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2)
起来,“嗯,正是如此。张瑄,你且为贵妃娘娘吟诗一首,吟得好,朕有重赏。”
张瑄一怔,不由心里暗暗苦笑起来。还吟诗到底是有完没完了
他上前躬身施礼,犹豫着朗声回了一句,“皇上、娘娘有命,张瑄莫敢不从。只是要论诗作,当年李太白的三首清平调,所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字字句句早已道尽娘娘的国色天姿无上芳华,无人能出其右。张瑄再吟,就成了画蛇添足反为不美。”
“哦”李隆基面色不该,目光闪烁,似是也想起当年在御花园中李白醉酒之后临场写就的三首以杨玉环为主题的清平调,记得当时他这个当皇帝的一时兴起,立即命人谱上曲子,又命李龟年纵声长歌,而他本人也亲自踏场起舞,成为长安城里传诵许久的佳话。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杨玉环喃喃自语,似是陷入了回忆中,娇媚的脸上慢慢浮荡起勾人的红晕来。失神良久,她才抬起粉嫩滑腻的玉臂,扬手叹息道,“你说的倒也有理。当日李太白三首诗一出,本宫这心里就被填得满满的既如此,本宫也就不难为你了。”
“哎,甚为遗憾。”
李隆基轻轻探手过去攥住杨玉环的手,柔声宽慰道,“玉环,莫要如此。张瑄,朕也不难为你,今日佳宴,你不妨吟来助兴。无论如何,朕都会重重有赏。”
李隆基这般说了,张瑄心里明白,如果他再婉拒,怕就要引起这位太过强势的皇帝的强烈不满,导致今日他的所有努力都瞬间化为泡影。
无奈何,他只得上前去躬身领命应下。不过,他沉吟了片刻,心头一动,突然开口道,“娘娘,张瑄才疏学浅,自问难及前辈宋玉有神女赋,司马相如有美人赋,曹植有洛神赋,皆传世名篇。今张瑄愿效仿古人,倾尽全力为娘娘做一篇太真仙子赋,不知娘娘可恩准”
杨玉环在进宫之前,曾一度出家为女道士,号太真。所以,又有杨太真之称。
闻张瑄如此说,杨玉环不由大为意动,眉梢轻扬,柔声笑道,“敢情好。本宫就洗耳恭听,且看张家小郎君怎样为本宫作这太真仙子赋。”
张瑄气定神闲地伏案疾书,几乎是一气呵成。
盏茶的时间,他就完成了一篇洋洋洒洒数百字的赋文。抬起头来,他心里暗暗道一声“曹公原谅则个”,却神色不变地双手递给了高力士。
李隆基淡然一笑,摆摆手道,“力士,念。”
高力士干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正要吟唱,却听玉真公主李持盈在一旁笑道,“皇兄,既有佳作出炉,不能无曲。且让颖儿当场抚琴一曲,岂不是相得益彰”
李隆基开怀大笑,“正当如此,正当如此。来人,取琴来。”
李持盈见皇帝应下,便意味深长地回头瞥了自己的干女儿一眼。崔颖知道玉真公主的心思,无非是见张瑄才情接连崭露,念及两人有婚约在身,怕张瑄将来小瞧了自己,就故意开口让自己“插上一杠子”,展展琴功。
崔颖精于音律,更善抚琴,这在长安城里几乎是无人不知。而她当年与李持盈结缘,也是因为琴音。
崔颖虽不愿出这种风头,但既然玉真公主说了,她却也不能不从。
第一卷长安风云第039章才子佳人
第039章才子佳人
对于唐人来说,抚琴乃是一种很神圣很惬意的高雅艺术。
崔颖案头上的佳肴果品茶点撤去,换上了一面古色古香的琴。这面琴出自虢国夫人府上,自然也非凡物。
崔颖端坐琴前,凝神静思,待侍女点燃檀香,定了定神,方才微微垂首郑重拨动了琴弦。
顿时,婉转中微带呜咽的琴音响起,起先韵律平缓,不多时就变得澎湃激昂,如同高山流水一泻而下。转而,又如同清风浩荡,清脆悦耳。
所谓“巍巍乎志在高山”或“洋洋乎志在流水”张瑄能听得出来,这便是古曲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在崔颖的纤纤玉指操动下,流畅娴熟,瞬间就让在场诸人陷入了美妙的高山流水的境界中不可自拔。
以至于高力士都浑然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沉浸在崔颖的琴音中不可自拔。张瑄见状,不得不接替朗声吟诵道
方离宫阙,乍出殿堂。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抉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霞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靥笑夏荷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今,榴齿含香。
羽袖之飘飘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堂上兮,若飞若扬。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今,待止而欲行。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赞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今,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曲江。
其文若何,龙游曲招。其神若何,月满宫墙。
应惭西子,实愧貂蝉。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伺方
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太真仙子也。
琴音绕梁,吟唱清朗,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辞藻一样华丽流畅。
两人似有无言的默契,就在张瑄吟唱道最后一句时,声调变得高亢,而崔颖的纤纤玉指频频舞动,曲子也进入了激昂的收尾段。待张瑄吟唱完,琴音便戛然而止,配合无缝相得益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