老子什么时候去过秦淮河?”
“嘿嘿,大兄莫恼,这是秦淮河上那些小娘儿编的,她们说了,扬州瘦马有什么好?糖醋小排而已,到了秦淮好叫爵爷得知什么是玉体如酥,凄声…声……额,对了是……如诉!”
薛蟠一拍巴掌,想了起来,说完呵呵直乐。
船舱里的薛姨妈呆了半晌,不由得双手合十念念有词,随后在屋里转圈儿,走走停停。
“我的老天呐,这就是遇难成祥啊,我的儿……如今这是坏事儿变好事儿…你说是不是?就这么遇上了“,接着她一拍大腿看向薛宝钗:”嗐,这李素估摸着开始就是吓一吓,逗你哥哥玩儿呢。”
薛宝钗笑着点头:“妈妈说的是,他少年英雄,自然是与旁人不同。”
“对了,莺儿,你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张罗酒菜……不行,我得去瞧瞧。”薛姨妈就想往外走。
莺儿匆匆去了,薛宝钗拦住了母亲:“妈妈,你去哪里?”
“我去瞧瞧那小爵爷,莺儿这丫头说的天花乱坠。”
“不大方便,妈妈莫去。”
薛姨妈摆手道:“我是长辈,哪有那么多礼禁?他叫你姨夫的妹妹做师母,我就是长辈。”
“不是,如今儿这天气,衣衫单薄了些。”
薛姨妈面色一滞,看了看自己的衣裳,确实有些不雅:“……我儿提醒的是,对了,香菱呢?刚才还跟着进来,现在又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