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4(2/2)
至于那些平民百姓,失去了原来的土地,甚至失去了自己地自由,被圈进屯田田庄中成为半农奴,那就没有人理会了,一将功成万骨枯,些许牺牲和血腥,也是可以容忍的,何况李孟目前追求地可不仅仅是“将”的境界了。
革左五营的整训编练已经开始,但陈六和马罡已经是接到了李孟的命令,淮扬军和青州军各抽调十个营北上,加强大本营的实力。而且给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营都必须是老兵营,马、赵两人都没什么不满。
徐州、淮安、扬州、凤阳、庐州几个地方既然开始筹划屯田田庄,那就说明这边已经成了胶州营实在控制的地盘,有了聚集人力的农庄,就可以有充足的军粮和预备役兵员,这些兵逐渐补充起来就是。
徐州和淮安北部民风剽悍,凤阳和庐州两府中散落民间的流贼和官兵都是不少,这些都是士兵的好来源。
而且即便是抽调了两万人北上,剩下马罡和赵能手中的两将近三万兵,在南直隶江北地这块地方,对外维持攻势或许很难,但守御完全足够。
出山东,沿着河间府北上,入永平府,然后出山海关就可以进入辽东地界了,说起来这一路上好像是通衢大道,畅通无阻。
有水路,多平原,京畿要地各处又有官道相连,大军行动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可胶州营从山东行军,所担心的可不是交通这一样事情。
行军在北直隶东侧,尽管算是行走在内线,可山东已经是这么明目张胆,自然要担心侧翼会被人骚扰攻击,那毕竟有二十多万大明的官兵,就算是二十多万头猪羊,冲过来向外赶也要花费太多的精神。
实际上,在目前的形势下,满清并不是首要的敌人,但李自成率军和吴三桂在一片石大战,战斗到中途,鞑子兵突然出现,然后顺军兵败如山,然后整个的汉家华夏倾覆,蛮族入主中原。
然后,就是熟知的那几百年黑暗时代
每次想到这个,李孟都感觉芒刺在背,他知道自己此时一步步的侵吞大明帝国,或者是消灭流贼都是比这好的选择,可他还是把首要的敌人放在了满清蛮族身上,的确,先弱后强,胶州营打起来也是比较省力,可以逐步的积蓄力量,用最强的状态,没有后顾之忧的和鞑虏决战。
但李孟却依旧是要把鞑虏当成第一顺位要消灭的敌人,尽管这么做风险很大。
老太监刘福来,孙传庭还有那些知晓军事的人都想劝阻李孟的计划,不过到最后都是放弃了劝阻,而是全力帮着谋划。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是劝也李孟也不会听,每次决定征伐满清东虏的时候,一向是兼容并蓄的李大帅就会变得格外执拗。
没人来劝自己,李孟也没有跟人陈述自己的决心,如果说自己消灭了鞑虏,被身后的大明朝廷或者是流民大军抄了后路,甚至是全军覆没,那也是心甘情愿。因为那两方不管是谁取得天下,都是汉家的法统江山,总归是肉烂在自已锅里。
形势很难,要迎难而上,但并不是大摇大摆,毫无顾忌的猛冲,必要的准备也要一项项做好。
在河间和永平两府都要做好屯田田庄的建设,屯田田庄在胶州营的体系之中,也是带着仓库和兵站的功能,没有这个,这两处对胶州营来说,就不能称作可靠和安全。
而现在王韬的驻军才刚刚开进河间府驻扎,一切都还在草创准备,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有个好处是,满清鞑虏在崇祯十五年末的那次突入,把河间府的北部和永平府的东部都给打的残破不堪。地方上的官民或者是逃散或者是被屠杀,京师朝廷到如今还在加固京城的防御,根本没有人顾得到这些地方,基本是真空一般,这对于山东进入其中重新构建,倒也是少了几分地方上的阻碍。福建郑家那次送来的重礼价值的确是不低,各项珍玩和绝色美女不管在哪里都是沉甸甸的,送进将军府之后,送礼的那位郑家人知道李大帅把礼物收了,但同时也知道李大帅是念着一直以来和郑家的交情才收的。
将军府的罗管家可是冷了脸,说是因为你这礼物,害的我被大帅训斥,说你们郑家见风使舵、胡来。
管家罗西是李孟的下人,可对于外系的人地位极高,见到这位管家,谁都是毕恭毕敬的,郑家来送礼的这位代表,本来就是心虚,看见罗西发火,并转述了李孟的话语,立时是慌了。
现如今以齐国公李孟的地位和实力,可不是一个地方豪族郑家能够得罪的,这位送礼的郑家人,急忙的快马加急,传信去南京、杭州和福建,告诉族中主事的大佬。
郑芝龙的亲弟弟郑芝虎,郑家的第二号人物,从杭州出发急赶,已经是过了扬州,准备来济南恭贺大帅获封齐国公,同时解释一些可能存在的误会。
但八闽商行的几位使者来济南安排通报这件事情的时候,却被告知齐国公出行。
官方消息没有保密,齐国公去往莱芜,请郑二当家的等待几天吧
第四百二十七章海外横财凭水飞跃
早春二月。登州等处的海港是出奇的繁忙。每天都能看到一队队的船队出港。一队队的船队入港。大帅既然计议已定。那自然要出动舰队巡航黄海渤海等处。哨探鞑虏的军情。以及周边藩国的反应了。
同时郑家现在这个表现。让大帅很是不满。觉的靠不太住。总还是要扶持起自己的海上力量才行。所以山东的商船队也开始向东出动。到日本去勘探航线。做万全的准备。船是商船的名义。不过船上是什么人就未必了。
这些天。已经有两波船队到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的长山列岛探察水文。巡视诸岛;两波船队伪装成渔船北上旅顺金州等处。带上一些胶州营的精干军官去打探军机。勘察的形。渤海方向。现在还是冰期。沿岸航行困难。但是一只小船队已经到了山海关附近。沿岸查探。他们要一直航行到辽河口一带。
此外。另外的人员也去往朝鲜方向。所用的自然是大明商人的身份。在朝鲜的港口那边开设了商行。还在汉江口准备了快船。建立了从朝鲜到登州的信使线路。因为现在满清对于朝鲜的粮食依赖不小。一旦动兵都会从朝鲜征调粮食从征。所以这里也是一个刺探军情的好去处。
朝鲜上次可是足足支援了鞑虏三千火铳兵。朝鲜走海路距离山东极近。这也是个需要防备和注意的方向。
军队和情报机构忙着察探。在灵山私港。南来北往的商船依旧是络绎不绝。有江南的商人。更多的则是郑家的商人。他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