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真假世子关我什么事17(1/2)
寒风凌冽,夹杂着细碎的小雪粒,打在人脸上疼的很。
陆长安只掀开帘子看了一小会儿,就被她爹用被子裹紧了,让塞到车厢的角落里。炉子上的热水还滚着,陆承文哈着手给她冲了一碗糖水。
北直隶和大同府的交界处,人烟罕至,镖局为了安全,赶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这几日都是天还未亮就出发,一路疾驰,才能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住宿的地方。
看着闺女被冻得通红的双颊,陆承文心疼地说:“再忍忍,最多两天我们就能到了。”
陆长安觉得这冷风吹得骨头缝都凉了,只能捧着热碗点头。
说是两天,但因为天寒地冻的路上难走,直到第三个两天他们才看到大同府的界碑。行过界碑,就是开州的辖地,衢县也就近在眼前了。
天越来越亮,镖头过来通知他们马上就到了,镖局在衢县有分号以供车队休整,所以陆长安他们也跟着暂时在那里落脚。
陆承文带着户籍文书去了衢县的县衙,照着章程登记好后,就又拿出了当初在县城的房契和地契。
只是历经了战乱,房屋被毁坏推倒,再加上战乱后开州为了吸引人口,各地的田地已经重新分过了。
房子可以重建,但田地暂时还不回来了,要么就先登记然后排队等着,要么就接受用银钱补偿,陆承文想了想还是同意了要钱。
凭着幼时的记忆和打听的事情,陆承文在挨着县衙的街巷租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水井,因此价格稍高些,但生活方便了很多。
等到带着陆长安搬进了小院,又置办齐全了家用,俩人才去了陆承文爷爷所在的村子。
陆家祖父在家里排老二,有七个兄弟,但是逃难时都跑得七零八落,所以他心里也是很忐忑。
没想到一路打听着回去了,居然还真的有族人在。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看到陆承文后,一把年纪哭的不能自已,陆承文也是磕头哭着喊了声“七叔”。
亲人重聚,双方都是意外又惊喜,细细问了各自的情况后,陆老七又是悲从中来,等知道陆承文是要科举考试后,又高兴的一直说好好好,这大悲大喜的,他的几个儿子都怕老爷子身体受不住。
等从村子里回来后,他们的生活就逐渐步入正轨了,陆承文读书也更刻苦了,每日笔耕不辍,三更睡五更起,间隔还要去县衙询问落户的事情,连带着陆长安也有些紧迫感了。
之前她抽空在县城转悠了好几天,发现这里居然没有豆腐摊。她又让系统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找,也没看到有卖豆腐的。
等到陆承文忙完了落户籍的事情后,父女俩总算有时间坐下来慢悠悠的吃一顿饭了,陆长安就和他说了这个事情。
之前他们在江州府转道时,陆长安就对豆腐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现在一听她想做豆腐的买卖,陆承文也不意外,但他还是想了一下措辞,然后指着桌子上的两菜一汤问:“今日做这桌饭菜,可耗费了你不少时间吧?”
陆长安刚想说没多累,反正她也没别的事情做,但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磨豆腐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尤其是现在还是手工制作的多。
水磨被贵族垄断,普通人家用的都是石磨,石磨的价格并不便宜,还要耗用人力。
人工磨豆腐的成本就不低,更别提用牲口拉磨了,在这里,人们伺候牲口的精心程度甚至都超过了照顾自己。
而庄户人家最看重的还是伺候土地,种粮食。偶尔空闲时做做豆腐自己吃,但要是大批量生产做买卖,那需要的人手和花费,还不如去种两亩红薯更饱腹。
“可是,为什么县城也没有卖豆腐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