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洪承畴的投名状(1/2)
代善作为建奴的大汗。
他自然是在后方负责指挥。
端重亲王博洛和代善的儿子。
分别带兵监督着唐通,佟养性,李国翰,石廷柱,洪承畴和张存仁等人。
从不同的方向迎了过去。
准备在明朝大军的必经之路上。
提前埋下了大量的火药,并设下了其他的各种陷阱。
以此来拖延明朝大军的速度,想办法尽量杀伤明朝大军。
只要能够暂时挡住明朝大军就行。
至于战胜明朝大军的话,这个事情他们自己都知道可能性非常之小。
同时代善让他手下的部队,向着雅库茨克挺进。
代善是想要跟俄国人联手。
如果联手不成的话,那他也可以祸水东引。
让沙皇俄国跟明朝大军发生冲突,这样他们才好混水摸鱼。
因为他们从沙皇俄国的俘虏口中,得知沙皇俄国非常的庞大,实力也相当的雄厚。
代善觉得沙皇俄国跟大明朝廷开战的话,就能不断消耗这两个庞然大物的实力,这对他们将会非常的有利。
代善的算盘打得挺不错的。
只是此时的建奴将领还不知道,明朝大军又有了更厉害的大杀器。
就算沙皇俄国的队伍愿意跟他们联手。
联军面对没良心炮的狂轰滥炸,那也挡不住明朝大军的脚步。
更何况他手下汉八旗的将领。
根本就没打算继续为他们卖命……
……
建奴的端重亲王博洛。
监督着唐通,佟养性和李国翰三人。
率领着部队向东挺进。
他们在路上走了没几天,之前派出去的探子就传回消息。
说是在东边的海岸线附近,发现了明朝大军的舰队。
并且明朝大军已经登陆了,正在分成几路杀向西伯利亚腹地。
端重亲王博洛让唐通,佟养性和李国翰三人,赶紧率领着部队迎了上去。
同时一边侦查着明朝大军的路线。
准备找合适的地点进行伏击。
其实东边出现的大军,大部分都是高丽兵团的仆从军。
尚可喜兵团的明军将士,主要是起到监督和带头的作用。
由于船队一次性运输的兵力有限。
尚可喜就先把高丽兵团的几万人送过来,准备让高丽兵先去探路。
后续到来的明军将士再跟进就好。
部队登陆之后向西而行,发现连山间小路都没有。
郑凤寿他们只能派出大量的侦察兵,先到前边去探路,找到适合大军前进的路线。
再引导着大部队继续向西前进。
至于以前来过西伯利亚的那些探子,他们走的路并不适合大军通行。
所以他们行进的速度比较慢,这就给了敌人更多的准备时间。
汉八旗的将领唐通,佟养性和李国翰三人。
悄悄的派出亲信之人。
前去跟东边的大军接触,希望能跟他们相互配合。
把建奴的端重亲王博洛灭掉。
这样他们重新回归大明朝廷的怀抱,那就算是有一份投名状了。
洪承畴那边也是一样的。
老汉奸不但想要搞个投名状,并且他还想吃独食。
当然了,这也是敌人给了他机会。
洪承畴是代善重点提醒需要防范的人。
因此南下的三部人马
石廷柱在左,洪承畴在中,张存仁在右。
这三路人马几乎是齐头并进。
代善的儿子萨哈璘和巴喇玛,就带着部队跟在洪承畴的后边。
另外两路人马他们都只是派手下人去监督。
因为洪承畴跟其他的人不一样。
其他汉八旗的将领原本都是武将,洪承畴原本却是大明朝廷的文官。
代善对大明的文官始终不放心,那些家伙的心眼太多了。
以前的崇祯皇帝都被文官耍得团团转,代善可不想当个被耍的猴子。
所以才有了重点防范洪承畴的安排。
洪承畴自然也知道对方的想法,但是老汉奸却没有在乎。
因为就跟代善他们想的一样,洪承畴的办法和手段太多了。
洪承畴知道明朝大军来了之后,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所以他们要将功赎罪才行。
洪承畴觉得代善安排得很好。
他只要找机会拿下代善的第五子爱新觉罗·巴喇玛,还有第三子爱新觉罗·萨哈璘。
这个投名状就很有分量了。
之后他们又积极配合明朝大军,快速进攻代善的老巢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