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破20亿的奇迹电影!领导:要大力支持高精密机器人领(求订阅)(1/2)
“算是搞定了!”王也结束了在刘师师剧组的探班后,便去公司签了几个合作协议。
主要还是电影宣发配合的机器人零配件的事情。
因为有了电影支持,加上火爆的节奏,还有实体机器人,不论是上层还是民间都看到了未来机器人的大趋势。
王也的一石多鸟的计划完成了。
群星科技那边获得了技术授权,设计的机器人零配件获得了一定比例的分成,给未来提供无尽的热度。
群星文化的《铁甲钢拳》获得了空前的热度,并且靠着机器人比赛机器人,在海外推广非常给力。
现在《铁甲钢拳》这部电影原本在海外的上映比例已经提高了五个点,这些都跟机器人同频宣发有关系。
反正这次破圈行动,让《铁甲钢拳》在西方那边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度。
当然了,铁甲钢拳在海外大规模上映的时候要排在9月份后了,暑期档肯定不会跟各类好莱坞大片竞争的。
搞定了一切后,王也偷下懒。
而这段时间,公司的其他项目的进展非常的快。
迪斯尼那边看到王也的电影越发给力,心中感叹,然后对本来卡排片和分成的动画片《冰雪奇缘》给与了更多的排片量和宣传费用。
这部动画片本来就是瞄准的国际市场,期间也添加不少国内的元素,让电影更加具备爆发力。
迪斯尼精明无比的,动画片不是工业科幻片,文化渗透并不高,确认了利益后总算给了更多的支持。
《冰雪奇缘》将会在今年的圣诞上映,由原本的B类宣发,变成了A+级。迪士尼那边同意了至少给与这部动画电影至少2000家电影院,并且百分之五十保证在黄金档的承诺。
未来可期!
不过其他电影的排片和宣发,倒有些波折。
比如王也的《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特效刚搞定百分之三十,就邀请了好莱坞的几家“关系不错”的发行商,体量小的给与的诚意很高,体量高的好莱坞六大则完成了共同守价模式,给的诚意不太足。
未来电影在海外能获得500个电影院线,估计都是巨大的成功了。
没办法,这就是动画片跟现实科幻电影的区别。
如果群星文化制作的是一部神话片,亦或者是一部古代历史片,辫子戏更好,在海外绝对能获得很多排片。
但那不是王也喜欢的。
王也喜欢的是展望未来,历史已经够痛苦的了,他不想一辈子沉浸在曾经的苦涩和喜悦的作品里面。
除非一些玄幻和充满幻想的影视作品,否则未来他很少参与这类项目。
王也偷懒的时候,铁甲钢拳的票房已经取得更高的成绩。
到周五时,电影总票房成绩也来到了7.02亿。
专业评测机构的预估总票房也来到了15亿。
韩董那边发力后,电影顺利获得一个月的延期供应。争取这部电影获得更好的成绩。
到了第二个周六和周日后,票房没有暴跌多少。
因为这天上映的电影太辣鸡了。
2010年7月9日上映的电影叫精武风云陈真,一部港片。
这部电影的排片百分之二十五,抢夺了《铁甲钢拳》的排片,但它的首日票房却很坑,只有550万。
在院线收集的观众评论方面,更是非常差劲。
院线确认该电影没有什么起飞的可能,知道那个电影能挣钱,所以立刻降低了排片。
这让精武风云陈真的制片方非常不满,甚至公开发声,说自己遭遇到了不公平对待。
拜托,精武风云陈真本来就是动作片,跟《铁甲钢拳》起冲突。
他又头铁的选择上映,口碑跟质量完全比不过铁甲钢拳,分流观众是小的,没被打击的无怕片都算是院线仁慈了。
几天后,好莱坞一部电影《怪物史莱克4》也上映了。
这部电影直接将精武风云陈真的排片挤到百分之三。
《怪物史莱克4》这部电影是系列动画片,全球的口碑一直都不错,倒是分走《铁甲钢拳》的排片。
即便如此,第二周末的时候,电影单日票房,还继续保持在1.1和1.05亿的成绩。
到现在为止,上映还未十天,电影的总票房直接飙升到了9.21亿。
和上周相比,跌幅维持的很健康,业内人士,还有评估机构,都预估该电影的总票房估计会达到15亿左右。
但是……
业内人士低估电影潜力。
而评测机构忘记了学生群体们的观影热情。
《铁甲钢拳》这部电影选择暑期档,但是却没有选择学生放假,反而提前半个月上映,除了要应对拥挤的档期外,就是王也对这部电影的质量非常自信。
今年暑期档看似豪强争雄,但是在王也看来都是臭鱼烂虾。
2010年的高质量电影除了群星的,很多都集中在11月份往后。
今年的暑期档的电影是群星时刻。
七月份之前,王也的人潮汹涌就占据票房一席之地,电影已经飙升到了十亿。将其他电影压的喘不过来头。
就算是钢铁侠2这样的电影在国内也只获得2.8亿多的票房,如果没有王也的群星科技参与,钢铁侠2这部电影也从原本的1.7亿多了1.1亿的成绩。
从七月份开始,暑期档真正进入了群星文化跟好莱坞大战的主场。
其中也有港片和一些想要试图偷鸡的电影上映。
但他们要么票房很快惨败,要么暗淡手长。今年王也的《人潮汹涌》打头阵,然后是《铁甲钢拳》碾压好莱坞大片,势头正猛。
马上紧随其后的,将是八月初上映的《唐山大大地震》。
这部电影是王也从华艺的冯大炮手里截胡过来的。
这部电影的立项和拍摄因为跟官方有联系,前期筹备跟剧本变动并不顺利。
后来3D技术日渐成熟后,王也为追求极致的视听效果,让导演组制作为3D格式。
这导致大地震的整个项目周期拉得极长。
电影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耗费一个坤年单位,成本自然也水涨船高。
不过,时间和金钱没有白费,成片的质量远超预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