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2)
炮兵营拥有两个炮连和一个侦察连,现在炮兵侦察连在响水滩、太平铺和岩口乡三处阻击阵地都建立了观察哨,随时可以引导炮营实施炮击。所以李明瑞想让炮营来阻挡一下敌人的援兵。
“轰隆――――”一轮炮弹在杨汉域的模范团周围炸开,没有击中,不过距离也不是很远。
“赶紧散开,快隐蔽,快隐蔽。”杨汉域到底是久经战阵,他知道这是敌人在试射,下一回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炮弹一定会砸进人群的。
模范团的反应到底不是那些新兵蛋子可比的,在杨汉域的命令下一千多号人迅速四下散开,在国民党的第二轮炮弹打过来之前基本上都跑到了道路两侧的水田里。利用这个地形躲过了一劫。不过还是在挨炮击,只是伤亡不是很大,因为国民党的炮弹在水田里爆炸后的杀伤力大大打了折扣。
但是李明瑞并不打算放过这支川军精锐,他从望远镜中很清晰的看到了敌人的反应,自然猜到他们是精锐。歼灭他们比歼灭那个已经七零八落的川军旅更有意义,于是就果断下令改变作战计划,把那个还没有彻底消灭的川军旅撵走了事,转过身来对付这支精锐川军。
郁闷,现在杨汉域的心情就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了。今天很明显是遇到硬茬了,对手的火力组织,战斗技巧和不怕死的斗志都不是自己的第八师可以比的。自己的模范团虽然逃过了刚才的炮击,但是队伍却散落在道路两侧的稻田里,被居高临下的敌军压着打,这样下去岂不是要死在这个鬼地方了想到这里杨汉域不由得一哆嗦。
被压制在稻田里的川军模范团的抵抗倒是非常顽强,如果是一般的部队,打到这个份上也就对得起那几块钱的军饷了,差不多可以缴械投降了。而这支部队现在泡在一尺深的水滩里,举着手中的汉阳造对着远处的目标拼命的射击,虽然承受了巨大的伤亡,但是仍然死战不降。
“嗒嗒嗒――”可怕的机枪声响了起来。
杨汉域知道自己的末日就要来了。这是敌人的机枪,自己的部队在躲避炮击的时候已经扔掉了机关枪。现在敌人将机枪抬了过来,架在高处对着自己的部队扫射了。他弯着腰蹲在泥泞的水田里,身边都是一些一两尺高的青苗,根本阻挡不了敌人的视线。
此时国民党军阵地上的步机枪火力一起发射了,齐射的声音连在一起象在战场上刮起了大风一样。将那些泡在水田里找不到遮蔽物的川军模范团官兵像割麦子一样的扫倒。
“投降了不打了我们不打了”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口,这伙川军在拼死抵抗了两个多小时以后,终于精神崩溃,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崩溃是从一个人开始的,这个扔掉手中的步枪一屁股坐在了水田里的川军列兵很快就影响到了所有的人,就连杨汉域本人也是轻轻吁了口气,拔出自己的手枪扔进了水田,愣愣地站在一片绿油油的青苗中间,等着的士兵上来俘虏他。
就这样,平川之战的第一个重要俘虏产生了,他就是杨森的侄儿,川军师长杨汉域。他在6月1日下午6点钟左右被第七军十四师四十一团俘虏。从现在起他就要开始吃牢饭了,而且也没有美娇娘的陪伴,真是令人心碎。
一百七十九不眠之夜
]更新时间:201111813:04:06本章字数:3416
重庆行营作战指挥室里的气氛一片轻松,看着红日西下,一天的奋战差不多到点了。夜战在这个时代是不多见的,倒不是大家都要睡觉,而是这个时代的士兵营养都不怎么好,患有夜盲症的比例相当高,夜晚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今天白天的战斗总的来说是打胜了,铜梁、永川方向全都守住了,武胜方向还报告说打垮了敌人的一个旅另外还全歼一个团,俘虏了上千人是大捷啊
“报告。”一个参谋兴冲冲的跑进行营的饭堂,看脸色估计是有好消息,他冲着正在用晚餐的长官们敬个军礼,大声报告道:“十四师在俘虏中发现了敌第八师师长杨汉域”
“杨汉域抓到杨森的侄儿了”罗耀国有些意外,没想到第一天的战斗就网住了这样的大鱼,只是杨森会善罢甘休吗
蒋百里笑着问:“确认过了吗”
“已经确认了。”参谋点点头,答道:“让其他俘虏都辨认了,确定是杨汉域。”
“大捷啊”蒋百里开怀笑道:“第一天就抓了个师长,看来杨森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
罗耀国却是微蹙着眉,摇头道:“百里先生,今晚上恐怕是个不眠之夜啊杨森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命令各部队要做好恶战的准备,还有通知安思华要加快速度。”
杨森的侄儿第一天就丢了,如果他能咽下这口气他就不是杨森了,今天晚上睡肯定要打夜战的。大家就黑灯瞎火的瞎打吧但愿伤亡可以少一点。
武胜县狮子岩,王老乱的指挥部就设在狮子岩脚下的一间庄园里,现在这里已经乱成了一团,老远就能听见王老乱的叫骂声。
“格老子的,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怎么第一天就把师长给丢了你们这样让我怎么向惠帅交待”
王老乱真的有些着急了,让杨汉域打前锋本来就是想让他出出洋相的,可没想到洋相出到这个份上,居然生死不知了。想来杨汉域也是杨家将中的一员虎将,虽然当师长不怎么称职,可是也算征战多年,不应该就这样没了啊这下该怎么向杨森交待呢
想来半天,曾为前清秀才的王老乱很快想好了电文,他给一旁的文书口述道:“给惠帅的电报这样拟:杨继超杨汉域将军以一师之兵,敢为三军之先,一路勇往直前,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以一腔热血,凛然正气与敌死斗,虽每战皆惨烈悲壮,却仍以悬殊之兵力,痛击逆党贼兵一、二十万之众,扬我川军威名与嘉陵江畔。无奈贼兵势大,寡众难敌,杨将军已与今日下午四时许,与嘉陵江畔同敌血战到底,直至最后一枪一弹,终难挽狂澜,已为国尽忠,求仁得仁矣缵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