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章 有什么想法,大家挨个说吧(1/2)
朝廷惊变,苏润等人自是不知。
他们自从投入县衙赈灾之后,就没有空闲的时候了。
一连三、四日,所有人都忙得焦头烂额,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
城外流民也正如小罗说的那样,来了一波又一波。
如今,就着城墙根随地大躺小坐的流民,围起来能绕玉泉县城两圈了!
苏润粗粗一估计,有两千左右的流民聚集到此。
而且这个人数只有增加没有减少。
这么多的流民,也给玉泉县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和治安问题。
人没吃的,就会穷凶极恶,人没事做,就会胡思乱想;
两者一加起来,流民中便出现了谣言。
张世从守在城外不敢亮刀,到带着卫士巡视城周,将造谣生事,诱导他人作乱的恶民斩杀在几步之外,依旧不动如山。
而徐鼎从每日巡查底下村镇安全,变成了每日带着衙役在各个村镇外平乱。
很多饥民不知道玉泉城外在施粥。
为了活下去,便动了歪心,偷也好、骗也好,甚至不惜劫掠伤人,只为了一口吃的。
但他们也只是想活下去。
徐鼎不能全杀了。
当然也有不少奸民,趁机煽动流民作恶,想仗着人多势众,洗劫村子。
这些日子下来。
徐鼎已经锻炼出不用询问,光凭看,就知道哪些是饥民,哪些是愚民,哪些是奸民了。
前者见到他们,多面容惊慌。
虽欲退,但却顾忌着家中即将饿死的亲人,又不能退。
这些人往往指出在何处施粥,让他们去城墙下待着,便可平定流血事件。
中者与后者则是常常混淆在一起。
愚民为奸民之刀,奸民为愚民之脑。
但愚民往往刚勇,见到他们,会抱着‘拼得鱼死网破、你死我活’的想法,一往无前。
而奸民却会在这时候叫着喊着,但却躲到最后头。
对此,徐鼎只能先将带人将他们震慑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然后趁着愚民犹豫,奸民挑唆之时,将头头抓出来。
形势危急的,当场格杀;
形势稍缓的,带回去交给卫先处置。
然后再派衙役将愚民赶往城外,交给司彦和苏润安置。
可徐鼎这么做,是因为后方有支援。
但司彦和苏润身后,却没有可以接手的人了。
流民到了他们手中,必须安置下来。
玉泉县没有山脉,司彦想搭草棚,这么多木材从哪儿来就是个难题。
但不搭也不行。
炎炎夏日。
本来水灾后就容易生瘟。
加上这些流民都是跑了百里,甚至几百里流浪过来的,多少都有些小问题。
两名大夫根本不够用,药材也跟不上供应。
大热天的,一众脏兮兮的流民凑在一起,若是再晒出个好歹,传出疫病,就这么个密集度,整个玉泉县都得完蛋!
司彦无法,最后只能按照苏润的提醒,将生病的和健康的流民先分开,做好各种卫生把关。
至于草棚?
司彦最后只能找了粗麻绳来,编成大网。
又把仅有的木材,大部分排成松散的两列,一头深深扎入地下,另一头系着网状麻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