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7(2/2)
早在秋天时候传来的关于腓特烈的死讯,让萨拉丁手下那些虽然意志坚定,却显然颇为紧张的哈里发们喜悦不已。
甚至即便是苏丹本人,他身边的那些亲信也知道这个消息对他的鼓舞有多么巨大。
虽然战胜了耶路撒冷的法兰克人,甚至还相继打败了几股闻讯赶来救援圣地的法兰克贵族军队,但是不论是手握大军的腓特烈,威武凶猛的理查,还是那个看似总是不动声色,但是却绝对不可小视的腓力,欧洲三位最可怕君主的东征,还是令萨拉森人心惊不已。
但是现在,拥有红胡子之称的德意志国王,却在罗马的边境意外死去,而他那支号称拥有十万之众的大军,也已经随着腓特烈的死顷刻间烟消云散。
而造成这一切的,却是那位罗马的皇帝。
这样的结果,让阿迪勒在为伦格所做的一切心头喜悦的同时,也不由在心底里暗暗揣测,这其中是否有着罗马皇帝与埃及苏丹之间的某种默契,甚至是秘密的协约。
现在伊莎贝拉的忽然到来,更加加深了阿迪勒心中的这种猜测。
他知道即便身为苏丹御弟,自己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秘密,所以他决定在这件事情上,干脆不闻不问。
“陛下,我会派一队卫兵保护您去耶路撒冷,”阿迪勒恭敬的微微鞠躬“同时也请您如果有机会,给我向罗马皇帝带去我对他的敬意。”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三十七章初春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三十七章初春
从安条克到耶路撒冷。这是一条曾经有无数朝圣者走过的道路。
当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的铁蹄踏上东方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安条克就是他们首先向异教徒展示自己的虔诚,和上帝奇迹的地方。
圣枪曾经在这座城市里出现,现在那个发现圣枪的地方已经建立起了一座教堂;而在寡不敌众的时候出现的近乎奇迹般的胜利,也让法兰克人相信,自己的东征的确是上帝赐予他们的权力。
在这样的感召,或者说是狂热的激情之下,耶路撒冷王国建立了起来。
随着圣墓守护者的出现,鲍德温家族成为了这个王国的统治者,不过伴随着萨拉森人的再次崛起,耶路撒冷王国终于随着天才般的鲍德温四世的逝去,走到了它的终点。
“上帝用耶路撒冷为它的国王殉葬。”
虽然还没有人这样说过,但是当鲍德温四世的生命之火消逝时,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灾难即将来临的可怕。
即便是始终因为笼罩在鲍德温的阴影中,而对妻子的这个兄弟恨入骨髓的盖伊,也不能不承认,当他带上王冠时,他的内心中却充斥着一阵阵难以承受的重压。
鲍德温家族历代国王的荣耀在重压着他,鲍德温四世在还是少年时就展现出的才华在重压着他,甚至萨拉丁对先王的尊重,也似乎在无声的嘲笑着他这个依靠妻子才带上王冠的国王。
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盖伊在登基之后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决定,他无法让自己的冷静的看待一切事情,更无法让自己对那些若有若无的嘲讽视若无睹。
特别是哈丁之战后,盖伊能够比任何人都清楚的感受到他那些之前的追随者的变化,他们看待他的眼神已经很少找到尊重,取而代之的,是隐藏在冷漠后的蔑视。
正因为这样,当巴里安向他伸出橄榄枝来时,盖伊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考虑自己的决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迫不及待的带领军队向的黎波里进军。
对他来说,他最大的敌人与其说是萨拉丁,不如说是那个始终威胁着他地位的伊莎贝拉。
但是,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即将看到伊莎贝拉彻底败在他面前的时候,安条克却传来令他大吃一惊的消息。
盖伊是在毫无办法之下下令停止围攻伊莎贝拉死守的堡垒,并且放她离开的。
当他看着伊莎贝拉离去时,回头望着他的眼神时,盖伊的心里在那一刻有种颇为奇怪的感觉。
当时的伊莎贝拉那种向他深深望来的神情,似乎是要把他的影子印到心底里一样,不过盖伊绝对不会因为她的这种神情感到荣幸,相反,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一种莫名的不安。
这种不安,甚至让他即便随后在与巴里安的周旋中,也始终无法忘记。
不过和盖伊一样,巴里安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他因为伊莎贝拉变得越来越强硬,有可能不但会彻底摆脱他的印象。甚至会逐渐威胁到他的地位,所以才做出如果是以前绝对不会做出的决定。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盖伊的野心不但似乎并不比伊莎贝拉小,在有些地方,这个之前的敌人还显得更加直接和猖狂。
特别是在听到巴里安的儿子被阿赛琳俘获时,盖伊近乎固执和疯狂的阻止巴里安试图用伊莎贝拉交换约翰的举动,而在随后,双方再次为的黎波里是否要出兵支援安条克争论不休。
让人感到不解的是,盖伊似乎并不很急于回援安条克,他更在意自己在的黎波里的地位,他顽固的要求巴里安立刻承认他是被的黎波里承认的耶路撒冷国王,同时他坚持要巴里安正式向他效忠。
这样的要求虽然并不过分,但是巴里安却依然感到难以接受。
在他的心目中,这个时候的盖伊应该对他充满感激,甚至视他的恩德如同父亲。
尽管他不相信盖伊会真正诚心实意的感激他,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