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顺明 > 分节阅读 402

分节阅读 402(2/2)

目录

“肃亲王怎么想呢”

坐在这里地,差不多都是豪格的叔伯辈,在战场上豪格敢冲敢打,可在这样的场合却一向是没什么主见,并且颇为怯场,看着众人面沉似水的模样,豪格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吭哧了下,迟迟疑疑的说道:

“我我怕自己难当大任”

若是皇太极在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接话,替豪格圆场,可这种局面,代善已经是把话说到了这种地步,谁还会继续地帮腔。

既然你把话说出来,就不要怪别人了,多尔衮脸上带着笑意,接话说道:

“天子之位,的确不能轻忽,肃亲王既然为难,那就另选他人吧,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福临天资聪慧,举止有人主风度,正是这大位的当然之选啊”

听到多尔衮说了这番话,坐在那里的豪格脸色大变,却知道方才在不合适的时候说了不合适的话,想要立刻反驳,但迟疑了下,却没有说出口。

肃亲王豪格的这番举动,周围地几名大佬都是在仔细观察,看见他最后颓然地闭口不言,有人心中宽慰,有人心中叹了一口气,不过谁也没有说话。

睿亲王多尔衮方才提出的皇太极第九个儿子福临,却是在众人地心中指出了另外一条路。

这爱新觉罗福临是庄妃的儿子,母家足够地高贵,更关键是这福临今年才六岁,这等小皇帝如何会有处理国事能力,他的母亲庄妃也只能是呆在幕后,所倚靠的肯定是诸位旗主亲王。

皇太极在的时候,在座诸位亲王贝勒,尽管手中有旗丁地盘,可在朝中却根本发不出和皇帝不同的意见,时时刻刻被绝对压制着。

可朝中幼主,大臣们的权限和说话的声音一定会大很多,可以给自己,给自己旗争取更大的利益,从前皇太极强势压制各旗,把大权收归满清朝廷的时候,满清正是最艰难的时期,能有一个强者,整合各旗的实力,去东征西讨,扩大地盘和财富,各个实力派都是没什么意见。

此时满清愈发强大,可打下来的地盘,抢掠来的财富人口,大都是集中在朝廷的手中,也就是两黄旗的手中,其他旗分润很少,各旗尽管有意见,却不敢说什么,若是朝廷幼主,亲王们的权力就会扩大,就会分得更多的利益,众人地位也会有提高。

想到了这一点,诸位亲王对这个结果都没有什么意见了,对于代善来说,反正还是皇太极的儿当皇帝,两白旗的人没有坐在这个位置上,对于豪格来说,既然是自己的弟弟当,那也是个可以接受的结局,对于济尔哈朗来说,他一直是尽量不牵扯进争斗之中,毕竟他还隔着一层。

清晨起来剑拔弩张,两白旗和两黄旗要打起来的紧张模样,可入内会推之后,不用一个时辰就得出了结果。

对于两黄旗来说,只要是皇帝的儿子当皇帝,大的当还是小的当,并没什么区别,这个结果也能接受。

范文程知道这个结果之后,激动的涕泪交流,在皇宫门前连连对天磕头,高呼什么“太祖太宗护佑大清,明主临世”。

福临第二日登基,是为顺治皇帝

幼主也是皇帝,幼主的旨意也是旨意,既然各旗承认幼主是皇帝,就要服从皇帝的旨意,三月初五,顺治皇帝下诏,封睿亲王为摄政王,地位高于其他亲王,总领大清国政。

同时,吴三桂等到了吴木桓带来的消息,山东的条件出乎意料的简单,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才过了五天,山东派快马信使带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的是新的条件,看见这些,吴三桂目瞪口呆。

第四百二十六章必灭鞑虏南北屯田

“你到底和山东那边怎么谈的”

吴三桂在内堂中暴跳如雷,冲着呆立在那里的吴木桓怒目大喝,吴三桂因为率领家丁在鞑虏军阵中救出他老子吴襄,从此平步青云,自觉得是因为自己才给吴家赚下了这份大家业,平日里在家中颐指气使,就连吴襄的账也是不卖。

即便这吴木桓和他关系极近,但他训斥却也是如同对待家奴。

那边的吴木桓也是噤若寒蝉,不敢出声,低着头,若不是堂上还有几名吴三桂的亲信军将,恐怕他就要跪下来了。

站在一旁的参将马宝看着吴三桂这般愤怒,禁不住出声开解道:

“大帅,他山东狮子大张口,咱们不理会就是,这隔着个北直隶又有山海关的,他怎么过来,咱们呆在这里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边上的游击孙文焕也是附和道:

“关外的大明土地,还得是大帅决断,他山东也不过是个将军衔的总兵,凭什么在这里大言不惭,就是吓唬人的。”

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又是在厅堂上走了几步,恨恨的想要把手中的信纸撕掉,可展开之后犹豫了下,还是没有动手,大喘了几口气,回头说道:

“吴木桓,你在山东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那些东西是不是你私下吞了不少,把那边热火了这才变卦,要是真有这事,现在给本帅说,饶你一死,要是以后被本帅查出来,就扒了你的皮”

听到这话的吴木桓再也顾不得什么吴家自家人的体面,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说道:

“大帅。大帅。冤枉啊。这样地大事。我怎么会这么不开眼。大帅若是不相信。就请派人去山东查问。我要是贪墨了一分一毫。甘愿千刀万剐”

吴三桂坐在椅子上。看着地上连连磕头地吴木桓。心中也是知道他这堂兄弟未必会在这么明显地事情上动手脚。可是山东开始提出地那些商业上互惠互利地条件。在第二次到来地使者信中全部保留。没这些好处。辽镇也是活得好好地。有这些好处。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山东在第二次信中却要求。辽兵独自面对鞑虏地军事压力。未免太过艰难。山东愿意鼎力相助。派兵两万出山海关。军需补给全部由山东自行解决。

武将地权力得自什么。无非是军队和地盘。山海关到宁远一线地地盘虽然是直接面临鞑虏军队地威胁。可却是吴三桂地根基所在。他地军将士兵。还有这些军将士病地家产土地。都是在这片地盘上。

如果有外系军马驻扎进来。那他收下地这些人地地盘必然遭受挤占。辽兵地统领吴三桂又如何自处。又把自己放在什么地位呢

在吴三桂看来。山东地这番举动就是抢地盘地。他派人去跟山东示好。可不是要拱手让出自己地地盘。无非是提前交好。为今后地交往打好交道。投靠李孟也未尝不可。但投靠地同时也要保全现在地基业。或者李孟能给出更大地价码。

可现在一切都没有确定,山东巨然明目张胆发来信函。要求派兵驻扎,这是什么混帐事,隔着这么远,真不把近十万辽兵放在眼里了

不过吴三桂也只能是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