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2)
“辅文,还是你。”蒋介石对于和日本作战根本就没有心理准备,所以无法回答孙中山的提问。
“还是先说说我们需要多大的力量才不会亡国,日本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完备的重工业体系,能够独立生产包括战列舰,航空母舰和飞机在内的所以先进武器日本的海军现在是世界第三他们的陆军虽然规模较小,可是日本有着完备的动员体系,日本的学校又长期进行军事化教育,所以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充出数量庞大的陆军。日本的工业体系能为他们的陆军提供包括飞机日本没有空军这个军种、坦克、大炮在内的所有武器,而我们的工厂只能生产最基本的步枪和机关枪,而且质量很差,数量不足。火炮的炮钢我们不能生产,所以一旦开战,日本只要封锁我们的海上交通线,我们就无法进口,到时火炮也就不能生产了。我们的弹药产量也不能应付一场同日本的战争,生产弹药所需的铜材,火药还有炸药的产量都不足,甚至没有。
所以,一旦中日开战,我们很可能只能依靠少量库存武器维持战争,只能是以空间换时间苦撑待变,等到国际上有谁良心发现来援助我们为止。不过我们的产粮区都在东部平原地区,这些地方一旦被日军占领,恐怕我们要供应军粮都很困难了,这个战争”罗耀国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中正,他说的对吗”孙中山很期待蒋介石说不。
“总理,辅文说的好像都对。”蒋介石比较是在日本呆过的,对于日本的强大有相当的认识,所以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恐日症。
孙中山掏出手绢擦了擦汗,这都是给罗耀国吓出来的,本来看看革命的行情好像不错,广东很快就能平定,许崇智也马上就要把福建弄到手,又有了谭婆婆这尊大神,湖南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打下来,好像这个革命就要成功了,现在让罗耀国一盆冰水浇下来,顿时浇出一身的冷汗。
“辅文,你说了半天,应该是想好了应对之策那就别藏着了,说说看”蒋介石好像能看透罗耀国的思想,知道他是有办法的。
“唉”好办法罗耀国没有,不过不是办法的办法倒有一个。“职部思来想去,只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我们的革命不要那么快的成功。”
“这是什么办法难道我们革命不成功,日本人就不来侵略了”孙中山反问道。
“当然没有那么好的事情,但是我们革命不成功,我们就不是中央政府”罗耀国淡淡的说道:“不是中央政府,那卖国贼就有别人去做,我们还是好人。除非我们拥有可以同日本一战的实力,否则我们就不去做中央。
职部认为我们的革命可以先革到中国南方,我们现在马上就要有广东、福建两省,广西、湖南料不难取。然后我们有机会就夺取云、贵、川三省,同时静观中原之便。职部估计张奉用不了两年就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我们趁机取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还有上海这样我们就有十二个省,中国最富庶的地盘基本上全在我们手中。到时候我们可以用和平统一为借口和北京政权慢慢谈判,这样就能争取到发展重工业的时间。如果在我们建立重工业基础的时候,日本入侵东北,料想北洋军阀不敢同日本决裂,这样汉奸由他们去做,我们一边唱高调一边发展,等到我们实力强大了,就可以以讨伐汉奸的名义北伐,然后再同日本开战。”
听了罗耀国的所谓“办法”孙中山和蒋介石两人都低着头沉默无语,过来足足有半个小时,孙中山才很艰难的抬起头,整张脸看起来憔悴的令人担心。
“中正、辅文,今天的谈话你们到外面不许泄露半句我有些累了,你们先回去,怎么对付杨希闵、沈鸿英的事情改天再议。我累了,我要休息一下。”孙中山用沙哑的声音喃喃的说道。
求推荐票,求收藏,求点击,求点动力,今天还会有两章发上来,兄弟们给点动力
二十五再次出征
]更新时间:20119189:08:38本章字数:4139
1923年3月1日孙中山大元帅府发布任命,委任滇军第一军军长杨希闽为广西督军,刘震寰为桂军总司令兼广西省长,命令两军立即出征讨伐北洋政府所任命的广西边防军务督办陆荣廷。杨希闽、刘震寰两人对于能做称霸一方的诸侯自然是满心欢喜,虽然有些不舍广州的繁华富庶,但最终仍欣然受命,于3月5日带兵出发了。杨、刘两军出发的第二天南属八县又传来喜讯,粤军第一师在李济深的指挥下终于消灭了盘踞南属八县的军阀邓本殷部,收复了广东西南的八个县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全部地盘。
广东表面上看来已经统一,连为非作歹的滇、桂两军都让蒋介石哄去了广西。不过新的祸端却也在酝酿之中,此时广东韶关的桂军司令部里,另一个桂军总司令沈鸿英正在会见来自洛阳的贵客张其。
“你们这些部队,并非孙氏嫡系,无论如何忠于孙氏,总未必能使孙氏信任,将来冲锋陷阵的苦差使,固然轮得着,至于权利,休想分润一点。只看中山对人谈论时,每说惟有许崇智、蒋介石的部队,才是我的亲信嫡系,其余都是靠不住的,就可见他的态度了。现在正好归顺中央,驱逐孙氏,自居广东督理,那时大权在握,岂不胜似寄人篱下替人家拚死力的做事,还要听人家的指挥,受人家的闲气。”张其现在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沈鸿英的心坎上。
作为吴佩孚所礼重的幕僚,张其的三寸不烂之舌自然是非常了得。作为一个说客,造谣生事,搬弄是非并不是最上乘的,上乘的说客只讲道理摆事实,就像张其劝说沈鸿英的话,哪一句不是事实孙中山本来就不相信沈鸿英,这一点全广东人民都知道,将他的部队摆在韶关自然是有当炮灰的功能。
听了吴佩孚的价码沈鸿英的一双小眼睛乐的眯成了一条缝。“子武先生所言甚和我意,只是孙大炮回粤以后似是颇有振作,如今已有七师亲兵,就是滇军朱培德和范石生两军如今也渐渐靠向孙氏。以鸿英一军之力,恐怕难以将其驱逐。”
张其冷笑一声说:“冠南将军何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