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帝国的荣耀 > 分节阅读 145

分节阅读 145(1/1)

目录

手上,不靠他不行,于是没多久高丽王接李成桂为知门下省事,挂上一个相位的牌子,再封了一个永兴侯,看到朝廷给的东西也不少了,李成桂当即准备拔营动身,想不到临行前有朴兴智父子连夜来拜访。李成桂多少知道一点朴兴智的底细,能够成为保持高丽与江南商贸往来的巨头之一,与江南的关系自然不一般,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前来拜访,其中的含义就耐人寻味了,,“啊,世事艰难,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李成桂接着朴兴智的意思发了一番不知是真是假的感叹,然后转言问道:“不知朴兄有何事”

朴兴智还是那副不动声色的老脸:“李大人,我只是奉命给你传几句话”,“什么话”李成桂眯着眼睛问道。

“那边想问大人,是想当高丽王的忠臣还是想当高丽百姓的忠臣”朴兴智低着头喃喃地说道,仿佛这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一般,李成桂强抑着自己心情,尽量用一种冷淡的语气问道:“这是何意”

“那边说了,如果大人想做高丽王的忠臣,尽管在战场上相见,他们一定会满足大人这个夙愿,如同尹承顺大人一般”,朴兴智握着手里的茶杯头也不抬地说道。

李成桂心里咯噔了一下,现在的局势他再清楚不过了,高丽的水军几乎是荡然吴春龙,剩下的水军船只现在龟缩在下港和东边几个港口里死活都不敢出去,正规陆军已经损失大半,剩下的不过自己手里的四万多人和安东护驾的万把号人,如何去和江南十万雄师比拼要是自己硬是想去当高丽王忠臣,估计下场和尹承顺差不多,他在庆尚道与六千多日本九州雇佣兵交战了一个多月,已经知道这支“偻寇”与往年的偻寇大不一样。他们居然学起了红巾军的做法,每到一地,对穷困百姓秋毫未犯,对世家和豪强却是毫不客气,钱财粮食被洗劫一空,钱财自然归了他们,粮食在留下足够的军用之后居然大方地发放给忍饥挨饿的百姓们,甚至那些世家和豪强上百年掠夺的土地地契和欠账契约都被他们当着百姓们的面焚烧一空,这支与众不同的偻寇居然最后打出了“解救高丽百姓于水火”的旗号,让人哭笑不得,虽然由于数百年的恩怨,高丽百姓对“偻寇”的偏见一时扭转不过来,还没有达到应者如云的地步,但是至少这些得了好处地高丽百姓绝不会响应世家豪强和官府的号召,出人出粮去与偻寇死拼,甚至还有少部分高丽人愿意替“偻寇”通风报信和引路,日本九州兵原本的计划就是牵制和吸引高丽军的注意力,他们以晋州为中心,先是四处出战,将各地的世家豪强杀得是血流成河,而各地的百姓却受了不少恩惠,然后拍拍屁股又转到另一地,等到李成桂领大军杀到,这些九州雇佣兵全部缩回晋州,利用背靠海港,海上支援源源不断的优势跟李成桂打起了对峙战,让李成柱一时半会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好不容易将晋州围了起来,庆尚道的百姓们又起来闹事了。那些随着朝廷大军回乡以出术豪强们自然要清算一下百姓们从自己手里分走的粮食孕,一下和高利贷账单被烧了,土地和人不是还在吗,世家豪强们说是我的就是我的,数欠我多少就欠毒多少,而且因为偻寇损失的利息还要算上来,得了好处的百姓们那么认这个帐,东西是偻寇“丢下”的,我只不过是在地上捡到的,地契账单是偻寇烧的,你无凭无据的要我交什么地还什么钱两边话不投机,很快就插上了,世家豪强原本就憋着一肚子火,看到这些泥腿子居然如此刀钻,岂不是反了天,往死里打;百姓们看到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大人”们在偻寇面前像死狗一样,到了自己面前却成了老虎,老子好欺负不是跟你拼了。

于,庆尚道各地出现了彼此起伏的百姓闹事,而世家豪强们的势力因为被九州雇佣兵大扫荡了一遍,已经实力大损,被人多势众的泥腿子们一围,居然隐隐落了下风,只好请三道都统使大人出来“主持公道”,恢复王法,李成桂原本就是一肚子窝火,现在还得去理这些到灶的事,这些纠纷还无所谓,派些兵去那些闹事的百姓们也就知道厉害了,关键是地方动荡,需要就地筹备的军粮供给却成了大事,世家豪强原本就是一个个的轶公鸡,现在他们又“受了大难”,再让他们拿出粮食来,还不如要他们的命,那就只好去百姓们手里“筹集”了,可百姓们又不答应了,他们苦哈哈了这么多年,好容易见到了一点粮食,他去抢救等于抢他们的命,结果李成桂与九州雇佣兵正儿八经的仗没打几场,全忙于处理这些屁事去了,等到江南海军在汉阳登陆,大败尹承顺,攻占汉阳、开城之后,李成柱终于看明白了江南的整个战略布局。但是何去何从,李成桂心里有了新的想法,思量了一会,李成桂突然开口道:“不知做高丽百姓的忠臣又是如何”

