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楚汉争鼎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1/2)

目录

、右、中五军,由桓楚、萧开、钟离昧、虞子期、季布五将分领一军,不过,说是一军,其实只有五百多人,也就一个部的兵力。

兵力调配完毕,各军各营便开始了紧张的训练。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天气很快就要转暧了,留给楚军的时间已经不多,楚军必须在十天之内完成整训,然后就要翻越大别山开始长途远征了

夜深人静,河边的那一溜茅草棚里却是火光通明,叮当声不绝于耳。

在那一溜茅草棚背后,靠山建了个足有两丈来高的炉子,炉子的底部稍微靠上的位置留了十几个接口,十几个巨大的牛皮风囊通过砖砌的孔道与这些接口相联,每个牛皮风囊边上都站着至少两个袒胸露腹的壮汉,正拼命鼓动风囊。

不知道过了有多久,一个壮汉大步上前,在铁钳将炉子底部的一样物事猛然拔掉,霎那之间,火红的铁水便从炉子底部汩汩涌出,又缓缓流进了事先砌好的沙模凹槽内,等到铁水逐渐冷却下来,便变成了一把把的环首刀毛胚。

接下来,几名壮汉便把这些浇铸成型的毛胚纷纷送入各个茅草棚,进行下一步的锻打,另外几名壮汉则揭开了炉子的顶盖,将多余的或者破损的铁剑、铁甲、铁盔、铁戟、铁釜纷纷投入了炉子里,装满之后,几十个壮汉便再次鼓动起风囊来。

那一溜的茅草棚里面,百余名楚军铁匠正在铆足了劲打造环首刀,寿春被淹,楚军只抢出了两样东西,一是城外被淹的汉军军粮,再就是城内的铁匠器具,然后又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才终于将风囊、铁砧、铁锤等器具运进了山里。

虞子期挥汗如雨,正用手中的小铁锤引导着对面壮汉手中的大锤,奋力锤打铁砧上的横刀粗胚,大别山之战,让楚军尝到了环首刀的甜头,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战斗力,项庄决定打造更多的环首刀来,他还打算给所有的将领都配上横刀

此时的环首刀,由于治金技术的缺陷,无论是加工工艺还是材料材质都无法跟后世的两汉环首刀相比,但由于其独特的厚背造型,在面对双刃薄剑时却占尽了上风,刀剑对砍,断的十有八九都是双刃薄剑,而不会是厚背单刃的环首刀。

甚至连汉军将领的双刃重剑,也是不敌普通环首刀

至于项庄那把所谓的大横刀,加工工艺跟后世的唐刀更是相去甚远,不过项庄的大横刀虽然做工简陋,却胜在更长、更宽、更厚,因而弥补了材质硬度、韧度上的差距,相比秦汉时期的剑戟戈,项庄的大横刀却绝对算得上是神兵了

当然,不管大横刀的工艺相比唐刀有多简陋,也不是一般的铁匠能够掌握的,所以还得虞子期亲自操锤,说起来,虞子期这个大将实在是有些惨,别的大将都可以睡了,他却还得在这里辛苦打铁,更多的时候,他倒像是个铁匠。

这正忙着呢,项庄忽然在高初、荆迁的簇拥下走了进来。

虞子期赶紧放下铁锤,向项庄作揖见礼,项庄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然后从衣袖里摸出了一方白布递给虞子期,虞子期伸手接过,见白布上画了个图样,好像是一枝尖尖细细的长矛,不过跟矛又有区别,矛没有倒钩,这玩意却有倒钩。

当下虞子期有些困惑地道:“上将军,这又是什么兵器”

“这个叫做标枪。”项庄解释道:“照图样铸造出来,后面还要连接木杆。”

作为一个穿越者,项庄当然知道标枪,在西方,无论是古希借还是古罗马,标枪都是重要的步兵武器,不过在中国,由于强弩的出现,使得标枪变成了一种鸡肋武器,因为无论是射程、射速、穿透力还是命中精度,标枪都远不足以与强弩相提并论。

