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2)
“廖公,我们要不要让他们过”邓演达也不理在一旁发愣的宣侠父,而是一脸犹疑的看着廖仲恺。
廖仲恺脸色铁青,蹙着眉毛,苦苦思索着,过来半晌才犹豫着开口道:“剑魂,你们中g能不能劝一下苏联,就同意由国民政府出资赎回中东路吧这个在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里面不是早就说好了的吗为什么就不能履行一下呢”
同样的问题,汪精卫现在也在向苏联大使齐尔内赫提出。这位有些走霉运的国民党大佬被孙中山勒令闭门思过,一直从广州思到了武汉。现在总算是熬出了头,领了孙中山的命令,口袋里揣了支票来找苏联人要买中东路。
他对这份工作想的挺简单的。咱们出三千万买中东路,而且民国十三年的时候两国还达成过协议,规定中国是可以出资赎回铁路的。现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汪精卫就带着陈公博,周佛海等人入住了北京东交民巷里面的六国饭店。一到六国饭店先和奉系方面的杨宇霆、曾琦等人见面,提出了由国民政府出资赎回铁路,然后由奉系和国民政府交通部共同经营的问题。奉系方面倒是非常爽快就答应了下来,并且表示,就是由国民政府单独经营也没有问题
在和奉系谈妥了以后,汪精卫便信心满满的邀请了齐尔内赫来六国饭店里面见面,探讨赎买铁路的问题,只是没想到
“好毛子”齐尔内赫同志的脑袋摇得好像个拨浪鼓,两撇修得很漂亮的八子胡也高高翘了起来。大使同志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您的建议是没有一点可行性的。而且也不符合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所以苏维埃联盟不能接受。此外我们也希望中国国民党可以认清形势,不要和帝国主义、反动资本家们一起来反对苏联。”
听了对方的话,汪精卫愣了又愣,好不容易反应过来,马上就从陈公博手里面接过那个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副本,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才又蹙着眉,彬彬有礼地提出:“大使先生,我刚才又看了一遍这份协定,其中的第九条第二项就规定了苏联政府允诺,中国以中国资本赎回中东铁路及该路所属一切财产;并允诺,将该路一切股票、债票移归中国。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以苏联这样伟大的负责任的大国,不应该会出尔反尔吧”
齐尔内赫随手翻开桌子上面的协定副本,指着其中的第二条,冷笑道:“协定的第二条规定了两缔约国政府允于本协定签字之后一个月内,举行会议,按照后列各条之规定,商订一切悬案之详细办法,予以施行。此项详细办法应从速完峻,但无论如何,至迟不得过自前项会议开始之日起六个月。而现在早已经超过了这个时限,因此协议已经完全失效。苏维埃联盟自然没有任何义务来遵守一份完全失去效果的协议”
“可是”汪精卫瞪大了眼珠子,好像是这辈子第一次看清苏联人的真面目一样。他沉着声,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了一段话:“这是你们在协议签署以后一直拖延不举行后续会议的原来你们就是这样来玩弄中国人民的感情你们这些人和过去的沙俄有什么不一样又有什么资格口口声声要解放全人类呢恐怕你们的解放全人类就是把整个人类都变成你们苏俄的奴隶吧”
啪的一声。齐尔内赫重重一拍桌子,站立了起来,狠狠瞪着汪精卫道:“汪先生,请你注意你的言辞你现在的每一句话都会令你们的国民党付出惨重代价的苏维埃联盟的威严和荣誉是不容侵犯的我要求你为你的言辞向苏维埃联盟郑重道歉,否则苏维埃联盟保留追究的权利,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均将由你们国民党承担”
“呵呵能有什么后果”汪精卫惨淡一笑:“大不了就是一拍两散,大家战场上见面罢了。只是我也要提醒你们,现在苏联可被全世界资本主义所包围着真要是开战恐怕全世界都会支持我们的,就凭你们一国再强大能有胜利的把握”
齐尔内赫哈哈大笑道:“你们居然还指望那些软弱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在是太可笑了你们就等着看吧看看有谁会来救你们”。。
第五卷中原大战323保卫苏联下
]更新时间:2011122222:38:36本章字数:6641
空气冷冷的,陈独秀的心里面也是凉凉的。在中g南方局驻地的会议室里面。两个来自莫斯科,代表着真理和正义的年青人负手傲立着。带着他们那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浩然之气,冷冷注视着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党的创始人,曾经的领袖,现在的南方局书记。
自从陈独秀被gc国际免去了中g领袖的位置,“流放”到了南方局以后,他的工作热情就降到了冰点。过去他作为中g的最高领导人,却时时刻刻都要服从gc国际的命令,感觉好像是人家的傀儡。更让人感到不平的是,中g当时的所有重大决策都是经过gc国际的太上皇们同意之后,才付诸实施的。最后坏了事,却拿他出来当替罪羊,免了职务天天批斗做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深刻检查,好不容易才蒙混过关。被打发到南方局的位子上来“养老”,没想到才一年多,这麻烦又找上门了。
两个“麻烦”就是借着高喊“保卫苏联”的口号成为中g政治新星的王明和胡巽。现在两人都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gc国际和中央的意思就是要求国民党在这一次中东路的事变中,同我们保持一致,并且响应我党保卫苏联的主张。”
说这话的是王明,他现在的身份是中g中央特派员,在前朝那就是钦差大臣不过看他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也差不多就是戏台上面扮着的钦差了。
“你说什么”陈独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用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望着眼前的“钦差大臣”,呆呆愣了半晌。
“gc国际和中央也知道这个任务是有难度的,所以才让我们来找您老的。”站在王明身边的胡巽现在倒是有几分平易近人,微笑着冲陈独秀点了下头,又接着说:“这次奉系错误的估计了形势,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