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2章 还让不让人活了?(1/2)
“破是破了点,好在不是什么臭号。”
将就用吧,还能不考咋地?
苏润放下号篮,掏出麻布,开始打扫号舍。
其余考生也是一样。
等号舍收拾干净,挂好油布,天空颜色已经由黑到紫,但也不足以看清楚答卷。
苏润起得太早,此时有些疲倦。
趁着天没亮,他脱了几件外袍,搭在身上当被子,打了个盹。
心里有事,也睡不踏实。
苏润小睡了一会儿,辰时一刻,天色亮起的时候,人就醒了。
他揉了揉眼睛,要来冷水醒神,然后手脚麻利地铺好笔墨纸砚,准备开始答题。
会试考试内容与乡试一样,第一场也是考四书题三道、五经题四道,最后是五言六韵诗一首。
苏润依旧保持先审题,捋思路的好习惯。
第一道四书题,题目是【慎独养气不动心】。
看到这题,苏润的第一个想法是:
“原来古人也养生啊!”
玩笑归玩笑,题还是得破的。
苏润把玩笑话抛到脑后,开始解题。
在柳玉成手下学了几个月,苏润看这道题的第一眼,下意识就觉得这是一道截搭题。
这七个字连在一起看非常陌生。
而且,‘慎独’二字,在四书五经中频频出现,想锁定难度有些大。
苏润根据‘慎独养气’和‘不动心’划分段落来锁定。
很快,锁定到了‘不动心’的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有载: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锁定了这部分后,苏润开始研究‘慎独养气’。
思索片刻没有头绪,想起柳玉成在截搭题里出截搭题的想法,苏润受到启发,再次划分。
如此,题目就变成了‘慎独’、‘养气’、‘不动心’三部分。
这下就一目了然了,‘养气’二字在四书中,只在《孟子》中完整出现过,原句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弄清楚后面五个字的出处,慎独就好解决了。
无论是《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还是《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都与君子相连。
弄清楚题意后,苏润提笔写到:
慎独养气不动心,此君子之至道也。慎独者,独处之时,心不为外物所动,行不为私欲所蔽。养气者,以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使内心刚毅而正直。不动心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者相辅相成,乃成圣贤之道……
匆匆打了个草稿,苏润开始做第二道题。
第二题的题目简单得很,只有一个字:
【二】
二?
这题居然也出了?
苏润人傻了:
这是他的幸运,但是是别人的不幸。
因为,这题跟某个科举画圆圈,取意‘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一起被人讨论过,苏润知道答案。
这题考的是田税。
至于破题方向也很奇葩:
四书五经中,唯一一个单独出现的‘二’地方,出自《论语》。
《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he)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意思就是: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如果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所以,答题从富民的方向去答就可以。
难是不难,但……
“狗是真的狗啊!”
风中凌乱了好一阵子后,苏润一言难尽的评论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