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7(2/2)
在地图上面,最新的战况发展已经详细的标注了出来,10个苏联红军师的番号被准确无误地标在了勒亚里河对岸的战线上。而在河的东岸,也有三个印度步兵军的九个师的番号从地图上看,苏联红军“声北击南”好像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印军的主力根本没有离开卡拉奇。可实际上,马上就要赢得一场空前大捷,打败包括朱可夫、铁木辛格、崔可夫等“前苏联”名将的英国外援斯利姆中将根本没有识破对手的诡计,除了印度第1军之外,原本驻守在卡拉奇的三个印度军全都悉数北调了
只是那些苏联名将们千算万算,却漏算了英国强大的海运能力虽然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要么已经沉入海底,要么就逃亡去了加拿大,可是英国多达几千万吨的商船却没有遭到多少损失和另一个时空不同,这个时空的希特勒拥有了强大的水面舰队,因此对用潜艇封锁大西洋航道的兴趣不高,没有向邓尼茨下达无限制潜艇战的命令,因此英国商船的损失也非常有限,罗马和约签署以后,这些挂着米字旗的商船很快就重新回到了印度洋上,开始他们原本的营生。而斯利姆中将在发现自己中了苏联红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后,就立即要求印度政fu征用了孟买港内所有的英国轮船,用它们将驻守在孟买附近的两个正在训练的新组建的印度步兵军海运到了卡拉奇,解了燃眉之急。此外,印度唯一的一个装甲军,印度第一装甲军也已经从新德里开到了孟买,现在正在装船
y
905反围剿和长征十二gc国际装甲师,出发
]更新时间:201291819:14:01本章字数:6162
905反围剿和长征十二gc国际装甲师,出发
斯利姆现在就在等待这个印度第一装甲军的到来,这个装甲军可是花了新德里当局无数的金钱和心血才组建起来的。该军拥有一个轻型装甲师和一个重型装甲师。轻型装甲师的番号为印度第一装甲师,这个师在英印军时期就开始组建了,原先是一个装甲汽车大队,在1938年11月珍珠港事件后逐步扩充成了一个师,眼下拥有三个轻型坦克营,每个营都装备了五十六辆维克斯轻型坦克,此外,该师还有三个装甲步兵营、三个摩托化步兵营、一个装甲威力搜索营、一个工兵营和一个摩托化榴弹炮营;全师一共拥有一百六十八辆6吨重的维克斯轻型坦克,十二门25磅榴弹炮,二百辆装甲汽车,二百五十多辆卡车和一万一千多名官兵。
重型装甲师的番号是印度第二装甲师,这个师是抽调了部分第一装甲师的骨干,再加上从印度各地招募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教青年所组成的。该师的编制同第一装甲师基本相同,只是坦克营的数量是四个,其中轻型坦克营和重型坦克营各有两个,装备了中国生产的一号坦克和二号坦克各二百辆。此外,印军第二装甲师所装备的装甲车、卡车和大炮也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虽然这两装甲师所拥有的装甲力量对真正的军事强国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斯利姆还是相信,用他们来对付那些早已经变成丧家之犬的苏联红军还是绰绰有余的。只等他们一到,卡拉奇的印度军队就立即发起反攻,彻底粉碎斯大林的残部。然后就能回过头去对付印度东部的那支所谓的gc国际南亚军了
一阵嘹亮的军靴声音忽然从他身后传了过来,斯利姆从思索当中被惊醒。转过头来就看见刚刚从英国本土来印度“淘金”的詹姆斯卡特中校,他现在是印军西北军区的参谋长,这位三十多岁,看上去英气勃勃的苏格兰人的眉头紧紧地锁着,好像有什么坏消息似的。
“怎么啦詹姆斯,出了什么事啦”斯利姆问。
卡特中校双手递过来一张电报纸,低声的汇报道:“东南战区辛格上将和蒙巴顿中将的电报,东南战区的情报部门发现gc国际南亚军日前出现异常调动而且还在恰蒂斯加尔邦南部和安得拉邦东北部发现由印度土著所组成的小股游击队活动的迹象,这两个邦的印度gcd地下组织的活动也日趋频繁蒙巴顿中将认为,这很可能是gc国际南亚军将向印度南部地区发动进攻的先兆。”他又递给斯利姆一份印军情报部门的报告,“这是总参谋部转发过来的绝密情报摘要。他们潜伏在布巴内斯瓦尔城内的情报组织报告说,六月份有至少有五船军火从中国运到布巴内斯瓦尔,其中还包括至少120辆有8个轮子和一门50口径火炮的大型装甲车而且gc国际南亚军似乎还利用这些装甲车组建了一个装甲师。”
斯利姆微微一皱眉,嘟囔了一句:“该死的中国人”就接过了那份绝密的情报,匆匆地看了两眼,皱着眉毛道:“这个gc国际南亚军现在也算有装甲部队了,我们那条上千公里长的防线恐怕是困不住他们的,他们真的是想去安得拉邦吗”他转过头瞥了一眼窗外的卡拉奇港口,低声问:“第一装甲军现在有多少部队已经上船了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卡拉奇”
卡特上校思索了下,回答道:“第一装甲师大部已经完成了装船,第二装甲师也已经有一半完成装船了,估计明天上午可以出发,后天凌晨可以进卡拉奇港,然后用两天时间完成卸载。到23号、24号,这两个师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太迟了。”斯利姆轻轻摇了摇头,“命令他们立即出发,剩下的部队就留在孟买待命吧。告诉第一装甲军的米塔尔将军,3天之内,也就是21日天黑之前,他的装甲军至少要有一个重坦克营和一个轻坦克营抵达卡拉奇,并且能够随时投入战斗”
“轰轰轰”炮声连天的响着,从7月18日夜里一直打到了7月21日白天。整个勒亚里河西岸都被笼罩在浓烈呛人的硝烟之中,印度军队的炮弹好像是不要钱似的没完没了打过来,炮火压制得斯大林的10师红军连头也抬不起来
此时,苏联红军对卡拉奇的突袭已经变成了一场硬碰硬的大决战。这样的决战就是拼人数、拼火力、拼坦克,或者说是拼国力在另一个时空,这样的打法似乎就是苏联红军的拿手好戏,这支军队从来就不是以灵活机动著称的,或许俄罗斯人的脑子里面根本就没有这根弦吧。可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