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6(2/2)
叛乱将近两年,登州府县官员大都是被叛军杀戮,可孙元化却始终安然无恙,而且孔有德和手下将领还期望孙元化做他们的头领,孙元化誓死不从。
孔有德在率领叛军出海投奔东虏女真鞑子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将孙元化释放。或许是知道,自己不动手杀,会有人动手。
果然,崇祯皇帝以通敌之罪将孙元化判处死罪,他杀督抚从来可不手软
孙元化被崇祯皇帝枉杀之后,世人皆说冤枉,所以就连郑鲨这等海上的强豪也是知晓一二,郑家在沿海的这些港口上多有耳目,大小事情都能知道不少,这人所说的就是孙元化的三个儿子孙和鼎、孙和斗、孙和京。
因为父亲被杀这件事情对朝廷伤心失望,尽管孙元化的部属和好友,几次举荐他们三个出去做官,不过却都是被拒绝,三人目前在家将他们父亲的各种作品整理成册,这部结集就是在科学史上颇有名气的水一方人集。
编撰什么书,这些郑家人是不知道的,只是知道孙元化既然这么精于火器,想必三位公子的水平也不会太差,郑鲨呵呵的笑了起来,这可真是解决了一个难题,也没有怎么迟疑,直接开口吩咐说道:
“既然如此,咱们去松江把人请到胶州去吧,这也是两便的好事。”
对于郑家来说,买火炮其实不难,在澳门和那些佛郎机的洋人们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只要是砸上银子,肯定有货,不过这些炮在海上运输也是要花费些时间,那可是从广东到山东。
至于这三位孙家公子,不过是从松山到山东,那个速度可就快多了。
崇祯十年的四月份,在松江府却出了个不大不小的案子,闭门不出的孙府在一夜之间三位公子连同家眷突然是全部失踪,不知去向。
当然,负责松江府水门的那些兵丁口袋里面多了不少银子,这件事情就无人知晓了,罪官的家眷并不是太需要关心,失踪之后,发个文书也就应付过去。本来孙元化的亲朋故旧还都很着急。
不过在接到几封私信之后,也都是安静下来,当然,这都已经是崇祯十年六月的事情。
胶州营系统里面,郭栋的老婆得到了李孟的态度之后,在木云瑶再一次去那个宅院的时候,让负责的婆子们不要阻拦,放大小姐进去就是。
既然上面有了吩咐,下面的人自然不愿意多事得罪人,木云瑶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女孩身上穿着一身文士青袍,这倒不是像开封那般,要化妆出门,而是在胶州营的盐政巡检衙门宅院之中,木云瑶所做的工作就是阅读文书,加上批注,给李孟解释,这个工作和这件文士所穿的长衫倒也是相配。
这宅院就是从前那位牟阎王居住的地方,这是整个巡检宅院里面唯一还没被改造成书房和办事厅堂的所在,在这个盐政巡检衙门里面值守的士兵,文吏和下人们都是居住在周围新开辟的民居之中高价的收购,总是有人动心。
李孟在这个宅院住过一段时间,后来也是搬到了距离卫队大部营房几步路的小宅院里面。牟阎王的这个宅院和当时的有钱人家的住处并无太大的区别,顾横波和那位女子,以及她们自带的丫鬟下人,住下来都是很宽裕。
穿着男装的木云瑶气势汹汹的走了进来,在门边闲聊的两名小丫鬟连忙站起迎接,可看到木云瑶的这个打扮,这两个小丫鬟先是一愣,然后连忙躬身行礼问道:
“请问这位小姐有什么事”
第一百九十章另一个女人
木云瑶穿着这身青袍倒也不是为了女扮男装,刚要回到的时候,却看到这两名小丫鬟的表情很是不自然,倒不是很害怕或者尴尬,而是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这样的态度,让木云瑶莫名其妙的火气上来,禁不住冷声的喝问道:
“那两个女人在那里”
木云瑶天生贵胄,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威严在,她这么扳起脸,那两个丫鬟顿时低下头去,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一名小心翼翼的说道:
“回禀小姐,我们家小姐在内院书房呢”
听到答案之后,木云瑶冷哼一声,轻声嘟囔说道“还不知道是什么身份,也好意思叫自己小姐”。走出几步路,却听到身后的两名丫鬟不知道小声议论什么,却有几声轻笑传了过来,具体说什么听不清楚,木云瑶却听见一句“真像”,禁不住糊涂。
越走越是有些郁闷,沿路遇到的丫鬟和婆子,虽还是个女孩子说都是第一次见面的生人,可每个人见到她,都是一副想笑不敢笑的表情,低下头匆匆走过,真是别扭。
院子不大,大家也都能看出来这木云瑶的身份不一般,而且也是个女孩子,所以尽管是一路朝着女人的内宅和房里走去,也没有人拦阻她。
原来牟阎王的书房已经在外面挂上了个帘子,木云瑶走到外面停下脚步,透过珠帘看过去,一名身形曼妙的女子和一名身着青衫的书生正在那里下棋,木云瑶大惊,心想这种地方怎么会有外面的男子进来。
不过她也是冰雪聪明,立刻就是反应过来,外面那句“真像”和那些似笑非笑的表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这个坐在里面。穿着青衫的书生,也是女人
很多人都觉得。顾横波这等秦淮河畔一等一的女子,突然从天下最繁华地地方来到这清苦之地胶州,肯定会不习惯,甚至是大吵大闹耍弄脾气之类,到最后愤而自杀之类的事情或许都做地出来。
有这个想法的人当真是不少,南直隶的文人们已经是开始风传,顾横波两位天姿国色的美女,被掳到异地之后。不堪虐待,一自杀,一病死的传闻,也有昆曲戏班已经准备把这个故事排演成剧目上演,据说还有很多文人决定参与其中。
而先前偃旗息鼓的东林党人,也开始变得言语激烈了起来,这些人从前口诛笔伐的阉党恶人。并不知道名字。只能是对着空气放炮。
崇祯十年的三月之后,从那个威远侯家开始散布出来消息,说是那位强掳顾横波二美地人就是山东参将李孟,乃是南京镇守太监的侄子云云。
消息一放出,民间的士子文人们舆论几乎是爆炸了一样,各种各样的言论文章纷纷出炉,若是口诛笔伐,唇枪舌剑也有威力的话,李孟现在就是肉泥了。不过毕竟是口头上的一时之快。
官方那边根本没有什么消息,谁也不愿意为了场上的这些事情得罪南京镇守太监这位大神。镇守太监这边想找威远侯府地麻烦倒也不容易,毕竟都说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