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教妖怪(1/2)
从昏迷中醒来的吕大信晃了晃昏沉的脑袋,心中自嘲道:“没想到,身为正道中人的我,有朝一日竟会被妖怪所救。”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床边正站着一个黄毛豹子脸的少年,眨着布灵布灵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咦,你醒了!真是太好了,我这就去告诉爹!”小豹子声音清脆,带着几分稚嫩。
不等吕大信回应,他便一溜烟跑了出去,远远地还能听到他兴奋的喊声:“爹,爹!我捡的先生醒了,这下有人能教我们读书了!”
吕大信看着小豹子萌萌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
随后,他开始搜寻这个世界的“他我”的记忆。
原来,这个世界的“他我”名叫吕信,曾是贵族家的嫡子,年少时天资聪颖,被家中延请名师教导,很快便崭露头角,小有名声。
可惜,他的父亲因直言进谏触怒君王,被处以极刑,而他也被罢去官职,剥夺爵位,沦为庶人,家道中落。
此方世界中,若想做官,必须有人举荐。
然而,得罪了君王的人,连同族长辈都避之不及,更别提他人了。
加上父亲昔日的政敌迫害,原身的处境愈发艰难。
无奈之下,他准备投奔同窗至交,以求庇护,等待东山再起之日。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原身在赶路途中,于一处河边遇到水妖食人。
曾经身为贵族的他,愤而出手,却因实力不济,虽斩杀水妖,自身也伤重力竭落入滔滔大河中,最终被这萌萌的小豹子所救。
就在吕大信接收原身记忆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来者除了那头萌萌的小豹子,还有一位长者。
老者身材修长,鬓发斑白,面容奇古,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雪白的胡须底端用绳子束起,显得颇有仙风道骨。
吕大信连忙起身致谢救命之恩,老者却摆摆手,笑道:“救死扶伤本是正道中人应有之举,不必多礼。”
老者自称申正道,救吕大信的小豹子是他的儿子,名叫申小豹。
他还提到,自己的大儿子申公豹已拜入阐教门下,修炼成仙,言语间满是自豪。
寒暄一番后,申正道坦言,自家所在的飞天瀑地处荒野,人迹罕至,虽有心修道成仙,但若不识字、不读书,化形艰难,更别提拜入阐教。
因此,当申小豹救起吕大信时,发现他随身携带的包裹中藏书甚多,便知他是饱学之士,希望他能教导自己的儿子和徒弟。
吕大信仔细观察申正道和申小豹,发现他们的气息极为纯正,宛如山间清泉,清澈而绵长。
申正道的气息深沉如海,绵绵密密,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既有刚劲的威势,又不失柔和的包容,显然是道家正宗筑基修炼之法所练就的法力。
他的气息中透着一股正气,这在妖怪之中实属罕见,令心有鬼祟之人望去心生敬畏。
而申小豹的气息则如初升的朝阳,充满生机与活力。
他的气息虽然不如申正道那般深厚,却同样纯净无瑕,刚柔并济,显露出极高的天赋与潜力。
吕大信能感受到,申小豹的气息中带着一丝灵动与天真,仿佛未经雕琢的璞玉,蕴含着无限可能。
更令吕大信感到惊讶的是,无论是申正道还是申小豹,他们的气息中都没有丝毫血煞之气,反而透着一股清灵与祥和。
这种气息,只有在心性纯正、修行有道的正派妖怪身上才能见到。
“既然长者所托,吕信自当竭尽全力,望长者莫要怪在下才疏学浅”
吕大信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一个了解此方世界修行体系的好机会,便欣然同意。
申正道见吕大信答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捋了捋胡须说道:“吕先生果然心胸宽广,竟然能有教无类,老朽在此谢过了。不过,老朽还有一事相求。”
吕大信拱手道:“申前辈请讲,若是在下力所能及,定当相助。”
申正道点点头,缓缓说道:“我妖族虽天生有灵,但修行之路却比人族艰难许多。
化形之前,需经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苦修,而化形之后,若不识字、不明理,也难以真正踏入大道。
老朽虽修行多年,但因早年虽曾接触人族典籍,许多道理至今未能参透。
因此,希望吕先生不仅能教导小豹他们读书识字,还能为我等讲解一些道家经典,助我等明悟修行真谛。”
吕大信闻言,心中一动。他正想借此机会了解此方世界的修行体系,申正道的请求正中下怀。
他微微一笑,说道:“申前辈客气了。在下虽学识浅薄,但若能对前辈有所助益,定当倾囊相授。不过,在下也有一事相求。”
申正道笑道:“吕先生但说无妨。”
吕大信正色道:“在下只会家传武艺,对修修仙之道知之甚少。若能得前辈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申正道哈哈一笑,道:“吕先生果然爽快。既然如此,我们便互相切磋,共参大道。”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顿时融洽了许多。申正道随即吩咐申小豹去准备茶水,自己则与吕大信席地而坐,开始畅谈。
申正道首先问道:“吕先生,不知你对‘道’有何见解?”
吕大信略一沉吟,答道:“道可道,非恒道。道乃天地之本源,万物之规律。修行之人,当顺应天道,明心见性,方能超脱凡俗,得证大道。”
申正道点头赞许:“吕先生果然深得道家精髓。不过,我妖族修行,却与人族有所不同。
我族天生亲近自然,修行之初,多以懵懂混沌间吸纳天地灵气为主,待灵智开启后,方能逐渐参悟大道。
因此,我族修行之路,往往更为漫长。”
吕大信若有所思地说道:“原来如此。难怪前辈气息如此纯正,想必是多年苦修的结果。”
申正道笑道:“老朽修行千年,方才勉强化形,还好我大儿子拜入阐教后,托人送回一篇练气法诀,才让老夫有今日之成就,比起那些天生灵智未开的同族,老夫已算是幸运了。”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修行之道谈到天地万物,又从天地万物谈到人生哲理。
吕大信发现,申正道虽为妖族,但对道的理解却极为深刻,许多见解甚至让他茅塞顿开。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申小豹端来茶水,乖巧地坐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吕大信见状,笑道:“小豹,你可愿随我读书识字?”
