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品又怎么样?(2/2)
神坛之上,一尊高大的雕像巍然矗立。那是一位身穿黄袍、头戴皇冠的威严男子,手持一柄铜剑,剑尖直指地面,仿佛在镇压着某种无形的力量。
这位威严男子,正是大奉王朝的开国皇帝。
元景帝关上庙门,脚步声在空旷的庙宇中回荡。
他缓缓走到开国皇帝的法相前,目光如炬,凝视着那柄布满灰尘的铜剑。
这把看似普通的铜剑,正是大奉王朝的镇国神剑。
此刻,剑身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着什么。
元景帝抬起手,掌心涌出一道红色的气机,如同一条细长的丝线,缓缓缠绕在镇国神剑之上。
随着气机的注入,剑身的颤动逐渐平息,最终恢复了平静。
元景帝走上神坛,伸手轻轻触摸着剑身,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在与这把剑进行某种无声的对话。
“一品又怎么样?”元景帝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与那位六百年前的老祖宗交谈,“本该有漫长寿元的你,还不是受到人间气运所累,又比普通人多活了几年?”
他的目光缓缓上移,与开国皇帝法相的双眼对视,仿佛在寻找某种答案。
片刻后,他收回目光,环视了一圈庙中的陈设,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随后,他走下神坛,转身面对开国皇帝的法相,郑重地拱手一拜,然后转身离去,庙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
……
地书世界中,二号李妙真、四号楚元缜和六号恒远正聚在一起,讨论着刚才的异常。
“刚才我们呼叫了一号、三号和九号,结果都没有回应。”
李妙真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你们说,他们三人是不是都参加了桑泊的祭祖大典?”
“有可能。”楚元缜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一号不是朝廷中人,就是皇室之人。至于三号和九号,两人的身份必然不简单,尤其是三号,我觉得他大概率是打更人。”
“为什么不能是云鹿书院的学子?”李妙真反驳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服,“六号说过,三号出手帮他时,给了他一套云鹿书院的儒衫。”
“所以说你粗鲁。”楚元缜抓住机会,毫不客气地嘲讽了一句。
“我粗鲁怎么了?碍着你了?”李妙真顿时火冒三丈,声音提高了八度。
“你看!”楚元缜笑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三号的说话语气和方式,根本不像学子。”
“我也觉得。”恒远点了点头,附和道,“更像是衙役或者打更人。”
“是吗?”李妙真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了一番,随即点了点头,“好像真是这样。不说别的,光是‘陈近南’这个名字,就不像是学子。”
“九号不是说过一号是女子吗?”恒远忽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
“虽然不能确定,”楚元缜继续推理,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不过假设九号说的是真话,那么一号应该就是皇室之人,是贵妃?还是公主?”
“不会吧?”李妙真瞪大了眼睛,显然对这个推测感到十分惊讶。她没想到,天地会中竟然可能混入了皇室成员。
“至于九号,那就更加神秘了。”楚元缜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我也觉得。”李妙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这一切的推测,都建立在三人参加了桑泊祭典这个大前提上。”恒远提醒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谨慎。
“六号,你觉得这是巧合?”李妙真问道,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
“不知道。”恒远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确定,“相比于三号,我觉得九号更像是云鹿书院的学子。”
“我赞同。”楚元缜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他说话的语气颇有学子的味道。”
“不对,如果是学子,那也应该是国子监的。”恒远补充道,“云鹿书院的学子,基本与仕途无缘,也就不可能参加桑泊祭典。”
“我先去剿匪了。”李妙真忽然站起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随即迅速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地书世界中。
“这么突然?”楚元缜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李妙真会如此匆忙。
“我们也散了吧。”恒远提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
很快,地书世界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微风拂过,带起几片落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