“江南自承相治政以来,国强民富,百姓安居乐业,那边说了,高丽与江南是一水之邻,也受过元廷鞋虏的荼毒,因此也希望高丽百姓们过上一点安宁富足的生活”,李成桂心里暗暗嗤笑,高丽百姓过上好日子关江南何干,难道江南上下都是读圣贤读傻了的人,准备平天下以立大同李成桂知道江南绝对不会那么好心,这一切都只,一个借口而已,不过他对这个富丽堂皇的借口没有反驳,反而做出了一副深合我心的神态,“那边说了,高丽的命运最后必须由高丽人民来决定,高丽的一切亲元势力必须被清除,高丽王必须退位,江南不可能也没有精力去直接治理高丽”,听到这里,李成桂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高丽王和亲元势力必须被铲除,退出历史舞台,江南将会扶植一个亲中的政权,李成桂暗暗思量了一下自己的处境,自己出身的李家在高丽勉强算是一个世家,自己又手握兵权,现在又挂了一个相名,算,高丽位高权重的大臣,而且自己颇立战功,又治军有方,在军民中有不低的声望,只要操柞得当,上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从另一方面,李成挂觉得自己还拥有一个优势,自家虽然是世家,但不是老牌世家,没有那么根深蒂固、错综庞杂的关系和势力,江南用起来也放心许多,想到这里,李成桂不由心头一热,这时,朴兴智又开口了,“大人,我临来时,大王从安东遣使乞降,江南也做了一些回应,我记得其中一个条款,便是前几年杀戮红巾军的高丽官兵将士必须一律受到惩戒,不过具体的名单还没有公布”,听到这里,李成桂不由心头一沉,自己可是在前两次大败红巾军残部时立下赫赫战功,要是自己不听从江南的“招呼”,自己的名字轶定被列在上面,当时就算江南不杀自己,那些为了保命的世家大臣难保不会拿自己出来顶缸,何去何从,李成挂很快就做出了决断,“朴员外,请转告那边,我李成挂愿做高丽百姓的忠臣”,“好的,大人,我立即回去禀报”,朴兴智当即扬身起来说道,“这样吧,我家长子李芳雨一直跟随我身边,这次就让他护送你回汉阳吧”,临行前李成桂沉声说道,朴兴智不由看了一眼李成桂,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就有劳大公子了。”

看到朴兴智一行三人的马车消失在远处的夜色中,李成桂站在门口。脸色凝重,不知在想些什么,“安文,你都看在眼里了吧”,坐在马车上的朴兴智突然开口问道。

“父亲,我都看在眼里”,一直默不作声的年轻男子出声应道,“想不到李成挂的野心如此之大,到时一个当机立断之人,可惜,天时不在他这边”,“父亲,这是何意”朴安文看了一眼后面李芳雨坐的马车,低声问道。

“你在汉阳营中可见过那金氏三姐弟”

“见过,听说他们都是枢密院军政司派下的随军之人”,“金氏,自从新罗灭国,这个名字已经被淡忘近四百年了”,“父亲,你的意思是”朴安文不由低声惊叹道,难道那挂着军政司旗号的姐弟三人是新罗王族之后,“听说那金氏姐弟在泉州便从龙,两个弟弟更是在国史馆深造过。”朴兴智一边轻轻拍着自己的大腿,一边闭着眼睛低声说道,朴安文暗暗点了点头,金氏姐弟听说是在泉州出生,在泉州长大,江南收复泉州时又是最早一批归附江南的人,此后又经过江南的“重点培养”,相对而言,江南信任他们更胜于李成桂,想到这里,朴安文不由叹了一口气,李成桂果然是野心蓬勃之人,也的确,果断之人,一旦有了决心,不惜将自己的长子送去当质子,可是当质子又如何一旦局势不利于江南,李成桂该舍弃的还不是照样会舍弃,正想着,朴兴智开口了:“此事完结之后,我们举家迁往苏州,远离高丽这个是非之地”,朴安文沉吟了一会说道:“父亲,我知道了””读“小”“b七,一一“一一“

