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2)
自己若没有赵能母亲抚养,恐怕早在十几年前就是饿死了,李孟虽然是穿越而来,可心中那种以赵能老母为再生父母的意识,却一直在心中。
赵能的母亲在李孟发达起来之后,确实是和从前不同了,生活之类的当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按照李孟的想法,就应该把老太太接到胶州城中养老,好好享福,赵能自然也是这般想法。
可老太太却有自己的主意,说是贫苦出身,有口好饭吃,有身好衣裳穿,这就是天大的福气了,如果再不知道好歹,天老爷会发火的。
李孟和赵能颇为的无奈,只能是找了两个婆子,就近伺候着,老人家的身体倒是愈发的硬朗,每天还能下地干活,自己煮些盐货什么的,当然,也就是做些东西让自己不闲着罢了,老太太在灵山卫所的地位可是要比那指挥使只高不低,看看他儿子和他养活的那个义子,谁敢不小心客气的对待。要羡慕你也没地方羡慕去,只能是说好心有好报。
找到赵能老娘之后,老太太这些日子高兴的都是合不拢嘴了,赵能的婚事是在卫所里面结的亲事,李孟也算他的半个儿子,眼下解决了婚姻大事,作为当母亲的,自然是高兴的了不得。
可听到李孟要请她做婚礼上的父母长辈,老太太却有些惶恐,她一个平民百姓,如何能和那知州大人两口子平起平坐,何况她也听说,这次的婚礼来了许多大人物,自己个穷老太太去做算什么。
不过李孟却毫不在乎,一力的坚持,老太太也只能是扭扭捏捏的答应了,颜知州夫妇难免有些想法,不过这李孟的出人意料之举委实是太多,这一项倒也不算太过分,毕竟武夫的出身都比较复杂。
在婚礼上,那礼官高喊着“拜高堂”的时候,李孟毫不犹豫的带着颜若然大礼参拜了下去,让老太太激动的老泪纵横。
这场面确实是感人,李孟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本就是自家应该做的孝顺礼节,可看在观礼的那些士绅土豪的眼中,却别有一番的感触,这等地方上的地主大户,有人在外做官的毕竟是少数,很多人只不过是地方上一霸,虽说此时和李孟捆绑在一个利益团体之中,但也是担心日后会不会被李孟翻脸不认人。
看见婚礼这一幕,虽说代表不了什么,但却说明李孟不是个忘本的人,总归是心中放心许多,在胶州营这个团体之中,不会吃亏。
至于洞房花烛,此种旖旎风光,不好与外人多说,甜蜜幸福那是自然。
也有道贺的宾客来得比较迟,正月初十才到了胶州城,但李孟没有责怪对方失礼,反倒是邀请对方在后堂单独见面
第二百一十五章迟来的道贺者
李孟的邀请,真是把主持接待客人的那位书办吓出一身冷汗。
从腊月二十开始到这正月初十,这名在盐政巡检宅院里面当差的破落秀才真是开了眼界,虽说崇祯十年大灾,可这有钱有势的人仍然多如野狗一般,不在一县之内称首都不好意思来胶州城道贺,可这些穿着绫罗绸缎的角色见到胶州营的办事人员,比如说这名书办,那都是客客气气,几天下来,这书办得到的赏钱居然也有百两银子,而且心态大为不同,真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
所以那名穿着布衣,粗手大脚的汉子和十几名差不多打扮的人到门房这里来,也说是要给李孟李将军贺喜的时候,还以为是骗子来蹭吃蹭喝。
这都是正月初十了,婚宴都已经过去了三天,在胶州城内,那些地方上的豪强,各地军营的使者都已经是开始回转来处,这突如其来的婚礼让很多人都没有过得好年,还要回家好好的乐和乐和,顺便把在胶州看到的东西转告。
也就是那名南京过来的伯爵勋贵,还有福建郑家的三家主郑芝豹都是在客栈里面呆着,那名伯爵是等到李孟这边婚礼所有的程序都走完之后,再回到南京,反正是这边有银子红包,回去还落得镇守太监的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郑芝豹即便是赶到胶州城,心中还是有些傲气在的,心想我们郑家是海上霸主,就连荷兰人也要推让三分,你小小的地方参将,即便有镇守太监撑腰,那也是天高皇帝远,可来到之后,却被婚礼的场面下了一跳。跟着那些豪强去城外观礼之后,更是惊骇。他可是见过南面几省兵马的人,对李孟立刻是敬畏起来,礼数做足,送了厚礼,按照驻扎在山东的八闽商行的那些人员的告诫,心平气和的等待对方和自己谈事情。
门房负责接待地书办见到那位粗手大脚的汉子之后。立刻是没有什么好生气了,特别是听着对方满口的外省官话,更是鄙夷,心想你要是骗酒饭也应该早来几天,婚礼那天胶州城老小可都是得了便宜的。
本来想叫人轰走,那汉子只说是和李孟旧识,仔细问却又不肯说究竟,让那书办颇为的不耐烦。好声好气的说话变成了有些焦躁地驱赶,那汉子到底露了句口风“我们是卖青盐的”。
这书办虽说不知道一些核心的东西,可也了解些济宁的青盐生意,毕竟要在他们帐房做帐的,知道这青盐来源颇为的隐秘,总账只有宁师爷那边把握,其他人没有机会看到。迟疑了下,连忙通报了进去。
通报进去,这书办还和负责值勤护卫的兵丁头目打了招呼,说是如果这些外省的汉子闹将起来,护卫兵丁们好及时地出现来帮忙驱散,兵丁们倒还好,那名护卫头目却是黄平培训了一段时间的人。
他一看到这些人,就发现对方在背着的包袱里面,还有长袍的下摆处,都藏着利刃兵器。立刻是紧张戒备了起来,胶州营的护兵们逐渐增多,对方那十几名汉子也都看出来局势不对,也是后退者紧张小心。
双方这么你来我往的,渐渐的就有些剑拔弩张了,不过这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李孟居然亲身出来,站在台阶上看到了那名高大地汉子之后,笑着在台阶上作揖施礼道:
“当日一别。如今方得再见,风采依旧啊。”
难得看到李孟这边如此客气的说话,那些戒备的胶州营护兵们看到李孟这样的态度,知道对方不是刺客或者敌人,场面顿时是有些缓和下来。
“李将军大喜。我等兄弟本来想着赶过来给大家庆贺。谁想到路上有事耽搁了几天,结果今日方到。大人莫要见怪才是。”
那高大的汉子陕地口音的官话,穿着的明明是行商的打扮,可也说这等文绉绉的官话,倒也是颇为的别扭,李孟笑了笑,伸手做了个请地姿势,笑着说道:
“来我这里,怎么还在外面喝风,快进来暖和一下。”
除却那名高大汉子说话时候,称呼“李将军”“大人”之外,李孟称呼对方却始终是不说出名字,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