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3(1/2)
但你所在的整个家族却是受到曹操重视的。你会因为自己的冷待而忽视家族的利益去投靠敌人吗我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一个这样的人,所以我疑惑了。毕竟我是一个主君,我必须为我手下的人负责。对我来说突然有这么一个身份敏感的人来投靠我,我便不得不思索他的投靠究竟是真是假,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存在。因为考虑到这些,所以我在下午才会犹豫着,不曾立刻招揽你。
哦,是这样。司马懿点头,随即又问了李晟一个问题:那你为什么一下子又想回来了呢一个人心意的改变似乎不是那么快的啊。
那是。李晟微笑着说道:我之所以会马上跑来找你。事实上还是孔明劝说我的。
孔明卧龙先生司马懿迅速的反应过来了,眼中一缕精光闪过,不知卧龙先生对使君说了什么他追问道,还真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气势。
他说只要把你留在这儿,就有可能收住你的心,让你真心效命。虽然这机会不是百分百的,但毕竟有希望么有希望就不能放弃。李晟笑着说道:收复你的心,这是连曹操都不曾做到的事情,但我却以为我是能够做到的。因为我相信我比曹操还强。他说着,显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模样。
哦你就这么又自信难道你不怕我拒绝你,就这样离开吗司马懿似乎有些看不惯李晟那副自信的模样,出言打击道。
我不怕。李晟摇头,脸上却显出奸诈的笑容:因为我已经决定了,不过你不肯留下来,那我就把你强留下来。其实就一个君主来说,曹操在某些方面做得还是十分正确的。比如说对待人才。只要你是人才,即使你不为我所用,我也要把你留下。这一点真是太对了。因为把人留下以后,你还不为我所用,我不过是损失了一个人才而已。可如果我放了你,而你又去投靠敌人的话,那我就等于是损失了两个人才了。一加一减之下差距变得更加扩大,这对我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我明白了司马懿重重的点了点头:若我是曹操,我也会这样做的。他也是一个懂得权谋心里的人。
呵呵,仲达先生豁达,又有扎实的才学,真是令在下自愧不如。方今天下大乱,各方英雄无不预谋求王霸之业。在下虽是一小子,也有吞吐天地之志,如今北边的曹公,东边孙权、刘备和我所在的荆州,以及西面的刘璋等辈以瓜分了天下所有之地。接下来的斗争必定是在我们几家之间发生的。就仲达先生看来我眼下究竟该向那边发展才好呢原因已经解释清楚了,李晟便问起司马懿这个问题来。他已经打算留下司马懿,而司马懿也没有反对的意见。于是,他便想了解一下司马懿对于自己今后战略问题的意见了。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今天下大局已定,可供选择的地方并不多。对于战略走向上的事情,使君与孔明和士元之间必有定计,何必还要我重复呢司马懿摇了摇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呵呵,必有同心,方有厚望。多一个人说说,便多有一份拾遗补漏的机会。仲达先生乃高士也,我想必有妙策以教我。李晟依旧恳切的求教道。
妙策也算不上什么妙策了。凡是战略说起来就是某一个方面打的利益多寡,可行的大小而已。趋利而避害,这在战略上绝对是说得通的。别人我不好说,只说这眼下,对于使君而言,可行的路便只有一条,那就向西。使君可以对付的人很多,但却又三个人使君眼下是没有办法对付的,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孙权,一个是刘备。曹操是天下第一大诸侯,使君打不过他;孙权是天下最稳固的势力之一,使君要吃掉他恐怕即使尽了全力也会闹一个消化不畅;至于刘备那是天下名声最好的诸侯,打他,在没有曹公那般拥有天子之名前只能是把自己搞臭。所以与这三家动手,参与他们之间的纷争对使君来说是没有任何一点好处的。使君应该把自己的目光投降西边,朝着刘璋、张鲁以及关中诸将的势力上去。因为刘璋暗弱、张鲁兵少、关中诸将一盘散杀,都是比较容易拿下的势力,所以使君大可以轻易的攻伐,等把这些地方一一收归己有之后,主公才可以研究如何以益州之牵连,雍凉之兵甲,攻取三秦之地,而后一如秦朝之势席卷天下。司马懿如此说道。他说得计划已是和李晟与孔明他们大体一致。可能是出于自己个性的原因吧,司马懿更多的是从权谋利益方面来说明事情他本来就是一个精通权谋的人。
呵呵。仲达先生果然大才啊。不知能不能加入我军,为我军参赞军事呢眼下我军在交州正谋求一个大发展正需要仲达先生这样的大才,来当军师啊。李晟微笑这点头,自白的向司马懿提出邀请。
如此,就多谢使君。司马懿敛容而起,直接拜跪在李晟面前:臣司马懿参见主公。
西川第五章张松来访
司马懿被李晟发配到南边发展水军去了。那是在建安十五年五月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和司马师到来之后的事情。在这之前,李晟却是把当初自己用来对付赵云的那一套拿来对付司马懿了,他让司马懿成为自己的侍从之一,只要一有功夫就与司马懿促膝长谈,试图从感情,从理想,从对天下大势看法的耦合等方面影响司马懿,让他以为自己对他的重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