不过,标枪相比强弩也还是有优势的,就是造价低廉,而且便于携带

以楚军如今的条件,既没有技术也没有能力制造强弩,所以标枪便成了首选,项庄已经决定将标枪列为楚军的制式兵器,至少轻兵是必须配备的

楚军在装备了环首刀、大盾、长戟、标枪、长弓之后,野战模式就基本成形了。

楚军的野战模式基本上就是这样,当敌军步兵进入一百步一步约14米以内时,首先由怒锋营的长弓手进行第一轮杀伤;当敌军步兵进入二十步以内时,再由陷阵营的辅助轻兵使用标枪进行第二轮杀伤;两军相接时,前排陷阵武卒手持环首刀、大盾,与敌军步兵近身肉博,后排武卒以长戟伺机攻击,辅助轻兵则继续以标枪射杀敌军。

虞子期收好图样,又对项庄道:“上将军,这个样式倒是挺简单,只要铸造成形,接下来都不需要太多锻打,就是开锋磨励需要耗些功夫,不过,一天打造五十枝应该不难,却不知道上将军需要多少枝”

“五十枝远远不够,我需要五千枝,十天就要”

“这样啊,那末将需要更多的人手,对铸造好的枪头进行开锋磨励。”

“这个没问题,你需要多少人手,尽管去各军挑选便是,包括亲卫军”说此一顿,项庄又道:“不过,标枪的打造绝对不能影响到横刀以及环首刀的打造,因为这两样兵器的重要性,远在标枪之上”

“诺”虞子期揖了一揖,朗声道:“十天之内,一万枚三棱箭簇,五千枝标枪枪头,三百把环首刀,外加二十把横刀末将绝不辱命便是”

项庄拍了拍虞子期的肩膀,不无歉疚地道:“子期将军,只能辛苦你了。”

虞子期道:“只要大楚能够复兴,末将便是累死在铁匠铺子里又有何妨”

“好,子期将军这话我记下了”项庄点了点头,肃然道:“等将来大楚复兴之后,我一定给你记大功”

说罢,项庄便转身走了。

目送项庄的身影远去,虞子期的眼神却很快黯淡了下来,平心而论,他并不认为大楚还有复兴的可能,真如军师所说的那样,汉王刘邦已成席卷天下之势,仅凭六千楚军已经不可能扭转大局了,不过,无论将来怎样,他虞子期都不会背叛大楚的

当虞子期和铁匠们忙着打造兵器时,高初和他的怒锋营也在赶制长弓。

高初袒胸露腹,肌肉虬结,正跟荆迁锯分一颗足有两手合抱粗的百年老桑树,长弓对材料的要求极高,这么粗一颗老桑树,能够用来做长弓的却只有紧挨木心的小部分,所以最多只能做两把弓,不过外围部分可以用来做标枪的枪杆。

几名曾经做过弓匠的老兵正在旁边小心翼翼地切削弓材。

说起来,新木其实不适合做弓材,不过时间紧迫,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既便做出来的长弓在杀伤力和射程方向都不尽如人意,也总比没有强。

不远处,一捆捆的标枪枪杆已经堆积如山,每根枪杆都有七尺长,中间约两寸粗,两端稍微细一点,表面已经全部削光,再远处,秦姬正带着百余女兵从一张张棕皮、一捆捆贮麻上搓下棕线、麻线,再反复缠绕,搓成一股股的棕绳、麻绳。

更远处,一根根已经削好的弓材正卡在特定的卡槽上,又以麻绳绑住两端,被弯曲成了不同的弧度,这是长弓上弦之前的最后一道工艺驯弓。

第55章范阳辩士

一转眼,十天时间已经过去。

老营前的空地上,五千:“汉军”已经结成了泾渭分明的几个方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