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顺明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2/2)

目录

哭还不算什么。哭了会。颜若然居然是紧紧地搂住了李孟,木云瑶也是扯住了一条胳膊。哭地更加厉害。一副生怕李孟离开的模样。

好不容易安抚下来,李孟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倒有些趣味。济南军议之后。为了保密的需要。虽然使用地是亲信的文书来记录,但还是用不同的人记录分别的场次。尽量打乱,一些总结性的东西都是由李孟随军地帐房完成,言辞字句上有不少的谬误之处。

这些零散杂乱地文字必须要有人整理才行,如此核心地机密册子。能放心整理,还有要有相应地能力,还要尽快的整理出来。下发给各个军将。

符合这个标准要求地机构,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胶州营这个级别最高。又是最隐秘的李孟内宅地这些女人了。

因为事情重要而且紧急,所以一向是操持家务不管这文牍之事的颜若然也参与了进来。这“济南军议纪要册子”详细记载了军议上的各种讨论,大的方针战法。甚至还有战场上肉搏需要注意地事项。

这战场上地肉搏注意的事项。最直接的范例就是李孟亲身经历的那场战斗。步兵如何和骑兵进行冷兵器的格斗。

李孟的这几个女人看到这么活灵活现地文字记录,当即是被惊吓到了,李孟地这些女人们虽然是身处内宅,可耳目及其地灵通,要知道灵山商行和黄平地探子也要和她们通报情况。但外面地人生生死死,再怎么血淋淋的事件不过是些文字记录而已。感觉和自己无关。很遥远。

但这次。却发现自己最亲近的人原来每天也是在这样的杀伐血腥之中,随时也有声明危险。原来颜若然、木云瑶在李孟远行的时候。不过是舍不得走和思念带来地愁绪。可现在就变成为李孟安全地担惊受怕。

等到李孟一回来。女人们几个月地担惊受怕的紧张情绪骤然地放松。出现这般的失态也就难免了。

不过顾横波和柳如是在边上却颇为的尴尬。她们和李孟的感情没有颜若然和木云瑶那么深厚。顾柳两女也是骄傲之人。虽然心知今后这辈子就要依靠李孟。可却无法假作深情。实际上李孟对她们这样的表现心中却是颇为地欣赏。自然总比矫揉做作要好。

在随即的家宴上,木云瑶有些惊喜地发现。李孟对她地态度亲近许多。而且这种亲近和平日间的不同。顾柳二女也感觉李孟放开了些

李孟态度地变化,有那几封信地功劳。再者。血战归来。生死边缘转悠一圈心态的确不同

第二百六十九章海边青壮全家出游

回到了逢猛镇之后。小别胜新婚,李孟和颜若然的夫妇亲密自然是少不了的,但也并不是就在这里安享家庭生活,还有许多地事情要忙碌。

在出征之前,李孟就吩咐管家罗西登州府、莱州府还有青州府三地地沿海之地招聘水手和海员。眼下山东凡是不安份的年轻人都以能在胶州营李孟地属下效力为荣,不过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路上的那些人。而且是偏重于军户子弟。

大明几次海禁又重新开放,原本想要达到地效果没什么作用,可却极大地促进了海盗这个行业地发展。

郑芝龙和郑家正是这种政第的产物。山东地界上因为朝廷一直是驻扎有大军。而且地理位置并不算太好,一直没有形成太大股地海盗,在海边的都是些小打小闹地活计,在胶州营整顿这三府治安地时候,很多人都是被扫到了台风尾,不敢再继续做这些没本钱的买卖。

山东海边这样的年轻人很多,自称是良民子弟,实际上从前都是做没本钱买卖地小海盗。此时赋闲在家罢了。

胶州营的兵源光是山东地那些大族子弟。军户卫所地子弟已经是足够用。现在还有了个屯田地田庄庄丁。更是不缺青壮。胶州营招兵为了兵源的精良。所以对兵丁来自何处,家中如何还是要做最基本的调查。

并没有什么背景,而且并不是良善之辈的这些海边年轻人自然被排斥在外,这些人都是疯惯了的角色。在海边打渔种田实在是安不下心来。何况这年景委实是太差,但胶州营陆地上看管的严,海上却有郑家这种庞然大物把持着,真是憋得这些人够呛。

此次李孟委托罗西在海边招募有航海经验地青壮。本来也就是准备招收六百多人,谁想到有几千人过来应募,本来就是灾年。活着很不容易。眼看着有条出路。还是期盼已久地出路,大家岂不是蜂拥而来。

五艘商船。三艘战船,这些船上根本用不了这几千人。管家罗西开出的条件是,能把家迁到胶州一带地优先录取。在莱州府和青州府有担保。有亲戚的优先录取。

即便是这样。也足足有一千一百多人留下来,罗西和胶州营上下办事地人员对李孟的作风还是颇为地了解。既然人数超过限额。那索性就都留下来。青壮总归是有用的地方。那些没有录取地人也都是简单的登记造册之后。发给少许地补偿让他们回去。

果然,李孟不嫌人多,郑家的五艘商船和两艘战船,虽然说送给李孟。可每艘船上大部分水手都是郑家地人。这一千一百多人每次都只有两百人左右能够上船。战舰上李孟只能是派上去几十人

这也是郑家地一种防范手段。李孟这样地买战舰。不管怎么说也让人感觉到是在打海上地主意,需要提防着些。

李孟也是干脆。跟郑家地提了新地要求。说是要继续买船。只要是能上这类战舰学习。哪怕战舰两年一次来胶州都无所谓,只要是把人都安排下来。李孟只求在万一地时候用上这批人,其余的时候,使用权全部在郑家地手上。

眼下在胶州城八闽商行地负责人已经是郑芝龙近支地堂兄弟。说话也有些份量。李孟这条件实在是太过优惠了。那些入选地山东青壮他也是见过,那都是相当不错的水手和军兵。李孟出钱买船。而且平日里不要求这些战舰和青壮的使用权,甚至可以两年见一次,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地馅饼。凭空替郑家造了战舰,而且还配备上战士,这样地好事如何不应承下来。当即就答应了。

按说这战舰地事情。郑家虽然说是送给胶州营三艘。但要是增加另外地战舰。也是有深深的提防。只是李孟最近成为山东总兵。总镇山东兵马,也是数得着地大将。这郑家才放宽了限制,用心地接纳交好。

五月下旬地时候。山东总兵官李孟开始招募兵马。扩编胶州军,尽管地主豪族的子弟。海边那些海盗青壮,甚至还有些在外系军将手下的兵丁都来应募,不过在很高地标准下面都是纷纷地被淘汰下来。

以上这三种人,一共才招收了不过五百人,而且海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