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镜湖冻土:地基秘钥(1/2)
2010年12月,镜湖结上薄冰,湖心岛的老槐树断桩裹着冰棱,像根插入湖底的巨大钥匙。林晓踩着1900年沈家老宅的地基,脚下青砖在冻土中裂出细缝,缝里渗出的冰水泛着极淡的宝蓝色——那是铊元素残留的荧光,比三个月前淡了70%,却仍像道未愈合的伤口。
“省厅的地质雷达显示,地下五米有不规则金属反应。”张警官的防寒服沾满镜湖泥,手中的探测仪在结冰的地面投出齿轮状阴影,“信号强度和湖心岛密室的青铜门一致,陈墨说的‘最后一道锁’,可能是个用铊合金浇筑的防爆金库。”
小葡萄蹲在地基中央,掌心的淡红印记贴着冰面,突然惊呼:“妈妈,冰下有字!”她指尖划过的地方,冰层下显形出用铊盐写的箭头,箭头尾部是个菱形缺口——与青铜密钥的齿纹完全吻合。“这和密钥内侧的刻痕一模一样!”
刘律师展开1900年的羊皮地契,火漆印在冷光下泛着暗红:“沈家祖谱记载初代镜眼‘沉湖守矿’,但地契附页的坐标显示,她被活埋在老宅地基下的矿脉核心上方。”他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归心纹,“所谓‘沉湖’,不过是沈家掩盖活人祭祀的谎言。”
地质队的钻探机突然发出刺耳摩擦声,钻头带出块半腐青砖,砖面刻着:“1900年12月15日,沈明山将胞妹沉湖,矿脉封印完成”。砖缝里嵌着半枚乳牙,齿根处的编号“01”与小葡萄乳牙盒内侧的刻痕相同,却比她的乳牙小了整整一圈。
“这是婴儿的乳牙。”林晓接过青砖,发现砖底刻着沈家制药厂的雏形图,地下三层的标记与1966年的胚胎处理室完全重合,“沈家百年前就用婴儿骸骨伪造初代镜眼沉湖,真正的矿脉封印……”她的声音突然卡住,砖面归心纹的凹陷处,隐约能看到指甲抓挠的痕迹。
检测员的卫星电话在风雪中震动,视频通话里,镜湖西北角的水下摄像头显示:齿轮状铊结晶正在重组,每道齿纹都精确模仿着小葡萄的掌纹。“就像有活物在指挥它们。”检测员的声音带着颤音,“现在的排列模式,和沈家老宅地下三层的矿脉控制仪表盘完全一致。”
雾中突然浮现戴斗笠的人影,这次对方没有靠近,而是远远举起骨瓷碗。林晓通过望远镜看清碗底刻字:“沈初瑶1900”,正是初代镜眼的名字。人影转身时,左眼下的印记在冰光中分裂,一半是珍珠状的泪痣,另一半是齿轮状的铊结晶——与小葡萄现在的掌心印记如出一辙。
“是沈家初代矿商的后代。”刘律师认出对方大衣上的齿轮徽记,“1900年沉湖事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的后代在巴拿马注册了‘镜湖资源’公司,正是全球铊矿开采的幕后黑手。”
张警官的对讲机传来爆破组汇报:“地基下的金属门已定位,门上刻着‘第十三道封印,非珍珠血脉不得入内’。”他望向小葡萄,孩子正将乳牙盒按在菱形缺口上,冰层下的铊结晶突然流动,拼出“陈墨1999.4.15”的字样——那是小葡萄的“出生日期”。
“爸爸在这里留了东西。”小葡萄的指尖渗出血珠,滴在青砖缺口,冰层应声裂开,露出深不见底的金属阶梯,“他说,只有流着初代镜眼和自然血脉的人,才能打开矿脉的最后一道锁。”
金属门在液压剪的轰鸣中开启,地窖内的寒气带着铊元素的涩味扑面而来。十二具石棺呈环形排列,棺盖上的“沈初瑶”雕刻已被铊锈侵蚀,中央青铜台上躺着的不是骸骨,而是份用铊结晶封存的羊皮卷,封皮烫金大字:“镜湖矿脉掠夺计划书1900-2010”。
“这些是沈家五代人的犯罪日志。”林晓戴上防铊手套翻开文件,第一页贴着的照片让她瞳孔骤缩——戴斗笠的年轻女子抱着足月婴儿,左眼下只有颗天然泪痣,没有齿轮印记。照片边角的刮痕下,露出另一行小字:“初代镜眼沈初瑶,1900年生,矿脉适配体培育失败品”。
地质专家的检测笔在石棺群发出蜂鸣:“每具骸骨的肋骨内侧都刻着编号,01到12,和湖心岛1966年的婴儿骸骨完全对应!”他掀开第十二具石棺,骸骨胸前的珍珠手链正在融化,露出内侧微型坐标——指向千里之外的青海茶卡盐湖,“沈家竟用婴儿骸骨冒充初代镜眼,真正的矿脉核心在青海!”
小葡萄突然指着青铜台的铊结晶文件,发现“沈初瑶”签名下方的密文:“致第十三号适配体:青海盐湖矿脉已激活,你的基因是打开所有封印的钥匙——也是沈家的催命符”。最后半句被铊锈覆盖,却能辨出“基因自毁程序”的英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