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名落孙山你不陪,连中六元你是谁 > 第 270章 苦尽甘来喽!

第 270章 苦尽甘来喽!(2/2)

目录

“这几个孩子品性好~杂家愿意帮着~不必你们言谢~”

天色渐明。

小院中,众人因着共同话题而感情升温。

而考场内,玉泉六子也开始答题。

会试第三场,两篇史论,三篇时务策,按理说是最难的。

但六人粗粗审题之后,不约而同放下了心。

只见时务策第二道题目,正写着:

【今朝廷颠沛,有外邦之奸伏大炎累年,位居显要,引为朋党,复诱官吏作难,蔽士大夫,欺瞒朝臣,使吏无卖国而鬻国,犯大错。问之何罪,乃不寒下之心,亦不违法度之严?】

其实,这说的就是范兴文这个奸细,故意引诱大炎官吏贪污腐败,还套取机密,致使不少官吏无心卖国却偏偏卖国,犯下大错之事。

问:这些官员该如何惩治,才显得恩威并施,宽严有度?

前些日子,苏润六人刚交了策论上去。

这题对他们来说,不就是有手就行吗?

因此,看到题目的第一眼,连苏润都忍不住猜测:

太子殿下又给他们开后门了?

这次还真不是赵叡的手笔。

主考官——礼部尚书乔方,想从会试举子中,选拔些能办实事,可以为朝廷解决难题的人才,故才将朝政大事转化为科举题目。

当然,其中也不乏他听到了些风声的缘故。

但这就不足为道了。

除了这题外,剩下两道时务策,一道是:

【夫国之财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赋税,乃国之命脉,民生之大计。然近闻轻徭薄赋,贫者仍食不果腹,富者则富可敌国,贫富不均,民怨渐生。朕思之,此非长久之计也。尔等贤士,皆饱读诗书,通晓治国之道,试问:何以使赋税既能足国用,又不伤民生,使贫者得其养,富者尽其责?】

大意就是说,如今轻徭薄赋,但贫富差距大引起民愤,问如何改革税制?

苏润想都不想,随手落了‘阶梯征税’四字在草稿纸上。

而最后一道时务策,问的是如何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朕闻国之富强,以人口为本。今大炎人口日见稀少,丁口凋零,田地荒芜,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此何以故?盖因民生多艰,幼子难以存活。朝廷屡出劝农之策,境况仍不容乐观。试问:当施以何策?】

对此,苏润思索片刻,列下了五个提纲,分别是减免赋役、奖励生育、改善民生、兴办义学、倡导孝义。

对多子女之家减少甚至免除赋税,降低生活负担;

幼儿降生,给予金银实物赏赐;且育子越多,赏赐越厚;

百姓得了实惠,生育之心自会踊跃。

除此之外,改善民生大环境,允许多子多女之家择一人入义学读书,倡导多子多福孝义之风等等。

时务策向来是苏润的强项。

三道题目的提纲列完,也不过用了一刻多钟而已。

跟着就到了史论题。

第一道是【夷夏之辨论】,即:春秋之义,严夷夏之防。然自汉以降,胡汉交融,夷夏之辨渐趋模糊,试论夷夏观。

而剩下的那道,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边防论】,秦筑长城,唐设藩镇,皆为御边之策,论其得失。

这两道题对苏润来说,都不难,会试第二天晌午,他就把答卷答完了。

所以后面的半天一晚,真的是硬熬。

等二月十七,清晨,苏润全场第一个交卷,第一个冲出龙门。

号篮里的东西,除了砚台外,全都在苏润手下原地飞天,打算和太阳肩并肩。

他边扔东西,边肆意大喊着往外冲:

“解放了!”

“不读书了!!”

“苦尽甘来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