申小豹连连点头,兴奋地说道:“愿意愿意!先生,我早就想学人族的文字了!”
吕大信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说道:“好,那从明日开始,我便教你读书。”
申正道见状,欣慰地笑道:“有吕先生教导,小豹定能早日化形,踏入大道。”
说罢,达到目的两人哈哈哈笑了起来。
就这样,吕大信一边养伤,一边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清晨的阳光洒在飞天瀑的山谷中,薄雾如轻纱般缭绕,将整个山谷装点得宛如仙境。
吕大信早早起身,整理好衣冠,来到一处开阔的平台上。申小豹和一群小妖怪早已等候多时,他们或坐或趴,眼中满是期待,仿佛一群求知若渴的学子。
吕大信站在一块平整的石板前,手中拿着一卷《千字文》,微笑着环视了一圈,朗声说道:“今日,我们便从《千字文》开始学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他的声音清朗有力,字字清晰,仿佛带着一种奇妙的韵律,让小妖怪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他们跟着吕大信一字一句地念诵,虽然发音有些生涩,但态度却极为认真。
申小豹坐在最前面,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吕大信手中的书卷。
他用爪子在地上笨拙地比划着,试图模仿吕大信写的字。
其他小妖怪也纷纷效仿,有的用尾巴在地上划拉,有的用爪子蘸水在石板上书写,虽然动作笨拙,但神情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吕大信见状,心中欣慰,便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指导。
他蹲下身,轻轻握住申小豹的爪子,耐心地教他如何握笔、如何运笔。申小豹学得极为认真,虽然一开始写得歪歪扭扭,但很快便有了几分模样。
就在这时,一只小狐狸怯生生地凑了过来,低声问道:“先生,我们都没有名字,您能给我们取个名字吗?”
她的声音软糯,带着几分羞涩。其他小妖怪闻言,也纷纷围了过来,眼中满是期待。
吕大信笑了笑,温和地说道:“好,那便给你们取个名字。”
他仔细打量着小狐狸,见她毛色如雪,眼神灵动,便说道:“你毛色如雪,灵动可爱,便叫‘白灵’吧。”
小狐狸听到自己的名字,高兴得跳了起来,连连道谢:“谢谢先生!我有名字了,我叫白灵!”
接着,吕大信又为一只小兔子取名“青萝”,因为她总喜欢躲在青草丛中,身形娇小如小萝卜;为一只小松鼠取名“松风”,因为他动作敏捷,常在松树间穿梭如风;为一只小鹿取名“鹿鸣”,因为他声音清亮,宛如山间鹿鸣……每一个名字都贴合他们的特点,让小妖怪们欣喜不已。
得到名字后,小妖怪们兴奋地互相称呼,场面热闹非凡。
白灵蹦蹦跳跳地跑到青萝身边,喊道:“青萝!青萝!我有名字了!”
青萝也开心地回应:“白灵!白灵!我也有名字了!”松风和鹿鸣则在一旁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中。
吕大信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原本只是答应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却没想到这些单纯的小妖怪会如此珍惜自己的名字。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身份的认同,一种与人类世界的连接。
午后,阳光透过瀑布的水雾,洒在水潭上,泛起粼粼波光。
吕大信缓步来到瀑布下的水潭边,只见申正道正站在一根细长的竹竿上,身形稳如山,仿佛与脚下的竹竿融为一体。
水潭中,竹竿林立,小妖怪们正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试图保持平衡。
他们的神情专注,却又带着几分紧张,显然这修炼并不轻松。
申正道见吕大信到来,微微一笑,说道:“吕先生,今日我正教导他们修炼‘听水静心’之法,你可有兴趣一观?”
吕大信拱手道:“前辈的修炼之法,在下正想见识一番。”
申正道点头,随即对小妖怪们说道:“修行之道,首重心境。心如止水,方能行气无碍,运转自如。你们需凝神静气,感受水之流动,身心与天地合一。”
小妖怪们闻言,纷纷闭目凝神,试图调整呼吸。
然而,没过多久,一只小鹿因分心而跌入水中,溅起一片水花。
申正道并不责备,而是温和地说道:“修行之路,本就充满挫折。不必气馁,再来一次。”
小鹿抖了抖身上的水珠,重新爬上竹竿,神情更加专注。
其他小妖怪见状,也纷纷调整状态,继续修炼。吕大信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走到申正道身旁望着修炼中的小妖,轻声说道:“前辈,妖族修行,果然比人族更为艰难。”
申正道叹道:“确实如此。我妖族虽天生亲近自然,但灵智开启缓慢,化形更是难上加难。若非有坚定的道心,恐怕早已放弃。释放兽性,沦为嗜杀成性的妖兽,早晚被补妖队拿了。”
吕大信点头道:“前辈心胸宽广,对这些小妖如此耐心,实在令人敬佩。不过,前辈,何为捕妖队”
申正道抚了抚胡须,目光深远地望向远方,缓缓说道:“捕妖队是阐教为守护天下太平设立的,一旦有妖兽作恶,便有捕妖队前去缉拿,带回阐教教化,当然如果遇到正派大妖也带回阐教,有望拜入阐教门内。”
吕大信闻言,心中一动,问道:“前辈,不知拜入阐教山门,需要何等条件?”
申正道收回目光,解释道:“阐教收徒极为严格,不仅要求天赋异禀,还需心性纯正,更要有缘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