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章 花太子的钱,办太子的事(2/2)
他戳破了苏润这个‘贫民子弟’‘攀龙附凤’的幻想,很直接地告诉苏润:
秦镶一个整日泡在国子监的老学究,自己家里的小辈都忙不过来,那里轮的到你这个外人?
果然,杜昆下一句就开始拉踩:
“但本官乃是吏部侍郎,手掌实权,主管的便是这官员调免之事。”
“且本官女儿花容月貌,知书达理,又出身名门,断不会辱没了你。”
“如果子渊娶了本官女儿,本官可以保证子渊来日官运亨通,如何?”
话落,杜昆并未出声催促,而是体贴地给了苏润时间慢慢思考,但依旧暗中观察着对方。
只见苏润面色凝重,作思考状。
他眉心拧出几道深深的褶皱,似乎很是纠结。
“那杜大人,想从学生身上得到什么?”
苏润的疑惑一目了然:
他家世不高,又只是举人,秦镶爱有才华之人,想招他为女婿,这合理。
但杜昆自己送上门来,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杜昆图什么?
“是火器?还是造纸术?”苏润故意挑明试探。
杜昆笑着摇头:
“不必想那么多,本官想要的,只是你这个人。”
“还是那句话,爱才之心,人皆有之。”
他还抛出一句极具吸引力和煽动力的话语:
“本官有门路助力,子渊有才学能力,有本官帮你,封侯拜相、位极人臣,都不是难事。”
“你我强强联合,我杜家也能水涨船高,此乃共赢之策。”
杜昆的段位可比姚广高得多了。
他不谈阵营、不谈钱财、不谈美色,以男人都关注权势为切入点,简单粗暴地告诉苏润:
我能让你一展抱负,万万人之上。
你能功成名就,我能水涨船高,我们都是赢家。
听到这话,即便是苏润无心与秦镶联姻,也不得不承认:
杜昆的话,的确很诱人。
光从利益角度看,正三品手握实权的吏部侍郎,可不是比国子监祭酒更有助力?
秦镶虽然桃李天下,弟子众多,可弟子毕竟不是儿子,不会倾尽全力帮着秦家。
何况是跟秦家又隔了一层的苏润呢?
至于连学生都没几个的宋修齐,杜昆就更不放在眼里了:
杜昆虽然与宋修齐同为三品,但他比宋修齐权力大。
而且宋修齐在朝中没什么靠山,可他背后是有重臣和勋贵撑腰的。
何况,宋修齐态度模棱两可,早就出局了。
无论怎么看,杜昆都是最优选择。
基于此,杜昆很是自信:
自己这个正三品的实权侍郎,出面拉拢一个连进士都不算的平民子弟,甚至不惜嫁女儿,只要苏润不傻,一定会选择自己。
而苏润在‘拒绝杜昆,进一步激怒对方’和‘答应杜昆,打入敌人内部’两条路中,思索片刻,选择了第三条路:
一字计:拖!
先把璨之和卓然弄回来,安全离开。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抱着这样的想法,苏润瞬间起身,礼数周全的躬身作揖,而后真诚道:
“杜大人厚待,学生感激不尽。”
“待学生处理好与秦祭酒之事,再请大人一叙。”
苏润故意说的模棱两可,引导杜昆往他希望的方向思考。
跟着,不等杜昆开口,就主动表示诚意:
“恰学生制了一批新纸,洁白如棉,极宜书画,赠与大人!”
“学生之心意,还望大人收下。”
反正造纸和查案,都是奉太子之令。
如此,花太子的钱,办太子的事,岂不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