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傲气凛然 > 分节阅读 61

分节阅读 61(1/2)

目录

果再算上华西金属制品公司开足马力生产都不够卖的手枪暴利,萧益民的利润所得至少还要翻上一番。

成都局势的稳定,方方面面的妥协,让年轻的萧益民不知不觉滋生了麻痹心理,尽管每天他都会到总督府去一趟,但是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武器生产和销售上面,在暂停生产难度大耗时长的毛瑟驳壳枪的情况下,每天三班倒生产1911式转轮手枪、仿柯尔特1903式手枪共750支,仍然供不应求,其中转轮手枪售价从30大洋一下涨到45大洋,都满足不了市场巨量的需求。

十月十日上午,一封电报传到成都,电报公司的译报员如发疯一般高举电文冲到大街上,使出全身力气,仰天高呼:“武昌新军起义了”

满街行人车辆如同中魔般足足静止数秒钟,忽然爆发出震天的惊呼和呐喊,转眼间,消息传遍成都的大街小巷,成百上千的学生和市民在同盟会的组织下跑上街头,高呼口号,支持武昌新军的革命暴动。

时至中午,游行队伍已达三万余人,黑压压望不到头的人流围绕皇城四周街道,最后涌向总督府所在的督院街,呼喊的口号已经演变成为“还我铁路”、“打倒满清政权”。

东郊大营、东校场、南校场的新军和巡防军开始出现躁动;驻扎西教场的六百满蒙族官兵、一千五百精壮民兵整装完毕,在成都将军凤山的指挥下牵着战马紧张待命。

北校场的边军振字营在大营四周路口摆出了缠满铁丝网的拒马,两座警戒塔和城墙上伸出了一个个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一千精锐在协领枟毅的指挥下披挂完毕,严阵以待,一百五十骑兵身背骑枪、手按马刀,肃立于战马旁,参领萧益民登上东南角的警戒塔顶部,和一群参军一起举起望远镜,严密监视全城各方向。

南校场,新军第十七镇临时指挥部。

朱庆澜、姜登选、徐孝刚、尹昌衡等二十余名将校齐聚一堂,紧张商议,不时有哨兵跑步进来报告城内外局势发展情况,当听说成都将军亲率五百骑兵缓缓开向总督府、振字营参领萧益民率五百精锐突然接管北城门防御时,所有将校几乎跳起来。

谢炯大声吼道:“萧益民想干什么”

朱庆澜瞪了一眼谢炯,示意大家都坐下:“之前我就反对新军参与游行示威,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先不谈凤山的骑兵和萧益民的步兵造成的威胁,只谈总督府内外驻扎的两个营边军,以及一千五百名严格执行命令维持秩序的警察,就不是我们能轻易动得了的,诸位也知道我们新军中的同盟会弟兄有多少,如果游行中情绪激动难以控制,一个不慎就可能遭致决绝的镇压,相信你们对赵尔丰大人的脾气很了解,他绝对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

姜登选迅速附和:“统制大人说得对,毕竟我们成都不是兵力空虚的武汉若不是前段时间赵尔丰大人顺应民意向朝廷请愿,他也不会才当几天四川总督就被朝廷剥夺职务,驻扎武汉的端方也就不会被紧急任命为四川总督,不会带领大军向我四川开来若没有端方的离开,武汉新军就不可能拥有起义的机会

“所以啊,我坚持认为,目前局势混沌不清,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何况大街上有那么多的学生和民众,动一发而牵全身啊”

众将校随即冷静下来,参谋长尹昌衡左右看看,心中不屑,脸上却展露笑容,打了个哈哈站起来:

“我完全同意统制大人和姜总办的意见,而且我建议,我们这些人立刻分赴各大营,稳住官兵情绪,控制事态发展不管怎么说,我们成都不能乱,至少在没看到武汉暴动的结果之前不能乱。”

“我赞成”

“同意”

朱庆澜见状如释重负,站起来说道:“就这么决定了,诸位去各营看好官兵,徐管带和我一起到振字营走走,我要问问萧老弟到底怎么想的行动吧”

第六十四章风暴一

第六十四章风暴一

朱庆澜和徐孝刚策马来到北校场,远远就看到萧益民带领几名麾下军官站在高大的营门外等候。

两人连忙加快速度,在营门外翻身下马,和笑容可掬的萧益民寒暄几句,一同说说笑笑进入大营,朱庆澜和徐孝刚一路走一路叹息,对设施齐全、焕然一新的营区赞不绝口,昔日谁都不愿意多看一眼的荒废校场,如今完全变了个模样:

宽阔的操场平整如镜令人眼馋,围绕操场一圈的各种训练设施新奇古怪,有一半他们叫不出名字,只能猜测其功用;将营区分割成各个区域的大道小道,全是清一色的柏油路面,两旁载满整齐的绿树,大小路口不是大树覆盖,就是精心修筑的花坛点缀,就连道路两旁的排水沟,也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水泥预制板覆盖。

再看北面,十几排清一色的两层骑楼式营房,以及中间那座正在拆去建筑架子的三层大洋楼,整个崭新的大营可谓极尽奢侈,也只有生财有道富甲一方的萧益民能够这么挥霍。

朱庆澜在营区正中央的硕大花坛前站住,仰望花坛中央两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古樟,再指指东面池塘边上修缮一新的庙宇式建筑:“溢茗老弟一直在那座庙里办公”

萧益民耸耸肩:“住久了就舍不得了,所以让人重新修了一下,又在倒塌的中殿基础上重建了几排房子,四面砌上圈院墙,小弟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了。”

“溢茗不领我们去看看吗”

细心的徐孝刚感觉这座毫不起眼的小庙里面,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新东西,否则萧益民不会把它当成自己的指挥部,以萧益民的富裕和大手笔,在这座气势不凡的大营里随便找个好地方修一座指挥部轻而易举。

萧益民痛快地答应下来,热情地请大家一起过去喝杯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