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2(1/2)
。
“陈尚书,本王今日来,有几句心腹话跟你说。”
“请殿下明言,臣洗耳恭听。”
“张瑄权势渐重,掌握四镇兵权,朝中已经无人可抗衡。若是长此以往,他在朝中必然一手遮天,而朝廷则进退两难。”李豫轻轻叹了口气道,“请恕本王直言,只要有张瑄在,陈尚书便无出头之日。”
“不说别人,单是那杨涟投靠张瑄,假以时日,必夺陈尚书兵权,取而代之”
李豫声音低沉,目光却微露杀气。
陈玄礼心里咯噔一声,面色一变,“殿下这”
陈玄礼有些拿不准李豫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豫深深地凝望着陈玄礼,“此次,张瑄狂悖失德竟然胆大妄为请求婚配万春皇姑对于你我而言,这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若是趁机将张瑄扳倒,不仅为朝廷除了内患,还”李豫微微一笑,“张瑄一倒,杨国忠便再难成气候,陈尚书取而代之,指日可待”
陈玄礼叹息道,“此事难呐。以臣看来,纵然殿下不允张瑄的求婚,但也只会对张瑄略施薄惩,罢免其王爵官职,难如登天”
李豫沉声道,“父亲宽厚,对张瑄太过宠信。这让本王想起了皇祖父当年对待安禄山。若是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陈玄礼犹豫了一下,试探道,“殿下的意思是”
李豫咬了咬牙,压低声音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明日便是元正宴会,张瑄必进宫饮宴,若是我等群起而攻之然后”
陈玄礼大吃一惊,脸色骤变,吃吃道,“殿下,这”
“父亲一直在犹豫不决,我等进行兵谏,正好将张瑄一举拿下,为朝廷除此大患”
李豫面目冷酷地挥了挥手,一字一顿道。
李豫要铤而走险了。他其实并不是针对张瑄,而是针对李倓。他现在也看出苗头了,父亲李亨有扶植李倓的意图。而李倓正是因此才铁了心投靠张瑄,与张瑄共同进退,对东宫之位虎视眈眈。
只要除掉张瑄,李倓便不足为患。
而到了那个时候,纵然是父亲李亨,也只能册封自己为太子。
李豫这个念头已经盘旋数日了,终于在今日下定决心,于是就找上了陈玄礼。陈玄礼是他的心腹,又执掌京师羽林卫半数兵权,还是兵部尚书。若是由陈玄礼暗中派兵包围宫禁,施行兵谏,拿下张瑄,此事就成了一大半。
陈玄礼的脸色变得非常苍白。李豫的这种疯狂念头,他想都没有想过。成功了倒也罢了,但万一失败,自己就是替罪羊。
他有心拒绝,但心里却深知,李豫既然找上了自己,若是自己不从,便与李豫成为死敌。
李豫毕竟是李亨长子,若是他日李豫成为太子储君,他焉能有好下场
“陈尚书,若是你肯助本王一臂之力,封王拜相不是难事,本王必不负你”
李豫深深凝望着陈玄礼,目光变得非常冰冷。
第二卷步步惊心第322章鸿门宴,图穷匕见上
第322章鸿门宴,图穷匕见上
第322章鸿门宴,图穷匕见上
张瑄与万春的事儿,在长安城里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可以说是沸沸扬扬的。而朝中,则是暗流涌动。有人趁机落井下石,有人保持沉默观望,还有人恨铁不成钢,觉得张瑄是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杨涟等人则心里暗暗叹息:为了一个女人,让张继勇这些人抓住自己的小辫子,这永宁王还是太过年轻,太过意气用事了。
以张瑄的权势,什么样的女人不能有,为什么非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宁肯与李亨翻脸,也要将万春娶进门来。
不值啊,不值。
与朝野上下的轩然大相比,永宁王府中却显得非常平静。
张瑄回府来该怎么还怎么,照旧过着他平静的回京省亲生活。当然,人多嘴杂,在很多时候,也难免会有一些下人仆妇在背地里偷偷议论两声。
崔颖反应很平静,似是已经猜到张瑄会如此做。
李腾空没有想到的是,当朝公主万春竟然跟张瑄有了私情。事情很显然了,这与之前张瑄充任唐蕃和亲大使,一路护送万春和亲吐蕃有关。几乎没有人知晓,张瑄与万春的故事发端于赤松德赞求婚之前。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张瑄和这个性格跳脱的皇家公主走到了一起。后来张瑄无数次地想起,这段跟万春是先上床后有感情的往事。
其实,往事不堪回首。
为了现在,无论是张瑄还是万春,都下意识地回避着这段感情那微微有些不堪的“开头”。过去并不重要,怎么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
杨三姐得到这个消息,先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旋即就心里微微生出几分醋意来,若不是杨玉环阻拦,性格泼辣的她肯定会闯到永宁王府里去当面问一问张瑄,什么时候又勾搭上了万春。
杨玉环则有些黯然神伤。她倒不是嫉妒万春和张瑄走到了一起,而是由张瑄与万春婚配的艰难和风波,想到了自己。
她心里明白,万春以公主之身嫁进永宁王府,尽管很难但还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但她,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注定不可能拥有公开的身份。或许,她只能躲在幕后默默做一个不为人知的张瑄的女人。
元正之日,岁除之宴。
按照惯例,满朝文武大臣、皇族宗室乃至后宫嫔妃都要聚在一起,进行盛大的饮宴,是为守岁。
今年的岁除之宴,是李亨掌权后的首次盛宴,自然组织得非常隆重和华丽。
从午后时分,就陆续有长安权贵携带妻女进宫,赶赴兴庆宫明德殿。到薄暮时分,所有有资格参加这次宴会的人员都基本上入座归席,只待李亨与张良娣到场,就可宣布开宴了。
张瑄自然也要进宫,这样的场合,怎么可能少得了他这个永宁王、陇朔藩帅。
张瑄带着崔颖和李腾空离开王府的时候,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彻底消散,淡淡的夜幕笼罩下来,而凛冽的西北风又悄然刮了起来。
漫天的黄叶飞舞着,给这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长安城里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