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99章 县试就出截搭题?(1/2)
不管刘秀才怎么想。
总归苏润六人先后进了号舍,等待开考。
将位置打扫好,苏润披上自制披风,靠在后墙上,对着幽暗的夜色开始默诵四书五经。
天光初亮,第一道试题准时发下来。
衙役提着贴板,挨个号舍停留几息,然后继续。
县试第二场,也是三道题目:四书文一篇、经义题一道,还有默写指定典籍内容。
最后一题根本没有难度。
真正划分实力的,还是前两道题目。
苏润掐着点磨好墨,铺好草稿纸,衙役就带着题目来了。
这次的题目稍长一些:
【四方之政天下之民】
苏润一时没有头绪。
待快速提笔将题目抄在草稿纸上后,便开始想出处。
还是那句话:论语必出。
所以,苏润最先就从论语里找。
只是思索片刻,依旧没有头绪后,他当即就放弃了一般的破题思维,选择先断句。
这样一来,题目就变成了【四方之政】【天下之民】。
一目了然,苏润顿时明悟:
他这是遇到截搭题了!
此两句出自《论语?尧曰篇》。
全句是: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意为:严禁不实的衡量器具,修正不义的法令制度,恢复荒废的政府职能,天下四方之政便能通行;复兴破灭的国家,接续断绝的世系,举用在野的贤人,天下万民之心便能归附。
虽然县试就遇到截搭题的确出人意料,但苏润却顾不得这么多,当即开破题。
至于破题方向,就是孔子后面说的那句:
所重:民,食,丧,祭。
孔圣人致力于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所以才会有意提后面两个。
但以苏润来看,这题的重点应在于: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然后再提两句陛下应以法治国、公平正义、任用贤才云云,引用史实正反面稍论证对比一番。
一篇简明扼要而直击痛点的文章就这么写出来了。
但第一题就花费了苏润不短的时间。
苏润拟完草稿还没来得及修改。
只放下笔揉手腕的工夫,下一道题就来了。
苏润忙又拿起笔抄题目。
只一眼,苏润就乐了:
“苍天有眼啊!”
经义题题目:【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后世必备经典文章之一、后世考试重点之一。
苏润都不用想,这篇文章就自己从脑海里冒出来,连带着后世老师们的剖析都一起浮现。
苏润定定神,稍理了下逻辑,就开始了。
虽然他接触不到什么政事。
但大炎王朝基本情况,他还是知道些的。
当即,苏润提笔将万国来贺,盛极一时,却一朝兵变,江河日下,最终分崩离析,国灭君亡的前朝拉出来痛批一顿。
然后提出要惩前毖后,不能重蹈覆辙。
最后再拍拍马屁,表示大炎三代明君励精图治,国力日盛,定能清扫周边豺狼虎豹,恢复汉人昔日荣光云云。
两篇初稿写完,就已经午时初了。
苏润饿得肚子咕咕叫,手腕也有些酸疼。
干脆要了热水,点了炭火,开始煮饭。
趁着饭没煮开,苏润想了想,还是选择将指定默写的内容,先在草稿纸上写出来,等着誊抄。
平路跌死马,浅水溺死人。
他好不容易把文章写好,要是栽到这最简单的题上,可真的会气吐血。
饭煮好后,苏润喝着粥,改文章。
等饭吃完,文章也改好了,苏润确定没有问题后,小心的在试卷上誊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