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张启明的橄榄枝(2/2)
“喔?抗战爱国电影?张总可以细讲?”
“电影的由来还得归功于苏洋老师!你在七月份发行的那首《英雄赞歌》可以说把龙国人民拥军报国之情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我们做娱乐业的,自然是要抓住当下的热点。七月底,华夏娱乐就着手投资这部抗战电影,纪念龙国军队在抗击美丽国,援助新罗国的长湖战役中取得的胜利。”
“长湖战役中,龙国军人在极度严寒的环境中,凭借着钢铁的意志和无畏的斗志,扭转了战场的态势,最终取得胜利。”
“苏先生要是了解历史,应该还会知道,这次战役中赫赫有名的‘冰雕连’,为了战争胜利,整个连队几乎活活被冻成了‘冰雕’,生还的战士寥寥无几。”
“我们这部电影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拍摄的。电影整体剧情尤为感人,相信上映之后,一定会成为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电影。”
“苏洋老师的《英雄赞歌》和这部电影的背景较为类似,我们当然也知道,《英雄赞歌》的版权已经属于东部战区文工团,无法轻易进行商用。所以,希望苏洋老师能够为这部电影创作一首主题曲。”
听完张启明对电影的初步介绍,苏洋沉默了一会儿。
如今这个世界,大背景、历史事件和苏洋前世几乎都是相似的。
而张启明口中的长湖战役,在苏洋前世就是被称为长津湖战役的悲壮战争。
这次战役是苏洋前世可以算是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一,
“冰雕连”也是实实在在令人忆之便泪目。
这场战役,在苏洋前世就被搬上过荧幕。
更是在上映后夺得了当时的影视票房冠军。
虽然之后有更优秀的电影作品超越了它,但在抗战电影中,还是丰碑式的一集。
如今,张启明也要将相似的历史事件拍成电影。
先不说华夏娱乐版的《长湖战役》具体制作的怎样。
有这份缅怀、纪念这一残酷历史事件的心,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了。
思思拉了拉苏洋的衣角,把他的思绪拖回来现实。
思思在一旁低声说道:“虽然我们已经在以荣光娱乐的身份活动了,但目前,荣光娱乐还没有能力独立拍出《长湖战役》这种电影,而这部电影,如果能取得好成绩,对于弘扬龙国的军旅文化、提升民众对于军队的拥护爱戴之情也是大有帮助的。”
荣光娱乐成立的一大目的就是弘扬能代表龙国官方以及军方的正面文化。
作为载体的电影,张启明已经准备好了,苏洋只需要提供一首歌曲,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见思思已经意向明确,苏洋说道:“长湖战役我有所了解,张总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好的,我当初创作《英雄赞歌》为的也是向革命英烈致敬。张总有这个心,我会全力支持。”
见苏洋应该是接下了主题曲创作的活,张启明明显显露出了欣喜之色。
“那费用方面,苏洋老师有什么要求?”
“三百万,但是给你们剧组的是歌曲使用权,歌曲版权仍然属于我,未来我如果要发专辑或者其他非商业性质仍能使用这首歌。”
“成交!”张启明也是个爽快人,马上同意了苏洋提出的价码。
“但是,我也有一些额外的要求,这部主题曲将由我来作词作曲,但是歌曲演唱,我有更合适的人选。”
张启明明显没有想到苏洋会提出这个要求。
他愣了一会儿,但紧接着思索到,虽然苏洋的唱功了得,但更重要的还是歌曲本身。
如果《英雄赞歌》或者《精忠报国》由龙国其他实力派歌手来演唱,想必也会有不俗的成绩。
但他们往往缺的不是实力,而是这样一首能成为经典的歌曲。
所以,只要歌曲是由苏洋亲自创作,便是质量的保证。
想到这,张启明同意了苏洋的要求。
然而,边上思思同样没想到苏洋会说出由其他人演唱的话。
她看了苏洋一眼,什么意思?
他创作的歌难道要给别人唱?
但碍于张启明在场,思思并没有马上追问。
这样,双方便达成了一致。
张启明也马上让秘书拟好合同,生怕苏洋走出华夏娱乐大楼会反悔。
签完合同,苏洋和思思便要离开。
张启明起身将两人一直送到了大楼的门口处。
直到两人马上就要离开,张启明犹豫了许久,还是向苏洋抛出了橄榄枝。
“苏先生,其实早在你第一次登台演唱《英雄赞歌》之时,我就托人想要联系你了。”
“你们F省台的刘导,我们两是老同学了。听说你一直没有签约娱乐公司。独立艺人不好当啊,光是工作安排、收入报税这些事,如果亲力亲为就得大费工夫了。”
“华夏娱乐是目前龙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娱乐公司之一,如果你有签约娱乐公司意向的话,要不要率先考虑一下华夏娱乐?”
“只要苏先生你愿意,我们将会按公司一线艺人的标准来包装你,一年保底五千万没有问题。”
“张总,做独立艺人确实不容易,所以不瞒你说,我自己也在筹划成立娱乐工作室的事情。”
苏洋继续说道:“也许以后,我们就是竞争对手了。”
张启明不愧是混迹娱乐圈的老手,见苏洋说要自己搞娱乐公司,马上换了个口风:“在竞争中共同进步,也可以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苏洋快速领悟到了张启明话中意味,说道:“虽然没有机会加入张总团队,但是张总您的为人,我算是大致了解了,日后不会缺合作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