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212

分节阅读 212(1/2)

目录

中土地形简图,然后标注出了咸阳、洛阳和宛三座大城。

“这是未来大秦帝国的中心位置。”

众人已经习惯宝鼎用帝国来代替统一后的大秦,见怪不怪,神情都很专注地望着案几上的草图。

“这也是未来帝国商贸最发达的三座大城。”

这一点众人认可。南阳地理位置特殊,虽然将来不能和咸阳、洛阳相比,但肯定能超过陶邑、临淄、邯郸、大梁和陈等商业发达城市,毕竟统一后的政治中心在咸阳,商业中心也要西移。

宝鼎的意思很明显,南阳是他的封邑,他在封邑里有经济特权,大家都要去南阳经营,以便把南阳打造成未来的中土著名工商业大城,一起发大财,但宝鼎接下来的一句话把众人的这种想法瞬即击碎。

“我曾经说过,帝国重农抑商,盐铁要官营,要严厉打击商贾,所以我请你们联合起来,竭尽全力在统一之前掳掠中土财富。”宝鼎说道,“事实上,未来的帝国没有商贸,巨商富贾都将被迁徙到咸阳、南阳和巴蜀三地,你们的财富将被帝国席卷一净,你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宝鼎其实一直在重复这个话题,从政治、经济、国策、法家学术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大家基本上都能接受他的观点,就连老卓文从侧面了解后,也同意宝鼎的说法,毕竟这是有先例的,当初齐国的管仲就是以强国富民为借口推行官营之策,甚至连娼ji都由官府经营。

“在法家看来,强国富民就要重农抑商,这一点我同意。”宝鼎继续说道,“但吕不韦以商富国的策略是不是完全错误当前中土诸国鼓励营商,原因无他,互通有无。盐铁也是私营,这个原因更简单,因为官营盐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当前各国国力不足,无节制地征调徭役必将引起民愤,所以只有让巨商富贾去经营,王室从中抽取十分之三的税。帝国统一后,百废待兴,中土数百年的战争更是让黎民痛苦不堪,穷困潦倒,这时候王国首要之务是与民休息,所以重农是肯定的,辅之以商更是必要的,有什么理由非要重农抑商,甚至直接断绝商贸”

众人沉思。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到要害了,众人一时间找不到答案。

“我要自请就国了。”宝鼎说道。

众人神色平静,没有丝毫的惊讶之色。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整个咸阳的权贵都知道宝鼎要滚蛋了。

“我为什么要走我危害到了王国我威胁到了大王”宝鼎笑着摇摇头,“或许你们认为这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不,你们想错了,这是大秦法治国策的必然,从昭襄王到今日大王,从穰侯魏冉到武安君,到今天的我,都是这个国策的牺牲品。”

“法家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一句话,君王至上,中央集权。君王如何至上中央如何集权很简单,权力和财富是有限的,只要减少参加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权贵,那么君王就可以至上,中央就可以集权。”

“我问你们,有资格经营盐铁的巨商富贾的背后都是什么人当然是有资格参加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权贵。那么,当国策以强国富民的大义将盐铁收归官营,把巨商富贾打入地狱,这些巨商富贾背后的权贵们的利益将受到多大的损失这些权贵们连既得利益都保不住了,还能保住他们的既得权势”

宝鼎看看众人,笑道,“现在你们明白了盐铁官营的政策,重农抑商的政策,都是因为法治的需要,而目的就是一个,不遗余力地打击权贵,将更多的权贵赶出权力和财富再分配的盛宴,这样盛宴上最后就剩下君王和坚持法治的公卿大臣,于是权力更集中了,财富更集中了。”

众人豁然顿悟。公子宝鼎是个天才,他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总是超乎寻常,从他这里总是能听到惊世骇俗之言,但往往一语中的。

“我再问你们,在你们看来,我的封邑不可能世袭,但能不能维持到我离开这个人世的一天”

宝鼎自己回答了,“绝对不可能。帝国诞生后,国策调整,重农抑商,那么封君在商贸一块的收益彻底丧失,而这一块的收益是最大的。最后封君只剩下田租。中土统一了,田地要重新核查,封君自置的私田没有了,收益又少了一大块。封君的财富被最大程度地剥夺了,你们这些追随我的巨商富贾也被王国掳掠一净了,那么我这位封君还剩下什么是不是还有宗室权贵帮我一把我这样的宗室权贵都只能温饱度日,其它宗室还能帮我什么是不是还有老秦人我都不行了,被彻底困在封邑里,老秦人还能坚持多久中土统一了,大秦的敌人都死了,老秦将军们还能继续控制军队范蠡离开越国前,曾对大夫文种说过一句话,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就是老秦人的结局。”

屋内一片死寂。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异常凝重。

过往的历史历历在目,宝鼎说出来的话虽然惊心动魄,但的确是事实。大秦人祈盼着一统四海,但一统四海之后,带给他们的是福还是祸以宝鼎的看法,大秦统一,对大秦的部分权贵来说,对天下的巨商富贾来说,却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宝鼎既然对未来的预测极其黯淡,那么他必然要拿出对策。众人等待着宝鼎的对策。

“一年前,我叫你们联合起来,竭尽全力赚取财富,等到统一了,国策变了,再干其它的事。现在想起来,我这种想法很幼稚,很天真。”宝鼎连连摇头,目露歉疚之色,“封君之后,我想了很多,我突然发现我没有路了,我虽然才十七岁,但寿命最多也只有二十七岁。我不想死,我也不想看着你们死在至高无上的君权之下,所以我打算与命运做殊死搏斗。”

屋内依旧沉寂。

“一切都是因为国策。”宝鼎叹道,“以法治国的国策让大秦崛起于中土,让大秦最终统一了中土,但也让大秦”宝鼎本想说“灭亡”,但还是忍住了,“也让我们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