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抗战:铁血铸山河 > 第201章 打开了封堵缺口

第201章 打开了封堵缺口(1/2)

目录

特务团快速南下了,另外两个大队,从汲县南下,走延津到原阳。

38、39两个团从红庙过新黄河,直奔正西,经封丘奔原阳。

部队出动后,骑兵团主动请战,到河西接应。

刘福全和政委商量后,同意了,不过再三叮嘱,不允许往前突。

小鬼子有装甲部队,一旦迂回,骑兵就是靶子,肯定不能冒险。

八路军这三个团相对比较隐蔽,而且走的是东路,也是小鬼子比较薄弱的防护点。

但,无疑冒了巨大的风险,小鬼子只要发现了,损失会非常大。

原本,刘福全提醒过范师长好几次,让他多注意。

也是没有说明白,也不能说明白,加上范师长犹豫,所以就耽误了。

按照命令,三个团会合后,不得分开行动。

这跟八路军作战风格完全不同,有点像府军的味道。

一线指挥是杨更华、余学勤,刘福全点的将。

这两人打仗都是勇猛型,非常果断,最合适冲刺。

特务团已经到了原阳附近,做好了接应准备。

38、39团两天后,也到了原阳附近,不急不行,渝都部队全散了。

短短几天,溃逃的部队超过了10万。

晚上9点,仅仅休息了3个小时,部队就出发了。

又是70多里,早上6点钱要赶到沁水,杀开一条血路。

新编81师、169师已经联系上了,明天傍晚,从沁水河西发起进攻,突破防线后,向东快速撤退。

最大的风险就在这里,八路军在小鬼子身后,不到20里。

小鬼子一旦发现,别说救人了,自己都完了。

还算好,小鬼子的注意力都在前面的渝都部队身上,没有关注后面的八路军。

趁着天没亮,八路军三个团悄悄隐蔽到了百姓家里。

都没人了,全都跑了,只剩下半塌的房子。

八路军躲在里面,只吃干粮,不动烟火。

战士们就是趴着,除了上厕所,几乎不动。

为什么不让骑兵团靠近,马太多了,藏不住。

不过,骑兵速度快,就是远一点,也能快速赶上来。

终于等到了傍晚,眼看天就要黑了,战士们开始准备。

首先活动手脚,再就是喝水,吃点东西。

有了一个白天的休息,战士们轮换睡了大半天,精神恢复了不少。

随着杨更华的命令,三个团快速集合,像一把锥子向小鬼子营地冲去。

三个团,会在小鬼子前沿打开一道口子,并守住这个口子。

10点前必须撤退,带着突出来的部队疾奔上百里,到封丘附近隐蔽。

骑兵团第二天会在封丘附近接应,还有两个游击大队。

已经想好了,如果小鬼子追击,就在封丘附近围歼小鬼子。

到了那个时候,只能拼,能杀一个就赚一个。

小鬼子的防御是对着西面,东面也有,但是很少。

八路军突然冲上来,打了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这3个团,真是南下支队的宝贝,刘福全的心头肉。

但凡有其他办法,刘福全肯定不会这样干。

战士们就像下山的猛虎,特别是38团,两个老红军,部队训练抓得比37团还严。

南下支队这几个团,一个比一个牛,都想挣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