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83章 搞个修械所,自修枪支火炮

第83章 搞个修械所,自修枪支火炮(2/2)

目录

纯靠缴获不太现实,独立团必须有其他的渠道补充弹药。

制造或者采购两条线,李峰更倾向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发挥技术专业学生最大的效用。

楚云飞办事效率挺快,五六天后,就回了搞定的消息。

找到了工人23名,机床设备3套,还有一些其他的生产设备,会通过山路悄悄运输过来。

将修械所定于山区龙须沟,那里隐蔽安全,可防备日军侦查与轰炸。

得知东西准备好了,李峰让陈勇去召集人手。

优先叫了冯牧、罗梦云、杨秋萍三位学生代表。

这些家伙就不是战场打仗的料,本质上还是学生出身的爱国青年。

学生营里边的大部分都是如此,搞知识文化擅长,拿枪杀敌外行,也浪费他们的脑子。

眼下人手足够,李峰索性把这些人全部换了下来,能适应军旅生活的,像赵刚这类,继续留在军内任职。

至于其他人,还是集中起来干点实事吧。

罗梦云穿了一身黑色妮子大衣,外搭配一顶贝雷帽,在这个时期,还算是前沿的穿搭。

看到李峰后,眼睛微微一亮,靠在门口笑着询问:“李上校,你找我们?”

冯牧跟杨秋萍紧随其后。

三人一起进入屋子。

“坐吧,有些事找你们聊一聊。”

三位状态很放松,根本不是军人状态,更符合了李峰对他们的安排。

“直接说吧,我准备在山区龙须沟建立一个后勤基地,负责武器装备的修缮、制造,同步培养通讯、情报、战场医务、兽医等人员。

学生营内很多人,适合继续搞学问,而不是一刀切的拿枪上阵杀敌。

弃笔从戎既需要勇气,也需要契机,有更合适的岗位,发挥你们的作用。

军人报国的方式是马革裹尸,工人的报效方式是加班加点,多造一支步枪,多造一颗子弹,知识分子报国的方式就更多了,国家有更需要你们的地方。”

冯牧点了点头,很认可李峰的言语。

保家卫国不是只有上战场这一种。

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各有各自的报效国家的方式。

“既然没有异议,我把人员调下来,冯牧你先担任后勤基地的负责人,全力筹备技术人员,先把设备、厂房搭建起来,看看缺少哪些材料,缺少哪些设备,我再想办法搞到。”

“至于杨秋萍跟罗梦云,从事通讯、情报工作更有利。既可以继续学习,也可以帮忙培养人才,还可以组织游行演讲,唤醒国人的抗日热潮,多发挥你们组织能力。

后续呢,还考虑送一些人前往苏联学习,日后回国贡献余热。”

罗梦云歪着头看向李峰,

“你可真一点也不像粗鲁的军人,更像一个温文尔雅的教官。”

“哼哼,谁说军人一定是粗鲁的?”

有些事粗鲁更好,就怕你受不了,有些事儿更需要冷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