第一百五十章风云变幻的高丽

训月十五日,李成桂率军赶到高丽王庭行在一安再,逃到七”高丽王和世家豪强大臣们终于松了半口气,开始安心与江南讲和,而在这时,江南的讲和条件也被送至安东。第一,高丽国成为江南和刘浩然称帝后的新帝国的附属国,具体条件若干;第二,高丽国成为江南自由贸易区,江南百姓船只可自由出入高丽,江南货品在该国辖区内不得征收关税,与江南协商后可酌情征收部分交易税;第三,高丽国最高只能保持五万人的军队,其国家安全由江南负责提供“共同保护”;第四条,高丽国正式承认耽罗岛已经由江南从元廷手中收复,是其不可分割的领土;第五,赔偿五千万江南银元的军费;第六,惩戒“杀害解救高丽百姓”的红巾军凶手,凶手总数为二十万高丽将士,等等,和谈条件让高丽君臣吓了一跳,第一到第四条捏着鼻子勉强能够接受,可,第五和第六条简直就是要了高丽国的命,五千万银元的赔偿,按照高丽国那耗子都搬家的国库来算,得赔到猴年马月去,而且就算分期支付,江南虽然也同意,可是已经言明那要另计利息,时间越久利息越久,高丽户曹的人算过,如果二十年付清的,利息差不多和本金一样高了,这叫高丽如何支付

第六条,二十万个凶手,虽然名单列得含含糊糊,但是你总要交出二十万颗人头来,江南也言明了,这二十万颗人头必须是高丽青壮的人头,你不要随便拿阿猫阿狗的人头来充数,这个数字是根据高丽国宣称的斩杀二十万红巾军来对算的,高丽君臣是有苦说不出,早知道就用不着吹那么大的牛了,当年红巾军不过来了几万人而已,其余的都是跟着起来造反的高丽泥腿子,风向一变这些人早就跑得没影了,这是这几万红巾军就已经把高丽国闹得够呛了,要是红巾军真的来上二十万,高丽国早就灭了,当初吹嘘二十万不是给自己贴金吗,想不到江南真的就抓住了一个把柄。

经过激烈的争论,高丽朝中分成两派意见,以崔莹为首的部分世家大臣坚决不和“狼子野心”“残暴无德”的江南媾和,而是要求与元廷讲和,再联手起来对付江南,他们的理由比较充分,元廷经过国内战乱的动荡和高丽国的反抗,已经实力大损,但是并不是它就是人见人欺的软蛋了,他们的数十万骑兵还保持着一定的实力,这个时候高丽国靠过去,元廷正好需要一个盟友来支持它,高丽国在这个敏感时期刚好可以坐地起价,要求抬高身价,与元廷共同对抗江南,而孤立无助的元廷很大可能性可以接受这个条件,一旦高丽与元廷和好结盟,凭借数十年在元廷编织的关系,足以影响元廷派出才生力量来帮助高丽驱逐江南,而只要才元廷的“无敌铁骑”加盟,打败跨海作战的江南“孤军”应该不是问题。

另一派却是以典校主薄郑道传为首的中层朝官,他们认为元廷是轻虏,是蛮夷,绝对不是代表儒家正统的中原王朝,高丽可以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但是只能成为儒学正统王朝的藩属,绝对不是蛮夷王朝。而且江南很有可能会驱逐蒙古人,建立新的王朝,届时高丽还是要向其称臣,既然是迟早要臣服的,又何必现在撕破脸,要不然到时江南的要价会更高,现在江南提出的条外是苛刻了一点,但是正所谓商人所说的,漫天要价,坐地还价,我们难道不可以好好去谈谈吗只要我们抱着一个真心臣服的心,想来讲仁德布天下的儒学王朝不会过于为难,而庆千兴等人则保持中立,高丽王被吵得晕头转向之后,终于和大臣们达成协议,做好两手准备,一边以庆千兴为使,继续与江南讲和,一边遣密使尝试与元廷联系,第三方面便是命令李成桂做好作战准备,过了二十余天,庆千兴回来了,带来了新的条件。第五条的赔偿军费减少到三千万,分十年偿还,利息从优,第六条惩戒凶手,江南那边接受了高丽方面的解释,对凶手人数做出了大幅度调整,只要求斩杀三万余与此有关的高丽将士,不过崔莹等一批冒出来的亲元派被指名道姓地列出来了,至于曾经做为主将和大将的庆千兴小李成柱则被有意无意地无视了,555崔莹看到这个条件,气碍手都在发抖,为什么同样是在刹灭红巾军残部中立下功劳的人,自己与其他人的待遇怎么这么大呢自己充其量不过是参谋策划的参军,可庆千兴是全盘指挥的主将,李成桂是当时最大的功臣,怎么名字就不用上呢还不是因为一个是主持讲和的中立派,一个是手握重兵,暗地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